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源:SISPARK(苏州国际科技园)

人工智能作为未来发展方向,成为全球各国争夺科技、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焦点。在此领域,苏州工业园区以国家级试验区建设为抓手,抢得“发展先手棋”。近日《新华财经》专题推送了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专题调研成果。其中,“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作为苏州市发展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由FTA担纲设计。

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目前已经集聚了科大讯飞、树根互联、云从科技、新华三等行业头部企业,中科院旗下自动化所、计算所、技物所等国家级科研院所,智慧芽、知行科技、九识智能等高成长企业,以及微软创新赋能计划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华为苏州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专业孵化和服务机构,赋能本地企业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落地。

这么多头部企业入驻,又被新华社专题调研,苏州人工智能园区究竟隐藏着什么成功的秘诀?

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建筑 ©FTA

为AI产业赋能的空间

2022年,苏州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达到了1250亿元,近三年产值的平均增速达22.7%。千亿规模,非一日之功。作为苏州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板块——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正积极引育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企业和人才。

自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园以来,苏州国际科技园(SISPARK)着力构建良好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除了引进一部分行业头部企业外,还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行业协会以及专业孵化器和投资机构共建产业创新平台,以这些“产业磁极”形成了极大的磁吸效应,园区逐渐成为了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的创新中心和孵化中心,形成了一个适合AI+产业的热带雨林式的产业生态圈。

AI+展现了科技的无限可能,适应AI产业的空间需要具备哪些特点?

在园区的空间规划上,FTA结合定位设置功能,融合办公研发、综合服务、展示体验和服务配套,形成一站式的功能集合,空间设计上注重营造关联度,呼应了园区热带雨林式的产业图景。

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的成功,来自于时间的孕育,也来自精心的设计。在设计之初,FTA就期待在10年以上的发展周期里,空间的设计都能跟得上时间的发展。因此,在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的设计中,将空间的“适应性”作为首要要素。

趋势性定位

满足当前所需,暗伏十年成长。FTA提倡的设计定位是趋势性定位而非精准定位。除定向建设的园区外,如果园区定位过窄,在成长性较强的产业里有载体建设无法满足动态的市场需求的可能,会对招商造成较大影响。

受到独墅湖科教板块创新集聚效应的影响,苏州国际科技园(SISPARK)内的企业孵化速度快,科技成果转化率高,企业成长生命力强,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迅猛发展的基础下,重点培育工业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生物计算、智能网联等细分领域。园区需要为新兴产业集群的高速成长预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也要充分响应市场化进程对园区、对新兴产业提出的转换性需求。

因此FTA将本项目将产业定位于科技大类,并根据创新趋势兼容其它产业类型,为未来充分的预留可能性。

产品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每一个园区在后期招商运营中都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但又要符合现阶段的使用需求。为了平衡兼顾,FTA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产品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建筑 ©FTA

建筑产品采用模块化构成,大空间的办公基地适合各类产业中小客户的办公、实验及研发;大跨度、分割灵活的底层展示体验中心提供了多种功能转换的可能。低层建筑产品采用大平层设计,遇到“瞪羚”型发展较快的企业,可迅速联通间隔,实现办公面积的扩张。另外考虑到产业间技术参数的不同需要,以及部分的实验性需求,低层还局部加重荷载,并为超长特殊产线预留了长条空间……

建筑模块化设计提供充分的可适应性 ©FTA

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建筑 ©FTA

开放式的布局,与城市的互动

桑田岛是未来科学家的俱乐部,FTA在设计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时,格外强调园区的开放性,联动周边的桑田岛科创园、华为苏州研发中心、协鑫新能源……苏州智慧图景,云集于此。

在建筑产品的组合上,无论是办公产品,还是配套产品,FTA都提倡从传统园区的封闭走向开放和互动,体现高交流度,通过连廊实现组团间的围合及联通,也增加了上下游企业间互相联系的可能。

产业社群的背后是文化认同

当AI遇上苏州文化,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的“苏州传承”

