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变透明,时间优雅流过的2023下半年,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迎来三年多来的首支海外大牌乐队。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发光的爱尔兰组合Westlife(西城男孩),现在是四个人。
西城男孩上海演唱会现场 场馆方供图
9月8-9日两晚,满场紫色的光海代表记忆没有中断。好莱坞大片在国内遇冷已成常态,有些事情确实发生了变化。流行文化中,音乐最难被阻断。像Westlife这样的组合,唱最普世的东西——爱、希望和失望,取最大公约数。文化语境的改变、焦虑恐惧的心情、对复杂叙事的理解力下降,都会影响观影选择,却很难影响到听到一首歌时的心情。流行音乐是装载记忆的容器,与空气里的气味缠绕在一起。尘封一段时间再打开,依然受到热烈的欢迎。
1998-2012年,Westlife一共交出17首杀进排行榜前5的单曲,其中14首是冠军单曲。2012-2018年团体歇业6年,回归后的《Spectrum》吸引到艾德·希兰(Ed Sheeran)和詹姆斯·贝(James Bay)捉刀写歌。从五个人变成四个,Westlife继续存在至今。成员渐渐从青年变成中年,再也不能掀起从前的波澜。
但是回忆就够了。就算最新的专辑《Wild Dreams》口碑不佳,被批评是陈旧的流行,爹味弥漫,也不妨碍他们的世界巡演风起云涌。去年8月在伦敦温布利球场,7万人追随记忆,去看他们的演出。
这场演出前,在黄浦江边坐了一会。有个扎马尾的上海男青年在唱歌,还不是自弹自唱,是对着卡拉OK在唱。唱的也不是知名歌手的歌,全都是不具名的口水歌。没有人团团围住他听,大家也不喝彩鼓掌,但周围还是聚拢了不少人,三三两两坐在台阶上,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一个婆婆跟孙子说,他唱得真好听呀。
青年歌手的背景,是梅奔的绿色飞碟。飞碟里,Westlife快要开场。大到飞碟那么大,小到几十个人闲听一个人,上海青年和Westlife也有共通点。他们都唱没什么忧愁也没什么态度的流行歌。好处是老少咸宜,专为让人快乐而生,包容很多差异。
对于非歌迷的人比如我来说,飞碟里的演出是一盒拼盘金曲磁带。播放的每首歌,多少能勾出几寸回忆。这些歌合起来仿佛氛围音乐,来自比2000年更早的年代。那个时候,电台的播放位寸土寸金,空中的声波整天在打看不见的战争。所以生产出来的歌都很短,从前奏开始就雄心勃勃要提请你的注意,转眼就切入主题。一切都发生得很快,还没有反应过来,洗脑的hook已经永久占据大脑的一隅。
Westlife的金曲们,还保留叮砰巷音乐的血统。它们以吸引注意力为第一要务,有适合跟唱的旋律,美丽自然的和声。从人声到编曲都被撒上细沙,散发柔焦滤镜的光泽。
带着深深的年代感,大屏幕上山体着火的景象,在多少华人歌手的演唱会上也出现过。致敬中国文化的俗艳背景,辣眼睛的玫红色花朵,都与二三十年前无异。
Westlife的一个半小时,紧凑、精彩,一晃而过。除去成员们轮番感谢中国观众一直以来的支持,他们像一只万花筒,不断翻出花样,变出一首接一首金曲。T型台有引力,尖端像水嘴,把四个人吸到一起做出放大的快乐表情,又喷到舞台四处旋转。
不管气流如何,耳返有无问题,是否掉了一只鞋子,他们都绝对不会走音。从这个角度来看,Westlife真是西方音乐工业的优秀产物,经过严格训练,高度自律,实力过硬。介于偶像男团和合唱团之间的Westlife,两边的优点都有吸取。万幸的是,在那个年代,粉丝也还没有那么疯狂和排他。成熟的工业体系,抬高大众的审美门槛和素养,懂得甄别好歹,接住音乐传递的美好。
想起不久前内娱的那场世纪级应援大战男团演唱会,咬人打架,狼烟四起,台下比台上精彩。台上假装不熟,草草收场的那几位,音乐虽然不是目的,只是连工具都懒得打磨,好像一种世态的荒唐缩影。
飞碟里面,时间飞快。Westlife版本的《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速度比电影里更快。回忆刚刚被扯出线头,想起梅瑞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在桥边仿佛摇晃着露珠的笑脸,被雨水淋透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歌声已经飞过千山万水,唱完了。
他们很早就散场,带走还不错的记忆碎片,夜晚才刚刚开始。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