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晚,第81届雨果奖入围名单正式揭晓。在“最佳长篇作品编辑”的名单上,众多幻迷熟悉的名字“姚海军”也在其中。
姚海军,目前担任《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辑。25年前,本身就是“科幻迷”的姚海军,只身从山西来到成都入职《科幻世界》。在此之后,他不仅联合科幻界有识之士,共同创办了华语科幻星云奖,还策划出版了《天意》《逃出母宇宙》《天年》《三体》等一系列里程碑式的原创科幻作品。
其中,《三体》三部曲在全球范围内出版19种语言版本,销量突破2100万册,让中国科幻从杂志时代真正进入了畅销书时代。作为《三体》“伯乐”的姚海军,也因此被刘慈欣赞誉为“中国的坎贝尔”。
“我最初读完刘慈欣的《三体》时,我的感觉是像千亿颗太阳爆发一样。刘慈欣的科幻想法层出不穷,当很多科幻作家为创意苦恼的时候,刘慈欣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姚海军说,世界范围内,也没有任何一个科幻作家会采用刘慈欣那样“非商业”的方法去创作科幻小说,但刘慈欣正是用了这样的方法,《三体》才像一个集束炸弹一样,为中国科幻炸开了一条路。
“大概是从《三体》开始,大家都是想要一个大的宇宙,其中有无限的可能性,它可以做成多部电影,就像是美国漫威那样。”谈及近两年的科幻作品,姚海军说,对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他们来说,科幻展现的是一种思辨的美感,更像是一场思想实验,侧重于关注宇宙、未来、人类命运等等大问题,“并不是说他们的小说缺乏现实基础,而是相比当下,他们更多在思考‘人类更长远的未来。’”
比如像路航、鲁般、贾煜、分形橙子、慕明、昼温、靓灵、未末等一批新一代的作家来说,科幻成为了关注现实的一种手段,他们创作的作品跟现实的关联更紧密——环境、人口、医疗,乃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这些在现实中无法回避的问题,都成为了他们科幻作品的主题。“大家会更关注一些接地气的、有生活气息和细节的作品。‘后三体时代’,我们都希望能够有超越《三体》的作品出现,但这是需要长时间积累和酝酿的,越来越多的年轻作家都在很努力地创作自己的作品,未来的优秀科幻作品肯定会越来越多。”
即将举办的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在姚海军眼里,不仅仅是中国科幻作家们与世界交流的机会,更是一次成都科幻产业发展的契机,“怎么利用世界科幻大会这样的机会完成产业整合”,成为了成都的大课题。
“特别是《流浪地球》成功之后,科幻已经不能只考虑文学的维度,还要考虑它产业的维度;成都有一流的科幻文化基础,需要整合科幻上下游资源,把电影、游戏、音乐、手办、创作、奖项这些东西全都整合到一起。”姚海军说,自己已经感受到身处科幻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对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表现出的积极性,“这很美妙,希望成都这座中国的科幻之都能够借由这样的一个契机成为世界科幻名城。”(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毛渝川 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