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近日印发实施,提出到2035年,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生态画卷成为广州亮丽名片,全面建成绿色生态网络健康稳固、绿色服务普惠共享、岭南园林传承创新、花城文化精彩纷呈的活力公园城市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美广州样板。
优化形成“三片八廊、一环一带三核”
《规划》提出统筹建设北部生态涵养、中部城市森林和南部沿海防护三大森林生态片区;构建流溪河—珠江西航道—洪奇沥水道等八条生态廊道;在中心城区周边沿绕城高速公路、沙湾水道、珠江西航道、北二环高速公路,打造160千米城市生态翠环;围绕建设世界级一流滨水区的目标,高质量建设珠江景观带;依托城区重要的生态资源,建设保护白云山、海珠湿地和南沙湿地三大城市生态绿核,作为城区生物多样性功能重要地区和居民亲近自然的最佳目的地。总体而言,优化形成“三片八廊、一环一带三核”的市域绿地系统空间结构,引导绿美生态、游憩、文化全面发展。
根据《规划》,到2035年,广州全市规划森林公园54个,面积共计77906.85公顷。其中,规划新增7个,面积共计5481.70公顷,分别为白云六片山森林公园、黄埔油麻山森林公园、南沙大山乸森林公园、南沙南大山森林公园、花都称砣顶森林公园、从化通天蜡烛森林公园、增城南坑顶森林公园。
到2035年,全市规划湿地公园11个。其中,规划新增1个,为黄埔埔心湿地公园,面积23.44公顷。
到2035年,全市规划公园不少于2000个
《规划》提出构建完善“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口袋公园)”四级公园体系。强化社区公园和游园(口袋公园)的基干地位,重点增加社区公园和游园(口袋公园),根据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需要,适度增补郊野公园和城市公园。到2035年,全市规划公园不少于2000个。其中,自然公园70个,郊野公园约50个,城市公园约120个,社区公园约300个,游园(口袋公园)约1500个。到2035年,全市规划新增城市公园约35个,规划新增社区公园约188个,每15分钟社区生活圈至少配置1个社区公园。已建地区通过边角地整理、见缝插绿等方式,增加社区公园数量,满足日常休闲、娱乐、健身的需求,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另外,到2035年,全市规划新增游园(口袋公园)约600个。
擦亮广州绿道品牌
《规划》还提出,擦亮广州绿道品牌,完善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三级绿道体系建设,持续贯通区域绿道和城市绿道,强化社区绿道建设,推动绿道与碧道、南粤古驿道、森林步道等空间联动建设。规划到2035年,全市绿道不少于4000千米。同时,加强绿道、碧道、道路绿带等活力绿廊建设,串联各类公园和景点,形成绿意盎然的休闲游憩网络,公园连通比例从2020年的58%提升至2035年的80%以上。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卡斯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张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