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导”一词的本意为疏通和引导。在历史上多就治水而言,《孟子·滕文公上》中曾记载了“禹疏九河”的治水经验,意思是治水必须要“顺水性所宜”“纵水流之势”,才能使之安澜归漕。
心理疏导,顾名思义即对于导致人们内心出现阻塞状态的心理问题进行疏通和引导,从而平衡人的心理状态的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心理疏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心理疏导是指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由专业的医护人员通过“听”、“说”、“问”、“答”等方法在专业的医疗机构对特定的个体或者集体进行心理医治的过程。
从而可以解决其心理疾病,培养一个健康、积极、乐观心理状态的方法。
而广义的心理疏导则是通过各种方法给心理、情绪、思想等层面出现的问题进行疏导,也就是通过解释、说明、共情、支持和相互理解等方式。
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技巧,疏通人们的心理层面存在的问题,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从而引导人们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
以达到降低或解除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心理疏导指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建立平等的关系为基础,以遵循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发展规律为前提。
以对话沟通、课堂讨论、开展活动等多种专业方法为手段,疏通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思想困惑以及不良情绪。
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并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大学生的自我疏导能力,以积极的心理面对社会问题,从而不断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第一,共情性。共情性是心理疏导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要求在心理疏导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具备倾听和理解个体情感和感受的能力。
在疏导过程中帮助受教育者更加了解和肯定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共情的前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良好的关系,才能开始沟通并产生共情。
从而促进受教育对教育者产生信任并敞开心扉。这就要求教育者能够熟练的掌握一些技巧并准确的运用,使受教育者产生被理解、被接纳的感觉。
另外,共情也有助于双方进行沟通,使心理疏导的效果更有成效,这不仅需要教育者有熟练的技巧,还需要教育者能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引导。
使受教育者对于自身尚未感知的情绪和困惑进行探索和表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效果。
第二,导向性。心理疏导具有价值导向作用,心理疏导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这就要求心理疏导应用过程中不仅要理顺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达到心理平衡。
还要引导大学生如何认识、理解以及始终坚持社会发展方向。所以心理疏导要毫不动摇的帮助教育对象站在正确的立场解决问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另外,心理疏导的目标不是单一的解决某个问题,它注重解决多个问题。
所以在高校开展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还要注重学生心理问题背后的成因,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调节个体情感、意志、及思想。
在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培养忠于党、忠于国家的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
第三,双向性。心理疏导是服务于人的方法,所以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进行交流疏导,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
以平等的身份与受教育者进行交流,根据其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及时了解其内心想法解决其所存在的问题。
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单方面的教育以及自上而下的信息传达方式有所不同,心理疏导更需要受教育者可以充分的表达,而教育者更多的时候是倾听和引导的角色。
心理疏导的双向性特征,能够更有利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存在问题的掌握,同时更有利于受教育掌握对于自身不良情绪的认识。
第四,动态性。由于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大学生每天所接触到的信息也是千变万化,导致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千变万化。
心理疏导需要不断面对受教育者所出现的新的问题,对症下药。而且由于每个受教育者都是鲜活的个体,他们的情感、思维、想法都是动态的。
所以心理疏导的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求心理疏导的方法要因时而进、因事而变、因势而新,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更加有效的效果。
第一,引导认知。无论是人的心理活动还是思想活动都是建立在人的认知上的,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认知心理是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
认知机制由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要素组成,共同完成对外部世界的信息捕获、加工和转化,使外部信息成为能够指导自身行为的本体知识结构。
所以心理疏导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调节人的认知,将负面的认知转化为积极的正面的认知,进而使个体心理困惑或思想行为得到改善。
教育者通过交流沟通的疏导方式,感知受教育者的内心,有针对性的发现其存在的认知问题,转变其认知角度,调节受教育者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知。
第二,调节情绪。情绪对人的心理和思想有很大影响,对人的行为也有很大的支配作用。
积极的情绪可以促进行为的转变,而消极的情绪则会阻碍行为的发展,所以情绪的宣泄在日常生活中尤为重要。心理疏导其实是情绪宣泄的一种。
由于心理疏导是需要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不断的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所以在疏导过程中,教育者要不断的引导受教育者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以减少其内心的压力。
从而促进其情绪的转化,另外,在疏导过程中教育者要不断的给予受教育者积极的心理暗示及思想引导,使其可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第三,梳理价值。价值观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实践不断形成的对于事物的总看法。
它可以影响和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不良的价值观对于日常生活中对正确事物的选择有一定的干扰。
心理疏导有梳理价值的功能,在心理疏导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帮助受教育者梳理其不良的价值观,并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使大学生能够有积极、正确的价值追求,使社会形成更大的凝聚力。第四,指导行为。检验大学生的思想是否得到真正内化的有效方法就是观察其外在的行为习惯。
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行为是在客观环境影响下所引起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外在表现。
人的思想是行为的基础,而行为是思想的外在表现,当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存在问题时,其行为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通过心理疏导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思想,从而有效的指导大学生做出正确理性的行为。
心理疏导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学科,但其最终的目标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是培养人才的关键。
而心理疏导则是面对大学生的发展现状及其所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从而解决其内在问题,培养其健全人格。
所以归根到底无论是心理疏导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其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塑造其健康的人格,为我国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日益增加,多元的信息和文化使他们的思想愈发的活跃且心理问题逐年攀升,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及时面对这个问题。
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心理疏导在应用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感受,更加强调以人为本。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更多的关注全体学生的思想变化,使教育效果浮于表面,而心理疏导的应用则改善了这一问题。
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能够更加了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心理疏导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理想信念,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思想政治教育为心理疏导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心理问题,也愈发的认识到心理问题的出现不单纯是心理层面的问题,还存在情绪问题和思想问题的交叠。
所以在心理疏导过程中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给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以期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
另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心理疏导也丰富了心理疏导的内容。用多样的手段提升心理疏导的育人效果,使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也加强了大学生对于心理疏导的认识程度,提升大众关注和寻求心理疏导的主动性,使心理疏导的育人实效性不断提升。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且必须遵守这个社会的规范及主流价值观,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对大学生开展积极的价值引导。
在马克思看来,人即是“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
“人的全面发展”这种理想的状态则是人的需要和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由于人会不断产生需要,并且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以人可以不断的发展。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心理疏导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不仅要重视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更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主要关注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及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心理疏导作为一种方法,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有效提升其育人的实效性,帮助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任何学科能够持续的发展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撑,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不断地发展,同样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学相关理论的支撑。
心理疏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也离不开相关基础的理论做指导。
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相关理论中提出的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手段都是为心理疏导的应用指明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和客体分别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中一直在强调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大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同时又具有主体性。
另外从受教育者整体来看,受教育者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育人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并且从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出发,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特点。
因材施教以平等的视角与大学生开展心理疏导教育活动,以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另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就是教师,其具有主导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日常中也要关注自身的心理问题,以积极的心理状态面对受教育者,提升育人的隐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