本文字数约:4452 字

阅读时间约:7 分钟

本文章节:

01、孩子大发脾气、打骂父母,是双相障碍吗?

02、不宜给未成年人下“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

03、边缘型人格异常的根源是病理性记忆

编辑

文 | 何日辉

发布 | 晴日心理

01、孩子大发脾气、打骂父母,是双相障碍吗?

有些孩子本来性格温和,非常听话懂事,可出现精神心理症状后性情大变,情绪非常不稳定、冲动暴躁、敏感易怒,还总是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甚至在家里砸东西、打骂父母。

还有些患者情绪难以自控,频繁自残、自伤,身上的伤口触目惊心,父母既痛心、又担心。

对于有上述情况的青少年患者,究竟得的是哪种精神心理障碍?这是很多患者、家属都感到疑惑的问题。

很多精神科大夫把这部分患者的暴躁易怒、情绪激动看作轻躁狂/躁狂发作,而且他们又有过重度抑郁发作,所以很多精神科医生会将这部分患者诊断为双相障碍。

很多父母没了解过“双相障碍”,但通过询问精神科大夫,或者上网搜索,发现双相障碍属于“重性精神疾病”。很多大夫说这个病治愈难度很大,甚至“需终身服药”、“遗传度高达80%”等等。

父母们感到非常焦虑、恐惧,同时也充满疑惑:我的孩子明明没有那么严重,怎么就变成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了呢?

有些父母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还了解到“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发现自己的孩子也有不少症状符合这个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而且,哈佛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美国著名的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专家布雷斯还说,在美国,有很多得了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青少年被误诊为双相障碍,导致治疗缺乏针对性。如果这些青少年能得到及时的、正确的诊断,再结合专业的辩证行为疗法(DBT),他们的症状能够大幅度环节,甚至逐渐康复。

很多父母看到这些信息后,心里更加疑惑了:我的孩子是不是被误诊了?会不会不是双相障碍,而是“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

其实,这部分父母的疑惑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很多患者被诊断为双相障碍并不妥当,尤其是青少年患者。

很多精神科医生会将患者大发脾气、打人毁物的行为理解为“易激惹”,认为这是轻躁狂/躁狂发作的症状之一,进而作出双相障碍的诊断。

但其实,这在临床上是存在一定争议的。

原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医学颜文伟教授曾指出,轻躁狂/躁狂发作的主要症状是“高兴愉快”、“欣喜若狂”的,这种高涨的情绪能感染他人。他说,“有的医生,不管什么疾病,只要病人发脾气、冲动,就认为那是躁狂,加用碳酸锂或德巴金,说是情感调整剂,可以调整情感,那是不对的”。

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的孙学礼教授在《双相情感障碍及其非典型症状识别与优化治疗方案共识》一书中,也针对“激惹”和“激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以防卫为目的的攻击为“激越”,以掌控为目的的攻击才能称为“激惹”;“激越”类似于“狗的攻击”,患者内心其实是压抑、焦虑的,而“激惹”类似于“虎的攻击”,患者是因为内心自大,容不得别人质疑,所以动怒。

而且,如果患者处于典型的轻躁狂/躁狂发作状态,虽然他们有时也会生气,但不生气时,通常会表现得愉悦、高兴,对未来充满计划和希望,自我感觉良好,看起来积极乐观。

显然,很多青少年患者并不属于这种情况。他们在大部分时间压抑、痛苦、沉默,有时候变得暴躁易怒、大发脾气,是因为大量叠加性心理创伤被激活了,内心的痛苦、压抑、绝望到了极点,大量的强烈负性情绪积累难以自控地爆发了出来。

严格来说,这属于极度痛苦、压抑之下的“激越”状态,而不是“易激惹”状态。

他们情绪大爆发后也没有高兴、愉悦,而是跟大发脾气之前一样,继续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不爱说话。有的孩子甚至会因为自己的失控过激行为而感到非常自卑、愧疚、自我否定,抑郁情绪更加严重,如果有自残自伤的话,次数也更频繁。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患者只因为暴躁易怒、大发脾气就被诊断为双相障碍的话,这很有可能涉及过度诊断。又或者说,这部分患者并不属于典型的双相障碍,而属于“泛双相化”的类型。

02、不宜给未成年人下“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

那如果孩子不属于典型的双相障碍,那会不会就是得了边缘型人格障碍?这要看孩子是否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核心症状及特征。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是患者的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行为不稳定,伴随多种冲动行为,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精神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诊断标准参考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

