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伶仃洋,横跨珠江两岸的深中通道如卧海长龙,即将成为撑起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交通脊梁”。
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每分每秒都在创造经济奇迹,东岸经济腾飞,西岸发展迅速,东西两岸产业协同、优势互补,急需搭建通途开拓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深中通道应运而生。
这不是一条普通的高速公路,它要跨越伶仃洋复杂的水文环境,总投资高达446.9亿元,每公里造价接近19亿元人民币。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借助深中通道找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中山则承接其高新科技产业的溢出。对于中山而言,深中通道不仅是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的重要契机和关键支撑,也是一条中山拓展思路、谋求破局,对接深圳、走向世界的黄金大道。
历经13年论证与准备,开工建设逾6年,三地人民翘首企盼已久的世界级超级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正穿云破海,踏浪而来。
探寻城市未来发展的密码
“姨妈,要保重身体,下次我再带爸爸来深圳探望你。”驾车往返中山、深圳两地,陪父亲到深圳探亲,是中山市民伍女士节假日必备的功课。“车流量不大的情况下,车程一个多小时;遇上堵车,那就说不准了,2个多小时、3个小时,最高峰时期,我足足开了5个小时才到深圳。”伍女士说。
跨越珠江口的交通瓶颈,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跨珠江口的公路通道大多集中在中上游,均为广州与东莞之间的连接通道,珠江口下游区域两岸之间过江交通并不便捷,“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经济圈直接交通往来仍以虎门大桥为首选。1997年建成的虎门大桥,通车以来车流量以年均11.5%的速度迅猛增长;2019年南沙大桥建成投用,分担了虎门大桥的压力,目前虎门大桥的车流量仍属全国数一数二的。2022年国庆节首日,虎门大桥车流量达17.1万车次,突破历史高峰,拥堵难以避免。
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一直是制约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从珠三角核心区来看,存在着珠江口东岸强、西岸弱的不协调问题,影响珠三角乃至大湾区整体实力。在珠江口东西两岸,谋求一条更快速、更便捷的通道,是深圳、中山两市多年谋划的共同课题。
对于中山来说,这种需求无疑是更为迫切的。
20世纪80年代起,中山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中山商人”凭借敏锐的嗅觉,利用归侨侨眷、港澳台胞、海外侨胞的资源优势,活跃在海内外市场,“专业镇模式”风生水起,“中山货”畅销大江南北。与此同时,众多爱国爱乡的侨商闻春雷而动,纷纷回到家乡投资建厂。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山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华丽转身为工业强市,跻身广东“四小虎”之列。然而,局限的城市空间格局,难以支撑持久的辉煌,一路高歌已难掩“成长中的烦恼”,持续依赖传统工业与土地扩张,积累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也逐渐爆发,导致中山陷入当前面临的发展困境。
作为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中山与广深港澳同处一小时交通圈,中山必须在更大的格局上配置资源、拓展城市空间格局,深度参与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如何破解“逼仄城市空间”的束缚,找到自己的破局路径?如何改革再出发、续写新辉煌成为摆在400多万中山人民面前的历史重大课题。
早在20世界90年代末,中山规划部门“起意”,在深圳与中山之间谋划一条通道。这条跨越珠江口东西岸的通道,让中山人看到了巨大的历史机遇。中山市委、市政府清醒地意识到,交通不仅是城市高速发展的引擎,更是生活便捷的助推器,深中通道将以接驳全城、擎动四方之力,承载城市“环湾布局、向东发展”的雄心和未来。深圳、中山分处珠江口东西两岸,深中两地直线距离只有20公里,目前车程需两个小时,深中通道建成后将是连接粤东、粤西的直联通道,实现“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景。届时中山到深圳的车程将缩短至约20分钟,形成深中“一小时生活圈”,“深中同城生活”愿景也将变成现实。
