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5
025-83712977,江苏省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一通通常在夜晚打破寂静的来电,电话那头是一位位绝望无助的处在困境里的人,甚至是一条条在消逝边缘的生命;电话这头是一份又一份用专业知识拯救的力量。
每年的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旨在强调全球各方对预防自杀的承诺与行动,2021年至2023年的主题是“通过行动创造希望”。近日,记者走进了位于南京脑科医院的危机干预热线办公室,走近这群用行动帮助他人预防自杀的人。
一条很“热”的24小时危机干预热线
“叮铃铃”,时间不到晚上十点,月光刚刚点亮夜空,这是值晚班的接线员杨浩今晚接到的第三通来电。
“我好累……我快坚持不下去了……”电话那头是位青年男性的声音,“我感觉人生没有意义……”电话这头的杨浩心里紧了紧。
“你在哪里呀?”“我……我在天台上”电话那头风声呼呼作响,电话这头的杨浩心里有了答案,郑重地在系统中标注该来电者为高自杀风险。
“你现在的位置可能有点不太安全,你那边风声大,我也听不清,可以找个安全的地方我们聊聊。”这不是杨浩第一次接到类似的来电,他温柔又坚定地建议对方。原来这位小伙子创业失败导致巨大经济压力、和女友的感情受挫,双重压力导致来电者频临崩溃,想到用死亡结束,几句劝导过后,来电者接受了杨浩的建议。
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很“热”。截至8月底,今年“025-83712977”热线接听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500多个求助电话,其中与自杀相关的来电高达131通。和杨浩一样的60多位接受过系统培训的热线接线人员保证24小时在线,守护着每一位有需要的人。
一位心理危机干预医生的“自我修通”
心理危机干预,先是识别危机,再是进行干预,先救人再救心。学习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的硕士杨浩在规培期间加入了心理危机干预接线的队伍,如今已有三年多时间。如果来电者的情绪不是非常激动,危机干预电话的时长通常要在20分钟至半个小时;如果来电者的情绪非常激动,表现出强烈的应激反应,心理危机干预的时间会更长。如遇到高自杀风险的来电者还需要及时报警,挽救生命。
遇到重大突发事件、节假日和周末,多的时候杨浩一个晚上接到过20多通求助电话。“你在哪里呀?”“跟我说说你遇到什么事了?”……心理危机接线以来,杨浩有一份“问题清单”,去听、去问、去和来电者交流,才能知道他们的困境,做好他们的一个出口。
“来电者所经历的事情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杨浩接听过几百通电话,听到过电话那头数次“我受不了了”“我想死”“我想死很久了”,对杨浩而言,也是一次次心灵的撞击。很多时候感受来电者的情绪,会为他们的悲伤感到“受伤”,为他们感到担忧。再一步一步共同体会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尝试为他们找到解决办法,去一起寻找出口。“这不仅是疗愈来电者的一个过程,也是我们自我修通的一个过程。”(注:修通,心理学术语,是指咨询师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合理信念,从而使情绪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预防自杀,从你到我都应及时识别预警信号
南京危机干预中心创建于1991年7月1日,是国内首家危机干预专业中心,也是南京脑科医院(江苏省精神卫生中心)的一个专业性服务机构。2007年江苏省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成立,热线挂靠南京危机干预中心,承担江苏省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服务。
今年“预防自杀日”的主题是“通过行动创造希望”。有研究发现,至少有6个人可能因为一个人的自杀而受到影响,而这些受到影响的人很可能就成为下一个潜在自杀者。从业二十年的危机干预中心副主任医师马辉深有感触。“任何一个人不到了最后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都不会选择自杀。即使他做出了自杀的决定,依然会有求助的愿望和信号。我们作为专业人员也好,周边的人也好,及时发现这种求助信号对预防自杀是非常重要的。”
生物学因素、精神疾病、心理因素如易损特质、认知失调、心理痛苦都是导致自杀倾向的主要因素。从社会因素的角度来看,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网络信息化时代的“信息过载”也会导致一些敏感的个体承受更多压力,从而更容易引发对自我的不满意,导致心理失衡。家庭关系不和谐、经济状况困境、丧失亲人、重大突发事件……都在不知不觉中促使了自杀想法。
加强识别每一个潜在的自杀信号,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自杀守门人”。任何一个自杀的念头都不是矫情,更不是危言耸听。如今,心理危机干预中心还联合公安、高校等单位展开各类科普宣教活动,为更多“生死边缘”的人带去生机。
【关于自杀的真相,还有这些你需要知道】
一、只有患有精神障碍的人士可能自杀?有自杀倾向的人都是精神病?
真相:自杀行为会发生在任何人群、任何社会和任何家庭当中。精神障碍是自杀的一个因素,相对于一般人群来说自杀率偏高,例如抑郁症患者中15%左右会出现自杀,但不是患有精神障碍的人都会出现自杀,有自杀倾向的人也不全是精神障碍患者。
特别是对“一老一小”群体来说,当个体尤其是青少年前额叶皮质发育不是很成熟或者是老年人的前额叶皮质功能下降时,个体就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想法偏激、行为冲动,甚至会产生自杀的想法或行为。
二、只有情绪激动的人可能自杀吗?
真相:从危机干预的角度自杀分三类。一类是所谓有预谋的“理智性自杀”。Ta会做好很多的计划安排,在让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自杀;第二类是“情绪性自杀”。Ta在突然遇到应急性事件,情绪不稳定时,会产生冲动的轻生想法;第三类是“精神病性自杀”,这类自杀与精神障碍有关。此外,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包括自杀工具的获得性都有可能会影响到自杀的情况。
三、不与“Ta”谈论自杀,就是一种保护吗?
真相:自杀可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其实许多自杀者会通过言语、情绪或行为来传递他们意图伤害自己的信息,切勿忽视他们口头谈论的自杀念头。首先要理解Ta,倾听并提供感情支持,通过恳谈力争调动Ta的积极力量。
四、只有专业人员可以帮助想自杀的人,而我什么都做不了?
真相:不管是家人朋友同事同学还是仅仅是身边周围的人,无论是专业人员抑或是非专业人员,只要能够做到理解、陪伴,对于预防自杀都会有帮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盛媛媛
举报/反馈

扬子晚报

336万获赞 31.7万粉丝
江苏省级报刊,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都市报
扬子晚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