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财政局出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出品,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执行,北京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中心承制的文化教育节目《大先生》第二季第二期将在北京卫视21:05播放。本期节目邀请到了太阳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中国天文学最高奖项“张钰哲奖”获得者汪景琇院士和国家天文台冷湖基地首席科学家邓李才先生以及国家天文台怀柔观测基地主任邓元勇先生带领“未来团”成员重新全方位地认识“太阳”。


图片



图片
夸父逐日,万物向阳而生


图片


“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句谚语反映着太阳对于地球生物的重要性。太阳创造了地球,也创造了人类。太阳系中生命的诞生和延续都离不开太阳。几千年前的人们,就已经萌生了对太阳和宇宙的好奇及探索欲。屈原的著作《天问》中就有写到他对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的疑问,表现了古人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所以许多学者说,天文学是一个古老却又充满挑战的研究领域。


图片


太阳诞生于45亿年前,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着的一个理想球体。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106)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大约是2×1030千克,相当于地球的33万倍,它通过核聚变的方式在日核内产生源源不断的能量,并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向宇宙空间释放能量,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等众多地球能源来源;但也正是由于它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太阳也是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和未来的最重要的因素。

图片



图片
追风问天,以热爱抵万难

著名太阳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汪景琇院士,一位深耕太阳磁场和太阳活动研究几十余载的科学家。他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并于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2年获得中国天文学会“张钰哲奖”,享誉国内外天文界。他利用北京怀柔的观测设备,发现了在太阳的低层大气 — 光球层附近有磁重联发生,这一观点得到多数太阳物理学家的认同,从而把太阳的活动机理向前推进了一步。


图片

使他取得世界领先天文成果的重要地方——中国科学院怀柔太阳观测基地,位于北京怀柔。当年是一个破旧的小渔村,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将其选为台址后,所有的建筑材料都需要通过木船运送。二三十年前基地的环境都非常简陋、恶劣。住的是孤零零的塔楼,吃的饭是雷打不动的煮挂面,只能短时间果腹。但以艾国祥院士为首的一批科学家,依旧凭借如火的热情艰苦奋斗,以对科学极大的尊重与热爱一同对太阳进行观测、讨论太阳物理,以唯实、求真、协力的创新精神发展了太阳磁场测量的新方法和技术,开创了一流的太阳磁场望远镜,开辟了对光球矢量磁场、色球磁场以及速度场用一个仪器同时观测的先河。


图片

如今的怀柔观测基地,在一位又一位科研人的努力建设下成为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观测中心的重点实验基地之一,培养出一大批在太阳物理和太阳实测技术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高度创造性的一流科学家和技术人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观测基地主任邓元勇代表新一代科研力量,从艾国祥院士、汪景琇院士等前辈手中接下希望的火把,身体力行将科研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图片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图片

除了国家天文台兴隆、怀柔观测基地,如今天文观测更多科研力量正把关注聚集到冷湖。一直以来,世界一流光学台址都在西半球。冷湖天文观测站是目前东半球难得的世界一流的天文观测基地。这个台址的发掘者,是支撑新一代天文研究事业的骨干,国家天文台冷湖基地首席科学家邓李才。为了推进国际光学望远镜项目“SONG计划”,邓李才在冷湖地区为天文观测基地进行实地勘察。山头一个一个地跑、戈壁腹地反复地出入,月底的一天,大家来到了冷湖镇东南方向几十公里的赛什腾山下。“傍晚时分,近乎无限透明的蓝天上,群星闪耀的银河如大幕初开,点点繁星衬着大地荒凉的美”。眼前的星空触动了邓李才,“我们好像找对地方了!”

图片

冷湖是否适合天文台址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沙尘问题。常识和科学都告诉我们,沙尘是随高程呈指数下降分布的。如果在这片晴朗少云的区域内存在高山,而且短距离内高程差足够大(这也是优秀台址的决定因素之一),沙尘的问题是有办法解的。冷湖沙尘与台址的矛盾,需要科学的数据验证。为此邓李才购置了基于直接计数单位体积颗粒数原理的粉尘仪。砂石路没有贯通之前,选址团队人员只能靠双腿攀登。每次必须面对六公里长的路程和近1000米的高差,常常每人需要背负10公斤以上的给养和物料去往4200米的选址点。这样的攀登每个人经历了大约几十次。这种攀登没有路,只有他们在石头上用红色箭头标记的方向。这是对体力和意志的磨练,靠的是心中目标的支撑!团队经过连续3年观测得出结论:冷湖赛什腾山空气质量佳、无光害、云量少、多晴夜,具备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型光学、红外天文观测基地的极佳条件,所以有了东半球唯一的世界一流的天文观测基地——冷湖天文观测站。


图片

节目中我们也跟随邓老师一同见证了冷湖浪漫而璀璨的星河。更多内容、更多关于天文学家的传奇故事,请锁定北京卫视9月26日(周二)晚21:05,收看《大先生》第二季。了解你所不了解的太阳和追逐太阳的“夸父”!



来源: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

图片
“2023全国科普日”精彩连连看
图片

图片
全国科普日宣传片火热来袭!一睹为快北京云端科学嘉年华:“指尖上的科学盛会”又来啦!光年奖宣传片正式发布
《大先生》全国科普日特别节目正式推出
《大先生》特别节目走近世界数学大师丘成桐青少年科学教育发展交流活动在北京举办院士话科普,云上精彩抢先知
科技馆之城首批科技教育体验基地正式发布 您参加过全国科普日吗?来看大家怎么说科普人才评职称,“新通道”这样打开
瀚海扬波:大国重器扬帆起航
“英才计划”十年惠及数千北京学生
2023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北科院专场成功举办
民生科技 探秘“一滴油的奇妙旅行”
我们能实现宇宙穿越吗?你愿意去火星生活吗?
《焦点访谈》:厚植科学土壤 探索美好未来
青少年科学教育发展交流活动即将开始
《小家大事》系列视频将于全国科普日期间上线
逐梦苍穹 展现中国飞天之路
深空探测:来首钢园看嫦娥五号返回器实物撒下投身民航的种子“2023首都科普好书”期待您的投票!9月17日央视新闻直播:共上科学课,携手向未来新闻联播:2023年全国科普日启动新华社:厚植科学土壤 夯实创新之基环球时报:携手合作走进科学传播新时代
20条主题科学游路线,带你逛遍北京科技场馆2023全国科普日特别节目——科学点亮美好生活以先生之名,筑就科技强国之基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高峰论坛在首钢文化园举行人工智能:探秘星火认知大模型
图片
举报/反馈

北京科协

44.7万获赞 8.6万粉丝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官方百家号
北京科协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