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格或性格很重要?

因为这会严重影响到个人健康、家庭幸福、家族的代际传递、社交、工作、构筑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人生价值等等。那些发生在大家身边的现象或状态,诸如焦虑、抑郁、强迫、应激障碍、孩子入学焦虑、夫妻矛盾、婆媳关系差、校园霸凌等等,无不是有着人格或性格问题的身影。简单举几个例:家庭不和谐,父母经常吵架,孩子的性格会形成暴躁或抑郁,等他们到了青春期,你就能体会到什么叫做痛苦,或是严重的叛逆,或是焦虑、抑郁,或是心境障碍(长期的情绪不好,那心境体验感能好得了哪里去);有一天你发现你的对象,嗯嗯呢,没错,你会发现你的对象和他/她爸妈的性格太像了,他/她父母发生的故事极大可能在你的身上重演,或是推演......(除非人格在形成中超越的特定的范围,如果是处于一般水平,那不得不说,就是这种),正如那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看朱见赤,看墨见黑,就算你换个角度去读“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这何尝又不是另外一番性格特征,自己体会吧!

这些是个人感悟!

接下来看看标准的内容:

人格基本定义:版本一

人格或称个性,是一个人固定的行为模式及在日常活动处事待人习惯方式

【解释一下更明了:固定的:不容易变化;模式:已经成了一套系统;日常活动:和你密切相关;处事待人:处理事物和对待人;习惯方式:已经习惯了,他爹妈或自己培养了好多年才养成的,不要想着去改变别人】

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其人格在内容上、质上或整个人格方面异常。由于这个原因,患者遭受痛苦和(或使人遭受痛苦,或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人格的异常妨碍了他们的情感和意志活动,破坏了其行为的目的性和统一性,给人以与众不同的特异感觉,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人格障碍通常开始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部分人格障碍患者在成年后有所缓和。

【解释一下更明了:童年时期就开始了,有人可能一辈子就是那样,别想着对方再多的承诺会改变多少,不是没有可能改变,我只能说很难】

人格也是改变:

人格改变也是一种持续性的人格障碍,但是与一般人格障碍不同,它是获得性的,通常出现在成年期,在严重的或持久的应激、极度的环境剥夺、严重的精神科障碍或脑部疾病或损伤之后发生。

人格基本定义:版本二

人格的英文单词是 personality,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意是指古希腊的喜剧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的假面具,它代表剧中人物的角色和身份表现剧中人物的某种典型心理。心理学借用其含义人生舞台上的种种行为和心理活动都看作是人格的表现把人格看成是人与人区别开来的独特的心理特性。

人格具有整体性,指构成人格的各种心理成分不是相互独立的,虽然错综复杂却相互联系、交互作用构成个体整个心理面貌的完整的功能系统从而完成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如果没有这种协调一致,人就会长期处于对立的动机、价值观、信念的斗争中,人的心理活动就会出现无序的状态,形成人格分裂现象。

人格又具有独特性+共同性的特点。哪怕在遗传上最为相近的同卵双生子,其人格也是有差别的。人格独特性充分地表现为人们在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价值观、信念、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你就是独特的一个,大自然中独一无二,不需要和别人保持一致,相信自我吧。但特定人群在共同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中又可能形成共同的典型心理特点一类人群的共同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例如,同一民族、同一阶层、同一时代的个体往往具有相似的人格特征人格是独特性和共同性相统一的整体。你就不要期待能改变某一代人的思想观点,顽固的

人格还具有稳定性+可塑性的特征。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跨情境的一致性,反映人格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是,环境因素机体因素的重大变化都有可能使个体的人格特征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是逆境中的正向改变、也可以是负向改变。逆境中能正向改变的人可了不起

人格同时也具有生物、社会双重属性。人的生物特性影响着人格发展的路径和方式,也决定人格特点形成的难易。但是,对人格发展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这就是人格的社会性。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人格的发展变化总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体现。

遗传:

基因可能决定物种特定的生物进程发展但要发展出物种特定的行为还需要环境经验的作用。大多数行为是受多种基因影响的而并非任何一种单一基因的作用。基因中所含的信息量确实是惊人的。

为什么同样的父母生养的、在同一个家庭长大孩子也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呢?答案正是非共享环境的作用。很多研究证据表明,同一个家庭的成员共享的环境作用经验似乎不如非共享环境的作用重要。换言之,子女们在家庭内外所拥有的独特经验远比由于在同一家庭而获得的共同经验对人格发展更重要。