最新出炉的中国十大AI创新之城,苏州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之后,位列全国第五。苏州既是AI创新之城,也是文化之城。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入驻企业科大讯飞通过3年苏州方言语料累积与反复的算法迭代训练,实现了让AI说方言。在坚持技术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关注苏州文化的传承。

同样地,FTA认为空间设计的逻辑是短期看利益、中期看趋势、长期看文化。当办公空间变成承载工作方式和社群精神的文化场所,社群文化意识也会成为将企业部落联系在一起的重要线索。因此FTA秉承“一面科技、一面人文”的设计思路,在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的设计中植入本土文化,打造苏式“园中园”。园区建筑造型现代,但却有一颗“苏州心”。

设计结合了苏州历史文化特色与当地的人文习惯,用现代手法演绎传统空间,重塑了园区中的人际关系与产业网络。园区建筑创造简洁、整体、统一的园区形象,采用经典端庄的建筑造型,以冰裂纹的丝网印刷隐喻苏州园林的花窗设计,局部用红色铝板加以点缀,使得立面形式更为灵动活泼,契合园区人工智能主题。

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建筑 ©FTA

人工智能产业从业人员处在节奏快,研发压力高的工作环境中,庭院式的园林也提供了轻松舒压的场所。园区的南面是金鸡湖大道,链接着苏州工业园区的高创新板块,北部的雅微路毗邻吴淞江的延伸段斜塘河,安静宁谧。研发建筑的一层围合出的开放性内院空间,可作为室外的运动场地,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流水河畔、绿景花园的苏式风情。

现代手法演绎传统空间 ©FTA

冰裂纹的丝网印刷隐喻苏州园林的花窗设计 ©FTA

为AI人才提供适合创新的场景

人工智能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巨大,园区如何吸引高知识型、高创新度的人才,并使他们喜欢这里、留在这里?园区通过激发灵感、适合创新的丰富场景设计和功能设计实现了这一点。

设计打造了一个有温度的产业办公社区环境,在8小时的工作之余,也提供丰富的配套设施,提升园区“从8小时到24小时”的活力度,形成LWP(LIVE- WORK-PLAY)混合社区模式

沿方中街主立面 ©FTA

局部提供兼容性更强的参数设计 ©FTA

另外,园区设立了一站式进驻服务,提供物业管理、商务配套、会议中心、人才中心、展示中心、培训中心等,实现了对入驻企业的产业服务配套服务;引入了美食城,日均接待3500余人,还有银行、健身、特色餐饮、品牌咖啡店、书吧等,提供了充分的生活配套服务,使园区的功能利用从8小时工作时间延伸至全天24小时。这里不仅仅是单一的办公园区,而是一个具有复杂城市功能的充满活力的多元产业社区。

园区丰富的配套功能设计 ©FTA

展厅内景 ©FTA

对FTA来说,把创新场景颗粒化,将人才需要的场景进一步细分,形成100个创新场景设计的标准。让设计真正走入到使用者每一分钟的使用场景中,将设计中的人文关怀体现到每个使用者可感知、可触摸的细节中。

FTA科创社区100个创新场景 ©FTA

好设计要跟得上产业和时代的发展。

FTA设计也期待着能与人工智能行业一起,用园区设计助力人工智能,促进每一座城市的和谐可持续生长!

AI创新,大有可为!

组团间的连廊设计提供了企业成长性空间 ©FTA

FTA 建筑设计(FTA Group GmbH)于 2003 年进入中国,总部位于上海。FTA 专注于办公及产业创新区设计。FTA 倡导包括咨询策划、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的一体化服务,致力于整合全球资源、技术与团队,打造有影响力的产业社区及创新区。FTA设计了逾1000个办公及创新园区项目,并依托产业属性产生了多个细分产品线,服务涵盖1000+多种类型的产业类项目:如人工智能、数字信息、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

FTA其它人工智能及数字信息类项目案例

举报/反馈

产业加速器

2602获赞 619粉丝
打造有影响力的产业社区及创新区。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