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史料建立在影像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是囊括照片、电视、绘画、历史遗址、雕塑和纪实电影等在内的,以可视影像形式存在,并且能够记录历史真实面貌的文献。相较于传统文字史料,影像史料更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更能撬动历史课堂教学变革。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第一中学充分发挥影像史料的优点,以“身入其境”的教学方式开展中国近现代史教学,提升课堂活力与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帮助学生提升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逐渐构筑起高中历史教学的新样态。

立足“四观”培育,更新教学理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的要求。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人民形成国家认同感、归属感的重要阶段,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在高中教育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高中生树立正确的“四观”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积极应对教学转型,锚定“四观”培育目标,向学生传授真实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辩证的历史思维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一是组织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借鉴国内外近现代科技、历史研究等领域的先进成果,完善育人目标;二是指导高中历史教师结合实际,针对不同年级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三是坚持生本中心,着力优化课堂教学,务求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学校聚焦“大单元”赋能“新课堂”,科学开展“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评比活动,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开展复习课教学、任务设计、时间轴绘制,凸显历史素养的落实。遵循“四备三思”原则,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开展集体备课,制订学科教学计划、审定教学设计、反馈教学实践成果,将历史教育国际化理念科学融入教学体系。

运用多元教学法,提升认知能力。历史既指过去的事实本身,也指人们对过去事实有选择、有意识的记录。随着国家对高中历史教育和影像史料数字化改革的同步重视,众多史学研究者和中小学历史教师结合史学理论深入研究影像史料,形成大量静态和动态影像史料,为高中近现代史教学提供了丰富、形象的历史教学资源。

学校充分运用影像史料优势,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破解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提升课堂的影响力,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提升其认知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历史。一是科学运用图示教学展示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结构,使不同年级的历史知识更加系统化和结构化,如以数字化思维导图呈现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结构,可作为数字化教学资料进行存档,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二是采用单元教学法,将不同的单元主题划分为读懂、理解和练习三个阶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教材插图和相关影视片段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原因。比如将“鸦片战争”划分为鸦片战争事件还原、事件影响和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动力等主题教学,运用鸦片战争后人民生活的老照片、真实的文字史料,以及商品倾销和自然经济解体等画面,培养学生运用辩证思维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三是采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历史解释的素养。在讲解“土地改革”等历史事件时,教师结合《暴风骤雨》《黄土地》《白毛女》等电影,以及农民分到土地的喜悦情况等老照片,提出“为什么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对现代农民生活的影响”等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借助影像史料数据库,完善教学内容。影像史料是依据历史和现实的事件拍摄的影像,能够作为阐释历史的文献方式。随着影像史料记载和传播方式发生变化,报纸、杂志成为新的史料类别,且各种影像史料整体呈数字化发展趋势。现阶段,影像史料数字化、各类数据库的建立,强化了近现代学术史研究和基础,丰富了高中近现代史教学资源。

学校科学筛选、收集适合教学的影像史料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一方面,通过搜索引擎或网络平台获取需要的影像史料,构建围绕教材、拓展教学主题的数据库。另一方面,深入搜集已有的、较为成熟的历史影像史料数据库中的资料,补充教学内容。通过访问“中国近代文献图像数据库”,搜集中国近代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人物等图像资料;通过“中国开放档案共享平台”中的“老照片”栏目,获取晚清民众市井生活照片;通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数据库,获取民国时期历史照片资料;通过“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数据库,获取抗日战争视频、图片、音频等资料;通过“中学历史教学园地”数据库,精准锁定中国近现代时期的历史图片。

丰富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中国近现代史时期拥有丰富的影像史料,能够发挥形象、直观、生动的优势,在学生头脑中相对真实地还原历史,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更为正确的理解,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学校除了将影像史料引进中国近现代史常规教学,还依据史实主题,引导学生自主查阅书籍、观看相关影视剧、阅读历史期刊等,用有质量的历史课堂培养学生成为一名有素质的公民。其一,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推送“今天,永不敢忘,永不能忘”等一系列公众号文章,用真实的影像史料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史料选择和分析能力,让学生真正了解历史、尊重历史。其二,抓住“我们的节日·清明”等契机,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等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目标是服务于社会现实的意义。其三,成功举办“学习航天精神,铸牢国防意识”等不同主题的活动,通过视频短片了解最新的航天知识,认识最新的武器,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校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其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树立正确的“四观”,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落到实处。

《中国教师报》2023年09月20日第7版

作者:王世忠

举报/反馈

中国教育新闻网

49.5万获赞 14万粉丝
全 天 候 中 国 教 育 报
中国教育报刊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