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良渚文化,施昕更是个绕不开的人物,他不仅发现了良渚文化,更为江南乃至长江三角洲一带的文脉溯源作出了突出贡献——二十世纪在杭嘉湖平原发掘的大量古文化遗址,多属于良渚文化的范畴。但凡对良渚文化有所了解,便会感受到施昕更的伟大,如果没有发现或者晚几十年发现良渚文化,其影响力恐怕要逊色很多。
施昕更(1911-1939)是杭州余杭良渚人,他出生时正逢清朝灭亡,民国成立,政权更替,民不聊生,杭嘉湖平原有民谣流行:“宣统元年,水没廊檐;宣统二年,河底朝天;宣统三年,豆腐过年。”宣统三年,即1911年,清王朝的大厦将要倾覆,到处都是破碎的瓦砾。父亲施甫才给儿子取名“兴根”,后来施昕更认为这个名字太俗气,自行改名“鑫赓”,后又变为“昕更”。
当时,施甫才因官司缠身,将祖传的家产变卖大半,生活已走向贫困。他在良渚的五丰南货店当伙计,南货店主营副食,如红枣、山核桃、鲞鱼、火腿、咸肉、糕饼、酥糖、烧酒等,品类繁杂,需要伙计粗通文化,才不致出错。和当地一般的农民不同,施甫才不仅有点文化,经历也丰富,他还对世道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好打抱不平;施昕更的母亲骆兰英也是一位善良、贤淑的农家妇女。正因如此,虽然施昕更在杭州的农村生活,所受教育却比农村的同龄孩子好。
施昕更天资聪慧,在瓶窑区立第二国民小学读书时,因成绩优异,深得小学老师的喜爱。在当时的杭州农村,小学毕业就算“有文化”了,通常不会继续读书;当然,家庭的经济负担过重也是不再读书的重要原因之一,施昕更就曾因家庭经济问题短暂辍学。小学老师不忍看到一棵好苗子就这么蔫掉,为此找到施甫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让施昕更继续读书。老师的工作很有效果,施昕更可以继续读书了。
因为余杭没有中学,施昕更来到杭州城的浙江省立第一中学读书,初中部设在“贡院”,即原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的校址。施昕更非常珍惜读书的机会,学习用功,成绩优异,由此引发一些同学的妒忌。据说有一次,几个同学偷偷将别人的衣服塞到施昕更的行李里,进而指责他偷窃!施昕更遭人诬陷,非常气愤,甚至准备以死明志,后经同学徐永根调查,才弄清事件的真相,还施昕更一个清白。
1926年初中毕业后,施昕更考上了浙江省立高级工科职业学校艺徒班,这相当于今天的“职高”,半工半读。艺徒班分为“金工组”和“文工组”,施昕更选择了“文工组”,专攻绘图。当时,常书鸿就在施昕更的班上兼课,直到晚年,他仍记得班里有个学生叫施昕更。
1929年,就在施昕更即将毕业之时,浙江省政府决定筹办“西湖博览会”,旨在振兴浙江的实业。西湖博览会规模空前,需要大量年轻人参加西湖博览会的布展工作。在老师的推荐下,施昕更和一些同学去西湖博览会当了几个月的临时工,还在博览会举办期间担任讲解员。
西湖博览会结束后,施昕更的读书生涯随即结束,他回到老家,却又不甘心重走父亲的老路。其实他在城里读书的这几年,虽然生活艰难,但眼界开阔了,他想走自己的路。据施昕更之子施忆良回忆:施昕更回到老家后,心情十分郁闷,他“在家不出门外一步,每天做两件事:一是写信给同学、朋友和老师,恳求他们介绍工作;二是发愤读书绘画”。
1929年11月,浙江省政府为了保护因举办西湖博览会搜集的大量展品,决定成立“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因在西湖博览会上的出色表现,施昕更被馆方聘为职员。西湖博物馆内设历史文化部和自然科学部,自然科学部下有动物组、植物组和地质矿产组,施昕更被安排在地质矿产组,给地质学家盛莘夫当助手。
对一个人来说,机遇真的很重要。如果没有西湖博览会,就不会有后来的西湖博物馆;如果施昕更没有参与西湖博览会的布展和讲解工作,他就很难入职博物馆,才华无处发挥,便没有后来的故事了。
1898年2月26日,盛莘夫出生于浙江奉化,1911年小学毕业后考取旅日华侨吴锦堂创办的锦堂中等农桑学校预科,打下一定的日语基础。1912年,盛莘夫转到杭州笕桥浙江农事试验场的农事讲习所学习,毕业后在杭州、奉化、临安从事树苗的培育工作。本来盛莘夫可以朝农业专家的方向发展,但因一个契机,他成了地质学家——1924年,盛莘夫的姨夫孙海环出任浙江省实业厅地质调查办事处主任,盛莘夫也调到地质调查办事处工作。他随留美归来的地质学家朱庭祜去野外考察,逐渐对地质产生兴趣,加之学习努力、刻苦,进步飞快。1929年,他和施昕更同时进入西湖博物馆工作,一开始在动物标本陈列室当管理员,而后到地质矿产组当主任,施昕更便给他当助手。
给盛莘夫当助手,不仅让施昕更掌握了地质学的知识,还让他亲身感受到盛莘夫勤奋好学的精神,从而变得更加努力。没过多久,施昕更改任地质矿产组的绘图员,与盛莘夫密切配合,迅速成长为西湖博物馆地质矿产组的业务骨干之一。1932年,盛莘夫赴北京大学地质系进修,很快便在中国地质学界崭露头角。1933年,施昕更带队到孝丰发掘古生物化石,带回几箱三叶虫、贝类、鱼类化石,俨然是一位有模有样的考古工作者了。
一次,施昕更去安溪的岳父家,途经良渚朱村兜时,在山脚边的小路上发现了几块黑色陶片,出于好奇,后来他又到附近反复查看。结合之前在古荡遗址考古发掘时的发现,他判断这极有可能是一处文化遗址,就位于棋盘坟靠山脚的一个池塘下。
