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得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甚至精神分裂的孩子越来越多。”
这是来自一位心理科医生的叹息。
2007年,他开始在北京一家医院工作。那时,抑郁症患者大多是成年人。然而,十多年后,他观察到门诊和住院病房中青少年抑郁和心理问题的患者急剧增加,竟然占到了80%。
这个趋势让我们深感困惑和担忧。
随后,我查阅了2022年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其中提到抑郁症发病率在18岁以下高达30.28%,青少年抑郁检出率达到24.1%。这意味着几乎每5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可能抑郁。
报告还明确指出,除了遗传因素外,亲子关系和情绪压力分别占到了68.04%和86.39%。这让我想起了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十几年前的一项研究。
李教授曾对1000名未成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和情感有巨大影响。经常受到父母责骂的孩子出现性格缺陷的几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郁”,22.1%的孩子“冷酷”,56.5%的孩子经常“暴躁”。
这些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除了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在导致青少年抑郁的根本原因中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竞争压力逐渐加剧。家长往往受到“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的驱使,使孩子早早面临竞争和内卷,而缺乏温情和包容。
这鸡娃式的竞争理念导致很多孩子从小就遭受言语和躯体暴力,导致他们的心理在早年受到创伤,过早地进入成人化的竞争和内卷中,从而加重了他们的自我否定和无价值感,使内心变得越来越敏感和自卑。
进入初高中阶段,来自学习、父母、老师以及自我成长等四面八方的压力,让这些原本内心受创且心理脆弱的孩子,一下子精神崩溃,进入痛苦的抑郁状态,严重的患上了抑郁症。
对于这个问题,李玫瑾教授用她40年的心理学实战经验,研究了上千个家庭,总结出了一套预防青少年抑郁的方法。写进了《心理抚养》和《幽微的人性》这两本书中。
在书中,她向我们揭示了,青少年抑郁的根本原因。
也强调了,孩子在18岁之前,父母重点把握的四个心理发展的“黄金台阶”。其中情感抚养,尊重等因素对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你看了这套书后,对家庭教育会有种全新的认知,足以改变你的教育观念,从而修正错误的教育行为。
作为父母,我们无法改变大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重塑亲子关系。
孩子也会因为你的改变而回归自我,内心充满力量,自信而坚强。
四万七千条评论,清一色好评。仅有的3个差评,也只是因为物流导致书籍损坏。
太多的父母读过这套书后,开始改变并从中受益。
原本冷淡对立的亲子关系,变得温情。一直不懂事的孩子,开始对父母嘘寒问暖。
当你无条件的爱孩子,并让他感受到这份爱的时候,孩子的蜕变就开始了。
孩子的成长不可逆,好的教育要趁早。
点击下方链接,出版社直接邮寄,正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