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暴风雨中的海燕,迎接着黎明前的黑暗。飞翔吧、战斗吧,你,骄傲的海燕……”9月6日上午,游人如织的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响起了诗歌朗诵的声音。透过一格格“铁窗”,七十多年前红岩英烈们在狱中组织起的“铁窗诗社”和他们留下的诗篇一一被重现了出来,听得人心潮澎湃。
这是由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最新推出的“红岩精神 永放光芒”专题展的开展现场。
9月6日,“红岩精神 永放光芒”专题展在红岩革命纪念馆开展
上游新闻记者走进展厅看到,一如前述的沉浸式体验成为了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与此同时,《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关于董必武六十大寿的贺电及谢电的历史照片、车耀先烈士早年任职川军和探索革命道路的历史照片等,均为首次同广大观众见面。
近500件珍档齐聚一堂
本次“红岩精神 永放光芒”专题展由重庆市委宣传部主办,旨在进一步传承弘扬红岩精神,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持续走深走实,彰显好“红岩味”。
“走进展厅,大家就会发现,我们这次展览的整体叙事是依据红岩精神的特质来进行划分的。”在开展仪式上,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党委书记朱军介绍,展览分为“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不折不挠的凛然斗志”“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四个部分。
展览现场
朱军表示,整个展览的布展面积为1200平方米,展线长275米。一共展出了423张珍贵历史照片,65件(套)珍贵革命文物,生动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以重庆为中心的国民党统治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英勇革命斗争实践。
这些“宝贝”都是首次亮相
在简短的开展仪式结束后,上游新闻记者在讲解员的指引下走进展厅发现,红岩革命故事、红岩先烈和红岩革命文物在展览中被很好地融合到了一起。
首次展出的1944年1月6日《新华日报》刊登的董必武回复中共中央贺电的谢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这次展览中,有多处革命文物和历史照片都是首次公开展示。”跟着讲解员的指引,记者首先在第一部分“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中发现了1944年1月6日《新华日报》刊登的董必武回复中共中央贺电的谢电。
谢电从何说起?据介绍,从193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就经常为党内人士进行祝寿。后来,祝寿对象又逐步从党内人士扩大到民主人士等,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树立模范、连结和团结各界人士的一种有效的文化活动形式。而本次展出的这封谢电就是董必武对此前中共中央通过《新华日报》为自己祝寿的致谢。
这两张反映车耀先烈士早年任职川军和探索革命道路的历史照片也是首次同观众见面
“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曾经在狱中留下过这样不朽诗篇的车耀先烈士走上革命道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早年,他曾投身川军,还一度东渡日本,是严酷的现实使他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本次展览中首次公开展出的就有车耀先早年任职川军,以及1928年游学日本、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照片。
首次展出的韩子重烈士与恋人车毅英兄妹等人合影的历史照片
韩子重烈士生前曾以国民党四川军管区少校的身份为掩护,从事军队策反工作。1949年被捕入狱后,他除了坚持斗争,同时也非常寄挂自己的恋人车毅英。韩子重一直觉得自己拖累了对方,因此还曾写信请求父母“愿善待之,祈在可能范围内,予以适当工作机会,儿身受也”。本次展览中首度公开的就有韩子重与恋人车毅英兄妹等人的历史照片。
沉浸感受“狱中八条”的字字千钧
斑驳甚至已经裂开的墙壁上,警钟高悬;红岩英烈们留下的“狱中八条”在灯光的映衬下格外醒目……
沉浸式场景展示“狱中八条”
走进本次展览的第四部分“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很多观众都被“狱中八条”吸引住了。“通过这样让人仿佛置身牢房中的沉浸式场景来展示‘狱中八条’,在我们红岩这还是第一次。”众所周知,这八条意见是红岩英烈们留下的血泪嘱托。而走进本次展览中的这一部分,更会让人觉得其警钟长鸣的现实启示意义。
此外,记者还留意到,展览的尾厅还设置了“红岩影集”拍照互动体验区和“红岩作品”展示墙。
展览尾厅还专门设置了“红岩作品”展示墙
“我们馆藏的《红岩》小说及衍生作品共有104种,125册。我们从中选取了最具代表的16件作品(不同时期、不同语言、不同形式的《红岩》小说及衍生作品)进行展示。”据讲解员介绍,这既很好地展现了《红岩》小说经久不衰的作品魅力,回答了“红岩为什么这样红”,“这里也是大家留影纪念的绝佳打卡点。”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实习生 彭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