几块小小的黑色陶片,拉开了良渚文化的大幕;杭州郊区的一个无名小卒,即将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施昕更将在朱村兜捡到的黑色陶片交给西湖博物馆馆长董聿茂,并向他陈述了自己的判断和设想。董聿茂(1897-1990)出生于浙江奉化,是甲壳类动物的研究专家,1930年,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获博士学位的董聿茂到西湖博物馆任职,1933年开始担任西湖博物馆馆长。他推测施昕更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文化遗址,遂同意施昕更组织人员进行考古发掘。
此时,是1936年11月。
从1936年12月到1937年3月,施昕更一共组织了三次考古发掘,获得了大量石器、陶器等实物资料,地点也从良渚逐渐扩大到安溪、长命、大陆三个乡,包括棋盘坟、横圩里、茅庵前、朱村兜、荀山、许家兜、近山、横村塘、大雄寺、钟家村、金家弄、宋村、后河村等十多个村,从而进一步确认了良渚一带存在远古文化遗存的事实。
这个消息迅速在业界传开。1937年4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董作宾、梁思永赶赴杭州,在施昕更等人的陪同下,到考古发掘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二十六岁的施昕更或许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发现会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竟为中华文明史书写了新的辉煌一页!
在西湖博物馆的支持下,施昕更全身心投入到实物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中。几个月后,五万多字的《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以下简称《良渚》)出炉,共制图一百多幅,条分缕析地介绍了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的发掘经过和出土文物,并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看法。董聿茂审看后,给予充分肯定,准备交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可商务印书馆还没来得及出版,全面抗战爆发,博物馆随即着手撤离。施昕更拿到商务印书馆的书稿校样后,匆忙赶回老家,将校样暂存于乡间,与亲人挥泪告别。
此时的杭州,已是危机四伏,西湖博物馆匆忙将文物装箱,向兰溪、永康、松阳等浙西南地区转移。在转移文物的过程中,施昕更随身携带《良渚》的手稿,不断进行修改与补充,但西湖博物馆的经费已捉襟见肘,无法帮助施昕更出版《良渚》一书。为此,董聿茂找到浙江省教育厅,好说歹说,教育厅终于同意资助出版。国难当头,教育厅的经费很紧张,他们能够同意资助出版,也是出于一种文化情怀。
1938年6月,施昕更的《良渚》终于问世了;因为《良渚》,杭州的这个文化遗址开始被更多人知晓。二十多年后,考古学家夏鼐把这种发现于良渚、遍布于长江以南太湖流域、以黑陶为主要代表的古文化,命名为“良渚文化”。
但在施昕更将考古成果看得比生命还重之时,因炮火连天,他连自己的工作都没保住,要养育两个孩子的他无计可施。所幸董聿茂爱才惜才,介绍他去温州瑞安的抗日自卫会工作,好让他有个暂时落脚和养家糊口的地方。
在瑞安生活的那些日子里,施昕更坚持对良渚的资料进行整理、思考和研究,可工作的劳累与生活的艰辛,让他患上了猩红热和腹膜炎。1939年5月,他在瑞安医院去世,年仅二十八岁。
施昕更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去世,身后无法回到他魂牵梦绕的良渚,只得葬在瑞安。不过施昕更生前作出的贡献,已和良渚古城遗址融为一体,成为良渚文化的鲜明标志。2019年,在施昕更去世七十周年之时,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受到永久保护。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历史渐行渐远,良渚古城遗址旧貌换新颜,一个庞大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已然成为杭州的热门打卡地。中华文明史,从施昕更捡起那几块黑色陶片开始被改写,此后,大量玉器的出土,外围水利系统工程遗址的发现,将文明之路不断延展,对中华文明史的源头,做了迄今为止最为清晰的表达。
施昕更在《良渚》的“卷首语”中写道:“我们上古的祖先,坚忍的开辟了这广袤的土地,创下了彪炳千秋的文化,我们今日追溯过去,应当如何兢兢业业的延续我们民族的生命与光荣的文化呢?可是,我们现在的子孙,眼看到这祖先开辟遗下的国土,一天天的沦亡,我们的文化,也被敌人疯狂的摧残,这正是存亡绝续的重大关头。然而,中国绝对不是其他民族可以征服了的,历史明明告诉我们,正因为有了渊源悠久、博大坚强的文化,所以我们生存在这艰巨伟大的时代,更要以最大的努力来维护来保存我国固有的文化,不使毁损毫厘,才可使每一个人都有了一个坚定不拔的信心!”他的发现,是何等伟大的开始,今人一定不能忘记他……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钟桂松
流程编辑:u008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