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花西子”事件影响,不少老国货重新进入消费者视野,其中以蜂花最为出名。79元的洗护套餐,足足五斤半的分量,加上卖力的吆喝,完美匹配网友们心中理想的国货形象:便宜大碗,还努力。在互联网狂欢的拥簇之下,连日来,蜂花频频登上热搜,甚至因产能不足卖断货,只能在直播间打出“理性消费”的提醒。
不仅是蜂花,莲花味精、孔凤春、戴春林、谢馥春、上海硫磺皂、白玉牙膏等一众老牌国货纷纷出动,大打情怀牌,借势营销,希望被消费者看到。不少网友也下单力挺国货,表示“这泼天富贵接好了”。
不过,并不是每一个国货都接得住这“泼天富贵”。靠打情怀牌的营销策略,或许能让老国货赢得一时路人缘,从“翻红”到“长红”却没这么简单。
不可否认,“消费情怀”对国货品牌而言,的确是一个可贵的崛起机遇。尤其当下正成为消费主力的新生代消费者,他们对国际名牌的仰慕相对较低,对于国货天然有着更高的接受度。在一波波狂热的情感袭来时,他们将情怀“变现”,以行动支持国货,托举起一次次的网络狂欢。
2022年新华网发布的《国潮品牌年轻消费洞察报告》显示,对比十年前,国潮热度增长超5倍,78.5%的消费者更偏好选择国产品牌。年轻人选择国产品牌成为时尚潮流,传递着对中国品牌、中国制造以及国内消费力的信心。
“国货”势头昂扬,当然是令人振奋的。但必须看到,人们支持国货,不仅是为情怀买单,也是因为国货真的越来越“给力”了。
当下,华为产品受到欢迎,比亚迪亮相德国慕尼黑车展引人瞩目,C919大飞机成功商飞,都成为国货崛起的标志性事件。“国货之光”成为顶流,用科技、品质、创新为中国制造注入了新内涵。
作为中国人,当然乐见华为、比亚迪这样的“国货之光”越来越多。但作为消费者,掏钱时更在意的还是产品的品质、技术和价格,如果华为手机不好用,他们还是会转头寻找别的手机品牌;如果比亚迪定价过高,他们也不会让手上的钱白白打了水漂。
话说回来,情怀归情怀,消费却是一个理性的权衡。对老国货来说,消费情怀确实能够带来一波流量,但“野性消费”离场后,“理性消费”依然是主流。当下消费分层,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品质、个性。而产品单一、品牌老化、创新不足,曾是不少老国货品牌存在的短板。
身处民族情怀爆发、中国制造崛起、中国设计觉醒的今天,老国货要想一直“活下去”且“活得好”,绝不能躲在情怀的外衣下,“倚老卖老”或“以土为荣”,而是要不断创新——产品创新,发掘自身品牌价值和核心竞争力;审美创新,将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营销创新,让国货品牌更贴近年轻一代,传承老味道的同时玩出新花样。唯此,老“国潮”才能真正“回潮”。
(浙江日报,作者朱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