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宣威市以建设农业强市为目标,快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提升种业现代化水平;发挥基地和园区的带动作用,特色经作量效齐增;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2022年,宣威市实现粮食总产8.2亿公斤,是全国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国家区域性马铃薯良繁基地县之一。如今的宣威正从农业大市朝着农业强市目标奋进。
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基础
9月5日,车辆行驶在龙场镇平川村高标准农田平整的机耕道上,两侧绿油油的夏蚕豆一望无际,蚕豆地里几十个村民正在采摘蚕豆,一派丰收的景象。平川蚕豆基地负责人周全锐一脸笑容地说:“一棵苗可发15个枝丫,产量是一公斤半。”
“我们这里的夏蚕豆品质好,14个蚕豆荚就有0.5公斤,现在市价每公斤10元,一亩产量有1.7吨,亩产值在1.5万元左右。”宣威市龙场镇农技中心主任黄初礼指着箩筐里的蚕豆说。
宣威市赋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郭玲介绍,公司流转了1000亩高标准农田种植夏蚕豆,今年第一次试种,种了3个品种。她说:“夏蚕豆主要销往上海,再过15天左右,其他地方卖结束的时候,我们刚好上市,那时价格会更高,采摘期在50天左右,9月中旬上市,10月中下旬结束。”
宣威市农业农村局农田股股长邹连俄介绍,龙场镇平川村夏蚕豆基地实行“项目+主体”的推进模式,投入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把路修通、水引进来。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再引进主体企业投入资金建设水、肥、药一体化滴灌设施,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
像龙场镇平川村夏蚕豆基地这样,建设高标准农田吸引企业入驻发展现代农业的项目只是一个缩影,宣威还有许多这样的项目。2019年以来,宣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4.62万亩,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比例达36.7%,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农机入田、管网入地、地力培肥,旱能浇、涝能排,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的局面,变普通田为设施田,变稳产为增产,建设规模、进度、质量位居全省第一。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夯实了粮食生产基础,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了农田宜机化,为发展农业产业打下了基础。
发展现代种业挖潜力
在宣威市现代种业园的北大荒薯业马铃薯育苗大棚里,马铃薯苗已长到20多厘米高了,工作人员打开塑料膜观看马铃薯良种的生长情况,只见马铃薯的根系有30多厘米长,根上结满了微型种薯。宣威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中心主任徐尤先说:“我们采取的马铃薯繁育技术是茎尖脱毒、试管育苗、雾培栽培生产出脱毒种薯,然后再进行原原种扩繁生产出1级种供农户使用。目前这个技术在行业中是最顶端的技术,这里也是全国最大的雾培生产线。”
过去,宣威因生产的种子同质化突出,突破性的主推品种少,适应范围仅局限于西南地区。为破解瓶颈、做强种业,宣威市委、市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北大荒薯业集团和隆平高科两家企业,与北大荒薯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设全国最大年产6亿粒的脱毒种薯生产线,一期5000万粒改造设施已投产;隆平高科与宣盛种业达成合作,在热水述迤、板桥永安等区域建成玉米制种基地1万亩,并推进西南玉米研究所建设。
宣威市种薯研发中心拥有年繁育3000万粒的育种设施设备和院士工作站,有适应西南地区种植的种质资源,有夏秋季繁殖的雾培生产成熟技术,生产成本能控制在每粒0.3元以内,有符合建设良种繁育生产线要求的园区用地,是滇东北种薯生产的引领者和示范区。北大荒薯业集团入驻宣威种业现代园,近期能盘活闲置的设施资源,远期通过育种专家将南薯和北薯杂交,生产出适应全国种植的种薯。
宣晟种业公司拥有选育“宣瑞”“云黄”“地沃”等适应西南地区中高海拔区域玉米品种的技术优势,综合实力在云南玉米种业市场排名前三、西南玉米种业市场排名前五。与隆平高科的合作,将实现北方种质资源、西南种质资源、美系种质资源和巴西等热带种质资源的综合利用,繁育新一代玉米良种,将推动玉米高产栽培单产从1吨提升到1.2吨,2.5代育种技术水平将快速迈向欧美智能育种5.0代技术应用。
宣威聚焦“保、育、繁、推”等关键环节,强化政策支持,培育壮大育种主体,打造“宣字牌”良种品牌,全面提升种子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种业基础不断夯实。打造“宣字牌”良种品牌,全市5家种子企业,累计审定37个玉米品种,宣威成为西南唯一的国家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
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快
走进务德镇新华村葡萄种植基地,一片整齐的蔬果大棚里一串串“阳光玫瑰”晶莹剔透,散发着阵阵香气,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打包、装箱……管理人员正在验货、装车,准备发往位于镇上的冷库。
“牛栏江沿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热河谷气候,土地肥沃,灌溉水源充沛,交通便利,非常适合亚热带水果产业发展。我们在新华村种植葡萄的面积为900亩,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还有部分出口到东南亚国家。”新华村阳光玫瑰种植基地的管理人员张钊说。务德镇依托牛栏江得天独厚的水利、气候条件,做大做强做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2700亩“阳光玫瑰”高标准水果种植基地,现已成为我国七八月份集中上市的中熟优质“阳光玫瑰”主产区。
当下,倘塘镇松林村委会黑树林村的百亩万寿菊正值采摘期,张光权夫妇和十几个姐妹身着传统苗族服饰正在万寿菊基地里采摘菊花,张光权边忙边大声地说:“今年我们种植了400多亩菊花,用工时间大约有100天,每天用工40多人,100块钱一个工。我们跟公司签合同,销路不用愁,工资也不用愁。”
近年来,宣威市以蔬菜、水果、中药材3大优势产业为支撑,特色农业区块为补充的“1+3+N”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落水白及,板桥蔬菜,务德、热水葡萄,海岱刺梨等4个万亩产业示范项目取得初步成效,建成花卉、辣椒等百亩示范基地100个,蔬菜、葡萄、中药材等千亩示范基地25个,特色经作的规模化种植,加快了特色产业发展步伐。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在宣威市太坤调味品厂8月销售例会上,董事长黄太坤说:“截至今年8月,企业总产量达4386吨,实现产值16012万元、销量4368吨、营业收入15945万元、利润总额1465万元。今后我们要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宣威市太坤调味品厂是一家集种苗繁育、绿色种植、精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高原特色农业全产业链运营企业,是云南省级重点农业林业双龙头企业。公司建成辣椒、花椒原料基地15万亩,建有万吨辣椒调味品生产线,生产加工“坤太1+1”“坤太1+2”等系列调味品10余个。公司现发展双椒种植15万亩,辐射带动双椒种植农户2.9万余户。产品销往云贵川湘浙粤等32个省188个地级城市及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经销商600余家,产品市场份额占有率达16%。公司取得专利33项,认定有机农产品基地2个、认证绿色产品6个。产品先后7次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等荣誉。今年,新研发出了“坤太1+2”青花椒味固态调味料、“坤太1+2”蒜香味固态调味料、“坤太1+2”五香味固态调味料,新增了全自动高速包装机。
宣威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今年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曲靖市、宣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5万元奖补;新认定为农业市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的纳规企业给予5万元奖补。另外,对有意愿参与联农带农的企业按文件相应规定纳入奖补范围。宣威现有58家农业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6家、曲靖市级18家。
近年来,推动企业争创品牌认证,打造品牌化农产品,58家农业龙头企业打造“绿色食品牌”基地30个。宣威农业龙头企业生产技术标准化不断提高,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充分发挥辐射力和带动力,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让宣威的特、优农产品走得更远。
曲靖融媒特约记者秦玲玉 董娅娟 江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