人格发展过程中另一个很重要的环境因素是周围人的反应。我们对自我同一性的感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如何看待我们如果父母、老师和朋友喜欢我们并对我们抱有很大的期望我们很可能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相反不受欢迎的生理特征能引起他人不悦的反应,并导致个体形成消极的自我形象。

人格的后天形成

大约40%的单一人格特征的变异和人格整体的变异是由遗传决定的,剩余的群体变异应该是环境影响和测量误差的共同作用所致。行为遗传学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比较来研究哪一种环境特征对子女的人格发展是最为重要的。比较生长在同一家庭环境和不同家庭环境中的亲生子女;比较在同一家庭环境中抚养的收养子女和在不同环境中抚养的亲生子女。

先天和后天总是交互作用的,研究者已区分出了三种特殊的遗传-环境交互作用形式。第一,同样的环境经验对有不同遗传构成的个体有不同的作用。第二,具有不同遗传结构的个体可能会唤起不同的环境反应。第三,具有不同遗传结构的个体会寻求、改变和创造不同的环境。一旦个体能够积极地作用于环境,遗传因素就影响着对环境的选择和创造。

总之,个体既是环境影响的相对被动的接受者又可通过自己唤起的反应在环境事件中起作用,还可以在选择和创造环境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正常人格的变异范围——知道了可变范围,你才能判断什么是异常?

心理活动林林总总、形形色色可谓精彩纷呈、变化万千。哪些属于正常范围内的“量”变哪些属于异常的“质”变呢?

医学是这样定义“异常”的。人体的各种生物学参数大体上服从正态分布,于是可以计算出一个平均值和 95%健康个体的所在范围。正常范围之外,便是“异常”。多数情况下,这种定义是适用的。但是,生物医学是跛足的医学,对于丰富多彩的心理现象仅用这种统计学标准来定义是不够的。

心理学是这样定义“正常”的。基础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将各种研究成果加以概括,总结出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这种规律对人类共同的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心理活动并不完全相同从简单的感知觉到复杂的思维活动个体差异无所不在。如果将这些普遍的、一般的规律视为“正常标准”那就几乎没有一个人完全正常。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正确、科学地看待心理问题,正如人们常说的:“是佛,还是成魔,不过只在一念之间”】。

由此,我们至少可以做出如下三点合理假设。

1.心理活动符合正态分布。那么按照统计学的原理,从量上来看,人类大部分的心理活动皆属正常。也就是能被大多数人理解的初步算是正常

2. 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否不会是泾渭分明、非黑即白。从量变到质变,其间一定存在广袤的模糊的灰色地带。探索正常变化的边缘,任何量化标准都可能有阴差阳错。因此必须加上质化评估对个体差异化内心体验、社会功能、心理背景等做出诠释。

3跨文化研究的结果提醒我们,现代文明的修饰使得人类的心理活动愈发脱离自然属性而呈五花八门、形态多样的社会化属性。因而正常的心理活动应该是不拘一格、包罗万象的。心理变化的正常范围应该拥有最宽松的空间、最无限的自由、最豁达的包容。既要包容其社会、宗教、政治、风俗等文化上的迥然不同也要包容其年龄、性别、种族等个体上的巨大差异像大海那样接纳泥沙俱下包容鱼龙混杂。

特殊人格

特殊人格则可以被视作正常人格特质中出现的程度不同的适应问题变量或者组合。例如,一个信任水平较低、敌对感较高的人可能具有较偏执的人格倾向;一个较为孤僻而又较为焦虑的人可能会表现出社交恐惧型的人格倾向;一个善于表现、低焦虑水平的人则可能显示出表演型的人格倾向。因此诸如五因素人格结构模型中的特质概念对描述特殊人格非常有帮助。

动机是人格的另一主要部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特殊人格。如在一些自恋的人格倾向者身上很容易发现爱出风头、喜欢被赞扬等需求;而在强迫型人格倾向者身上则表现出对条理和细节的较高要求。人格中具备的那些动机,这些动机是你改变不了别人的,能那么容易改变的就不叫人格了,那叫瞬时情绪

认知同样也能帮助我们理解特殊人格。认知是指在知觉、解释和计划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例如,一个具有偏执人格倾向的人会更容易对他人怀有敌意,认为他人都有可能跟自己作对。

情绪也是理解特殊人格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正态分布曲线图中的大多数人个体间都存在正常的情绪差异,而许多人格障碍和特殊人格中则存在较为两极化的情绪体验。有些人表现为对情绪的极端释放有些则表现为较为极端化的焦虑、恐惧或愤怒等情绪。

