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的著名将领的官职还都不一样,职位都挺有意思:
万历皇帝高丽之征前,最出名是辽东总兵李成梁,他先后数次大捷,成为辽东总兵。
袁崇焕建立宁锦防线,数次大败皇太极,由总兵、升任宁远巡抚、最后“督师”蓟辽。
松锦之战中,明朝最后的精锐尽失,最高指挥官蓟辽总督、兵部尚书洪承畴最终投降。
吴三桂是明末最后一道防线,当时皇太极让祖大寿劝降吴三桂,当时吴三桂手握大明最后有生力量,身份是宁远总兵。
蒙古被打回北方后,并没有消停,多次南侵图谋复兴。
当时朱元璋设置京城是南京,离边塞还是比较远的;但永乐皇帝继位后,将京城迁往了北平,这里三面都靠近边塞,边防任务就比较重。
明朝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绵延万里,主要敌人都在对面。明军就划分几个重点地域防守,成熟后,防守重镇一共是九个,分别是: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太原、固原。
在这九个重镇中,最开始最高指挥官是总兵官,这些总兵官大多地位尊崇,权力很大。
按《明史》记载,担任总兵官,根据功劳积累的大小,还配套给爵位及荣誉,如:都督,公、侯、伯爵号;当时李成梁任辽东总兵的时候,军功很大封爵就是宁远伯。
总兵官之下还有一套完整的军事管理体系,以蓟州镇为例,具体层级职务是:
总兵官1人:管理所有练兵和镇守事务,驻扎在三屯营。
协守副总兵3人:东路、中路、西路各一名副总兵,分别驻扎,协助管理所辖驻营。
分守参将11人:蓟州镇下所辖的关隘,包括:通州参将、山海关参将、石门关参将、燕河营参将、台头营参将、太平寨参将、马兰关参将、墙子岭参将、古北口参将、石塘岭参将、喜峰口参将。
其他:游击将军6人;统领南兵游击将军3人;领班游击将军7人;坐营官8人,守备8人,提调官26人。
李成梁世代镇守辽东,前后共三十年,在边镇取得十余次大捷、先后多次大败蒙古、女真,威震辽东。李成梁在辽东的任职经历只这样的:
最开他任辽东铁岭卫指挥佥事;经过战功的积累担任辽东险山(镇)参将;隆庆元年,大败蒙古土蛮升迁至辽东副总兵;隆庆四年辽东总兵官王治道战后,李成梁暂任都督佥事(代理总兵)。在多次军功之下,李成梁受封辽东总兵,封爵宁远伯(爵位,不是官职)。
《明史·李成梁传》:“李成梁镇辽二十二年,先后奏大捷者十,帝辄祭告郊庙......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也。”
后来,李成梁被言官弹劾,被免除了职务,只剩下封爵宁远伯了。此后虽有再度启用总兵,但几乎处于激烈的内部斗争中。李成梁被弹劾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这辽东总兵官权力过大。
《明史》中这样说的(经过简译):“李成梁开始一心谋求封官拜将,出师必胜,威震远方。后来地位声望更高,子弟也都位居高位,奴仆也跟随显贵。富贵至极就骄纵起来,奢侈没有限度。军费、马市贸易收费、盐税、商税,每年侵吞的钱财都无法计算,把整个辽东商人百姓的盈利都网络到自己的口袋中。用这些钱贿赂权贵,结交大臣......”
可以很明显看出,李成梁那个时代的总兵官几乎掌管了辽东的军事、经济、对外等所有方面。
按照原来的规划,九边重镇中总兵最大。但是历史上血淋漓的例子很多,最出名的就是唐朝的节度使,容易尾大不掉,李成梁的骄纵也引发了明朝整个文臣群体的攻击。
管理体系就开始洗牌了!