一种表现为人际关系、自我意象和情绪等方面的不稳定,以明显的冲动性为标志的普通的行为模式,始于成年早期,出现在各种情境中,具有下述5种(或更多种)症状。

1. 疯狂地努力避免真实或想象中的被抛弃(注意:不包括标准5中的自杀或自残行为)。

2. 不稳定、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其特点是在过度理想化与过度贬低之间摇摆。

3. 认同障碍:患者存在明显而持久的、不稳定的自我意象或自我感。

4. 至少在两个存在潜在自我伤害的领域内存在冲动行为(例如花销、性、物质滥用、疯狂驾驶、暴食)(注意:不存在标准5中的自杀和自残行为)

5. 反复出现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自杀威胁,或自残行为

6. 因明显的心境反应而导致的情绪不稳定(如强烈的间隙性烦躁、易怒或者常持续数小时或不超过几天的偶尔出现的焦虑)

7. 长期的空虚感

8. 不恰当、强烈的愤怒或难于控制愤怒(如经常生气、愤怒、斗殴)

9. 短暂的、与应激相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解离症状

其中,边缘型人格障碍最核心的症状是患者非常、非常害怕被家人、恋人、朋友、甚至是喜爱的老师等人抛弃。一旦他们觉得自己被抛弃了,很容易出现剧烈情绪波动,甚至有极端行为。但其实在客观上,别人往往并不是抛弃他们。

比如,患者容易对好朋友过度依赖,甚至讨好,对其掏心掏肺,甚至当朋友提出一些不妥的要求时,他们也会想办法满足。

当他们付出后,朋友给予赞美、认可,他们会非常开心、兴奋,认为有人关心和在乎自己。可如果朋友因一些原因显得稍微冷落、忽视了他们时,他们会非常敏感,产生强烈的负性情绪,并指责朋友要抛弃自己,甚至将过去朋友对自己的好都全盘否定。

如果朋友及时作出解释和一些补偿的行为,回到患者身边,患者的情绪会大大缓解,然后又觉得朋友真好,继续对其掏心掏肺。

可如果朋友真的不跟他们交往了,他们很可能会情绪崩溃,对朋友愤怒、怨恨,认定自己就是被抛弃了,然后行为失控,疯狂砸东西、自残、甚至可能尝试自杀或者产生报复心理。

当然,以上只是用朋友来举例。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对比较亲近的家人、喜欢的老师,甚至是聊得来的网友,也很有可能会有类似感觉。有时候别人只是因客观原因减少了跟患者的交流,患者也会难以自控地觉得自己被抛弃了。

若患者符合以上提及的核心症状,便极有可能属于边缘型人格障碍。

但对于未满18岁的青少年患者,是否能够被诊断为人格障碍患者,这在临床上也有一定的争议。

我国《精神病学高级教程》中认为,18岁以下的个体不能诊断为人格障碍。但是,DSM-5(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著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则认为,如果患者的症状、特征至少存在了一年,那么也可以对18岁以下的患者下人格障碍的诊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除外)。

虽然以上两种意见不完全一致,但都可以看出,对于18岁以下的青少年,诊断人格障碍是必须慎之又慎的。

有些父母不了解人格障碍,以为只是“人格有问题”,感觉好像比双相障碍这个“重性精神疾病”要轻很多,便希望孩子能够被诊断为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但实际上,在主流精神科的临床中,人格障碍的治疗难度比双相障碍要大得多,大夫们对人格障碍的了解也少得多。

目前,精神科临床上“三轴诊断”一直得不到普及,绝大部分精神科医生只看轴一的精神心理疾病(像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焦虑症等等),对轴二的人格异常缺乏了解和识别的意识,很少会对患者下人格方面的诊断。

所以,国内的精神科医生很少能够识别出边缘型人格障碍,哪怕识别出来,他们往往也拿人格障碍没有办法,无法为患者提供高效的治疗方案。

而上文提到的辩证行为疗法(DBT)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但目前DBT在我国远未能普及,缺乏真正专业、有经验的、又能结合我国社会文化的DBT治疗师。国内绝大部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仍停留在传统的CBT、人本主义、家庭治疗和精神分析疗法上,这对人格障碍还是非常低效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精神科大夫给青少年患者下了“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又无法为其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的话,他们很可能会一直携带“人格障碍”的标签,无法摆脱。