特殊性格或所谓人格特征突出

指的是某些人具备一种突出的性格特征,成为典型人物、典型性格。常见的特殊性格有如下一些类型。

1. 孤僻或孤独性格沉默寡言,回避社交,缺少热情,我行我素。

2. 敏感多疑性格非常注意与重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希望获得赞许、认可更多的是生怕别人误解、指责、造谣中伤,反复去作解释与辩白,“无风三尺浪,有雨一身泥”,少数女性,社会名流在绯闻的唾沫中沉浮,达到了身心交瘁的程度。就像曹操落荒途经故友吕伯奢家,主人家丁霍,准备杀鸡宰羊,沽酒买菜,热情接待,曹操顿起疑心,先发制人,杀尽好友全家。

3.焦虑、强迫性格以穷思竭虑,优柔寡断,做事认真,谨小慎微,反复核对,不安全感,期待不幸,求全责备,生活有序,循规蹈矩,睡眠警醒,生怕迟到为性格或素质特征。

4.嫉妒性格胸怀狭隘,小气吝啬,对别人的成功感到痛苦,对别人的失败暗暗高兴,限制配偶或子女的社会交往,总觉得人心难测,世道不宁。家庭内有许多不和,虐待,暴力,均源于嫉妒心强。工作中妒贤嫉能,使人难于共事。

5.疑病性格过度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特别害怕狂犬病、性传播疾病、癌症、心脏病、有多种躯体不适感与慢性疼痛反复就诊和化验检查长期不离药物无病呻吟小病大养反复病休。习惯于充当患者角色,在生活中依赖性强。

没有智能障碍,但因为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仅少数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

6. 抑郁性格多愁善感,闷闷不乐,压抑自卑,对生活失去乐趣,对社交活动不感兴趣,对工作感到力不从心,觉得己不如人,甚至生不如死。

7偏执性格争强好胜能言善辩主观武断,追求指挥、支配、操纵他人,并且一意孤行,总是有理听不进不同的意见。生性多疑,心存敌意。【这种比较多】

8冲动、攻击性格脾气火爆敢于出手自制力差对人易生敌意与仇恨报复情绪缺少同情心爱好冒险赌博有药品成瘾倾向难于维持固定职业和家庭生活。

9. 自恋或癔症性格:自我中心,富于幻想,乐于表现,言行夸张。希望吸引他人注意、他人同情矫揉造作不懂装懂;乐于社交情绪波动有同情心。

人格不成熟的特征有哪些?

过度依赖;无价值系统(无固定的目标、方式、游晃);缺乏内疚感、羞耻心;性心理不成熟(对异性过分的害羞;沉溺于性幻想;很难爱上一个人;很难将性生理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满足相协调一致);其它(过分注重细节;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基于自我为中心,无论你说什么,别人都会去寻找各种理由来反驳,以寻找资源和盟友)。这里我是抄有位专家的经验】。

后记:

对于有人格或性格有问题的人,需要记住一点,那就是如果你去挖掘其人格问题的方式就相当于挖掘其祖坟人格不成熟或人格障碍无论是只有两个人,还是在公众场合,这些表面上认同和同意你的看法有的人可能当场与你掐架他们内心深处对你将会是无比的憎恨,这会给留下一个巨大的祸患,轻者不再与你相处,重者可能会顽固地攻击你、打击你、讽刺你、诽谤你、随时针对你等等,甚至想方设法伤害你,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你设想一下,父母的养育之下别人都会出现人格障碍,,你又能耐他们如何?

遇到人格有问题的人,需要高度警惕、慎重说话,做到:不与争执;非必要尽量不说;措辞委婉表述;如果你非得觉得自己是个精英,想要“劝谏”,那你也需要注意讲话方式和点破其缺陷的程度。

当然,这样的人:他们最怕你直接戳破缺点,那是他培养了很多年的缺点,根基很深,如同他家祖坟,难以动摇,一旦你动摇那些缺点,那就可能会激起极端的愤怒来维护他的尊严。

不要担心,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别管别人,生命何其短暂,何其宝贵,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顾及他人。

如果你是充满爱的人!要合理地发挥,有效地发挥,正确地发挥。

如果您有时间,看看或听听:《发展心理学》

举报/反馈

胡定浩医生

2.9万获赞 318粉丝
我→医学类知识的搬运工,再加一点点自我的理解和灵感的来源。
胡定浩,内科 主治医师 遵义市精神病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