明朝开始以文管武,具体表现就是委派文臣去总管边防的一切事务,但具体作战仍然交给总兵,再委派个内臣监督。
《明英宗实录》:“国家之制,边防以文臣巡抚,以武臣总兵,而以内臣纲维之。”
边镇巡抚的设置起始在明英宗时期。以辽东巡抚为例:
辽东巡抚位于辽东总督之下,管理职责是这样的:巡抚辽东地方,兼赞理军务,统宁前兵备,广宁、锦、义兵备,金、复、海、盖兵备,辽海东宁分守四道,辽东都司之卫所城堡,安乐、自在二州,建州、毛怜、海西、朵颜、泰宁、福余诸卫贡市。
看巡抚兼管军政、民政了,总兵完全成为下属。
但是明朝的情况越来越糟糕。
明朝中后期北部边疆形势越来越严峻,矛盾很突出表现就是防线长,各个边镇开始推诿扯皮。这就开始要求成体系作战、协同作战,但是各边镇级别都一样,就得有个共同的上级来统一协调。
在这种制度下,九边重镇慢慢就演变了几个作战集团,总督(提督)、巡抚的管理层级就慢慢出现了,并成为最高指挥官,总兵就这样被压制。常见的“集团”军有:
蓟辽:包含了蓟州、辽东军务,后期常设蓟辽总督;
三边:延绥、宁夏、甘肃防护;后期常设三边总督;
宣大:宣府、大同防务,后期常设宣大总督。
以蓟辽总督职责看:总督蓟辽保定等军务,兼理粮饷,节制顺天、保定、辽东三抚,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
几个边镇巡抚直接归属于一个总督管了,总督这时成为边镇集团的最高指挥官了。
还有一个比较出名的就是“三边总督”。明朝最后一任三边总督是李化熙,在多尔衮进入京城稳定了局势后,三边总督李化熙最终降清。
《清史稿·本纪四》记载:
“戊子,巴哈纳、石廷柱会叶臣军定山西。壬辰,以吴孳昌为宣大山西总督,方大猷为山东巡抚。”
“庚午,遣固山额真叶臣率师定山西。甲戌,故明三边总督李化熙降。”
“庚午,豫亲王多铎师至扬州,谕故明阁部史可法、翰林学士卫胤文等降。不从。甲戌,以孟乔芳为陕西三边总督。”
从总兵、到巡抚、到总督,都是为了管理边镇,范围都还在边镇。
但是明朝特大的战略部署,边镇的总督都协调不了,必须需要朝廷各部去全面配合、调集资源,级别还不够!
这个时候又出现了“经略”!
举个例子,万历朝发动朝鲜之战,在边防军上设置了最高指挥官总经略,并且明确了层级,是这两位:
提督:李如松(李成梁的儿子),提督蓟辽、保定、山东军务,兼海防总兵官。
这个好理解,毕竟“全国”总动员,地方总督确实级别不够。在辽东边防体系中,努尔哈赤起兵反明之前,明朝的辽东最高指挥官也都一直是“总督”。到了明朝中后期,女真在东北的快速崛起,使得明朝防御重心完全倾斜到东北,蓟辽重镇的地位一下就突显了出来。
努尔哈赤实在太强,打到辽东无还手之地!怎么办?得调配一切资源!
明朝万历四十六年,为了调集优势资源应对后金的凌厉攻势,明朝任命杨镐为辽东经略,统筹蓟辽各路兵马,这个时候辽东总督上面又多了一位上级,总督的权力又被压制了。
不是官设置的越大就越有用,经略杨镐在萨尔浒一站大败、精锐尽失,震惊了整个明朝,杨镐因此被杀。
随着辽东战事不顺,经略的设置就一直在,有很多人担任过,比如:兵部侍郎熊廷弼兼任辽东经略;内阁大臣孙承宗后续也兼辽东经略。但对整个辽东战局几乎都没有扭转。
到崇祯帝的时候,经略这个职务就没设置了,改设等同职责的“督师”。
袁崇焕在辽东战事中成长,先后“宁远大捷”、“宁锦大捷”,成功一路升迁:总兵、巡抚、总督、督师。
这里多提一句,其实袁崇焕也没那么强大的个人力量,有个神秘武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恰好就发生在袁崇焕的身上,见笔者前文: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后,明朝与后金关于红衣大炮的主导战略
内忧外患之下,蓟辽重镇最后还是彻底被后金攻破,在明朝与后金的最后一次大战“松锦之战”中,整体蓟辽官员体系几乎都投降了。
这时的最高指挥官是洪承畴,官职是蓟辽总督,他都投降了。其下的巡抚邱民仰被杀;边镇总兵也大批量投降,这导致了明朝几乎丧失了防御。
《清史稿·本纪三》记载:“戊午,阿济格奏败明兵於宁远。辛酉,豪格、阿达礼、多铎、罗洛宏奏拔松山,擒明总督洪承畴,巡抚邱民仰,总兵王廷臣、曹变蛟、祖大乐,游击祖大名、大成等。”
《清史稿·本纪三》记载:“辛亥,沙尔虎达等师还,论功赏赉有差。甲寅,明宁远总兵吴三桂答祖大寿书,犹豫未决,於是复降敕谕之。乙卯,遣谭布等更戍锦州。”
“松锦之战”后,手握明朝最后一支牌的是吴三桂,他最后孤悬宁远。后金也没用强攻,而是一直劝降,但是吴三桂很犹豫,吴三桂此时的身份还只是“宁远总兵”。
另一面,李自成攻下了京城,经过一番骚操作,吴三桂对李自成彻底死心。吴三桂最终凭借这最后一支力量投诚后金,在山海关之战后成为平西王。
最后一任山海关总兵是高第,他也继吴三桂而降清。
《清史稿·本纪四》记载:“故明山海关总兵官高第来降。癸巳,令故明内阁、部院诸臣以原官同满洲官一体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