另外,真正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符合人格障碍的3个特征:严重缺乏同理心,严重缺乏自我反省能力,行为远远超出社会规范。

而我接触过的绝大部分青少年患者,他们的人格异常还没有真正达到人格障碍的地步。他们仍然有一定的自我反省能力和同理心,尤其是当他们情绪相对平静的时候;而且即使他们情绪波动时,其行为举止也没有远超社会规范。所以,对青少年患者下人格障碍的诊断,并不妥当。

03、边缘型人格异常的根源是病理性记忆

其实,无论是被诊断为双相障碍,还是被诊断为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这都是症状学诊断,是大夫根据患者的外显症状,以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来下的诊断。如果大夫对双相障碍比较关注,那就容易将患者的症状对号入座,下双相障碍的诊断。

可如果从精神心理障碍的主要病因出发,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双相障碍,抑郁症,还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这都符合我们提出的病因学诊断——创伤后应激反应失调(PTSRD)。这些患者在成长过程中都遭受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而对于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的青少年患者,他们主要遭受了“感觉自己被抛弃了”、缺乏安全感相关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事件。

比如,我们曾接诊过一位高三患者小甘,她被其他权威精神科医生诊断为双相障碍,情绪非常不稳定,病情严重,服用过多种精神科药物治疗,接受过多次改良电休克治疗,但自杀念头仍然强烈。

在对她进行系统化深度心理干预时,我们发现她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特别害怕被别人抛弃。

小甘曾对一名心理老师非常信任,但后来该老师因工作调动,把她转介给了新的心理老师。她很快就精神崩溃了,认为这名心理老师抛弃了她。当然,这位心理老师没有提前告知患者,存在一定的工作失误,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高一时,小甘的语文老师对她很好。但高三时换语文老师,她又觉得被抛弃了,怨恨原来的语文老师,一上语文课就愤怒、悲伤。

而她之所以那么害怕被抛弃,对身边人的离开这么敏感,这与她幼年时期父亲的长期缺位有关。

小甘年幼时,父亲从事电网工作,经常出差在外。每次小甘说希望爸爸多陪陪自己时,父亲总是一口答应,而且描述得非常美好,称自己很快就回家了,会陪着小甘到处游玩。

小甘当然非常期待,可父亲其实是“画大饼”,只是口头上安慰小甘,实际上他仍然长期回不了家。即使在家,他也很少陪伴女儿,把曾经的承诺抛到脑后。

长此以往,小甘形成了非常牢固的错误认知,她认为自己被父亲抛弃了,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创伤。

所以,小甘一旦认识到感觉可以信任的人,就会对其掏心掏肺,非常希望跟对方保持亲近的关系。可一旦别人出于某些原因跟她减少接触了,她立马感觉自己被抛弃了,变得暴躁易怒,给人一种“性情大变”的感觉。但其实,这也是叠加性心理创伤被激活后所出现的“激越”状态。

有些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在感受到被抛弃时,会出现强烈负性情绪。为了发泄这种负性情绪,他们还可能会滥用酒精或者处方药,最终演变为酒成瘾、处方药成瘾等等。

有些患者还会通过自残、自伤的方式来快速释放负性情绪,甚至不排除他们在感受到被抛弃时会采取自杀行为。因为他们很可能出现灾难化思维,认为别人抛弃自己是因为自己不值得被爱,而如果无法拥有别人的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在临床深度心理干预中发现,当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将他们“感觉被抛弃”等不安全感相关的心理创伤事件一一修复,他们的情绪便大幅度稳定,不再对人际关系过度敏感、患得患失,能够更加理性地与别人相处。

其实,无论是抑郁症、双相障碍,还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这背后主要都是病理性记忆所导致的。只不过病理性记忆事件的性质与数量的不同,导致患者表现出了不同的精神心理症状。

随着精准精神心理时代的到来,如果采取有效手段将其症状背后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高效化的修复,患者完全有望高效、快速地走向康复。

至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预防,如何与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相处,父母如何帮助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加快康复等等,我们后续还会再撰写文章详细分析。

#健康好文百里挑一#
举报/反馈

晴日精准心理

402万获赞 28.5万粉丝
·精准精神心理学家何日辉·专注于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等精准化、高效化康复·分享深度催眠下, 精准心理干预的颠覆性发现, 避开家庭教育的“雷区”, 助孩子心身健康,成人成材!·联系我们:私信沟通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