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则发生在江苏南京的真实故事,一位名叫小王的女生,因为从小就被灌输了考公务员、考研究生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在大学毕业后,一直坚持着考编考研的目标,却始终没有成功。五年来,她经历了无数次的失望和挫折,也错过了很多其他的机会和可能。这起事件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和同情,也让人们思考了路径依赖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和危害。

据悉,小王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从小就是家里的骄傲,成绩优异,品德端正。她的父母都是农民,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是对小王寄予了厚望,希望她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成为一名公务员或者研究生。小王也很孝顺,努力学习,最终考上了南京一所二本院校的英语专业。在大学期间,她没有放松自己,一直以考编考研为目标,参加了各种培训班和辅导班,准备着各科的考试。

根据小王自己在微博上的分享和网传视频的描述,事发于2023年4月15日下午3时左右,当时小王正在参加公务员笔试。她已经连续五年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和研究生考试,但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她说:“我已经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了,我只是觉得这是我唯一的选择,我不能放弃。”她说,她已经习惯了每年四月和十二月的两次大考,习惯了每天刷题、背单词、做模拟题的生活。她说:“我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别的能力了,只能靠这些考试来证明自己。”她说,她已经失去了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小王说,在这五年里,她看到了身边很多同学都找到了工作或者结婚生子,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她却一直困在一个死循环里,没有收入、没有社交、没有爱情。她说:“我觉得自己好失败,好没用。我父母也很失望,他们觉得我浪费了时间和金钱。”她说,在这次公务员笔试中,她又遇到了很多难题,感觉自己答得很糟糕。她说:“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我真的好累。”

这个事件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和关注,有人称赞小王的毅力和努力,有人同情小王的困境和迷茫,也有人建议小王放弃考编考研,转换一个方向或者寻找一个新的机会。有些网友还分享了自己或者身边人类似的经历,表示这种现象并不少见,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怀。

事实上,小王并不是个例。在国内,有很多人因为从小就被灌输了某种思想或者价值观,而形成了一种路径依赖的心理。他们认为只有通过某种方式或者达到某种目标,才能获得成功和幸福。他们不敢或者不愿意尝试其他的可能性,也不关注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他们只是机械地重复着自己的选择,即使这种选择已经过时或者不适合自己。这种行为被称为“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是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对某种选择或者习惯过度紧张、担忧、依赖,并且无法舍弃或者改变。这种行为会导致个人的发展受到限制,影响个人的幸福和成长,并且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压力和负担。

路径依赖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比如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个人经历、情绪问题等。一些人可能由于父母的期望、同辈的压力、自身的恐惧、焦虑等情绪而产生路径依赖的行为,他们认为只有遵循某种规则或者模式,才能得到认可和安全感。但是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逃避和自我欺骗,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会加剧问题。

对于路径依赖的人,单纯地劝说或者批评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会引起他们的反抗和敌意。需要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改善。个人方面,路径依赖的人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保持适当的尝试和变化,增强自信和自尊。家庭方面,家属需要给予路径依赖的人安慰和关心,并且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选择。社会方面,可以由社区对路径依赖的人给予支持,并前往专业机构进行咨询或者治疗。

这个事件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考编考研故事,但是却反映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路径依赖的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选择和挑战。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和规划,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应该重视路径依赖的心理问题,从多元化和开放化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行动。让我们用爱心和行动,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举报/反馈

晓三说史

1.8万获赞 1962粉丝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