深中通道明年建成通车后,将是区域均衡发展的新引擎。目前“深莞惠”和“珠中江”是珠三角两个大型都市圈,深圳中山两座城市打破海域的阻隔,两地企业可以利用好深中同城化优势,促使经济要素在两个城市间简约、便捷、快速地流动,为企业发展带来双赢。
梦想照进现实 13年论证准备项目终落地
“呼吁了这么多年,终于落地了,心里也踏实了。”2015年3月,深中通道项目立项前夕,一位来自中山的省政协委员在两会上跟记者谈及项目新进展,高兴得眉开眼笑,夙愿一朝变成现实。由“胎动”到行动,漫长的论证准备过程,深中通道项目一直是省两会的热点话题,深圳、中山等城市代表始终关注,并持续呼吁项目尽快审批、尽快开工建设。后有媒体使用“怀胎16年,至今未分娩”的标题,形容深中通道筹建的坎坷历程,呼吁项目能尽早落地建设。
深中通道项目前期论证工作始于2002年,2008年开展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并于2010年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担任组长的项目前期工作协调小组,统筹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深中通道总工程师宋神友,当时以“深中通道1号员工”的身份进入项目前期办,参与项目筹备工作。
针对项目建设条件及海中段工程方案,深中通道项目经历了长达6年多的反复研究和论证。宋神友和项目建设团队先后组织完成了52项建设条件、关键技术等专题研究工作,对其中关键技术问题,如海底隧道方案研究、通航标准研究,组织国内、国际多家单位平行研究;充分征求和听取各行业及地方关于项目建设方案的意见,对可能的有价值跨海工程方案均进行论证研究,从安全、风险控制、功能、海洋环境、工期和造价等方面综合比选,最终推荐A3东隧西桥方案。2015年12月21日,深中通道获国家发改委批复项目工可报告。2016年1月23日,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深中通道从项目前期论证阶段正式转入实施阶段。
与此同时,一场在国际范围内征集工程方案设计的竞赛活动成果初见成效。随着方案设计国际竞赛结果公布,社会公众透过披露的设计效果图,第一次窥见深中通道的全貌。
来自丹麦COWI公司的设计在技术组和美学组均获得第一名,被评为此次竞赛最终优胜方案,成为深中通道设计阶段的基础方案。评委会认为,该方案设计理念先进,通道总体设计大气、优雅、简洁,主桥、引桥与人工岛设计一气呵成,整体感、标志性及珠江口门户形象突出,与区域整体环境和谐,引桥Y型桥墩造型韵律感强。总体上讲,该方案在结构、力学和美学上是统一的、连续协调的。
“西人工岛形似风筝的造型,伶仃洋大桥独柱塔的设计一经公布,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隧道事业部总工程师黄清飞表示,竞赛设计方案兼具技术与美学的优点,体现了深中通道工程自然、人文相和谐。
“深中通道的最终设计方案针对竞赛优胜方案作了一些调整,例如修改了伶仃洋大桥的独柱塔设计,中山大桥索塔风格也与伶仃洋大桥保持一致。引桥桥墩的墩型,延续了竞赛优胜方案整体式桥墩的设计思路。”黄清飞表示,“竞赛优胜方案的独柱塔设计并没有浪费,现在已应用于黄茅海跨海通道上。
双向奔赴 两座城市积极共融共荣
与漫长的论证筹备阶段不同,深中通道项目开工后即有条不紊地推进。自2016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历经6年半的时间,建设期间刷新多项纪录,如今工程建设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随着深中通道即将建成通车,中山将成为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辐射粤西及大西南的重要节点。为此,2022年7月,广东部署中山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聚焦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规划等领域,推动与深圳等东岸城市融合互动发展。担此使命,中山正通过深中融合,积极探索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
当下,深圳、中山两地有形的通道深中通道即将贯通,无形的通道早已通畅。
近年来,中山与深圳互动频频,两地党政高层多次互访。2021年底,在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郭文海提出:“要凝心聚力、坚定不移向东发展,积极主动争取深圳、香港支持,以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为‘桥头堡’,引领带动全市全面学习拥抱深港,深度对接珠江口东岸”。这次党代会,在全市吹响了“全面向深圳学习”的号角。此后,两地党政领导班子以上率下,带头加强交流对接,各工作部门沟通交流和协作关系日益密切。
2022年10月,深圳市政府与中山市政府签署《深圳市中山市战略协作框架协议》,同步印发《深圳中山战略协作第一批重点事项(项目)清单表》,明确了首批44项重点协作事项。
今年5月31日,深圳市领导率队赴中山考察交流时表示,深圳将发挥深中通道关键作用,加快推进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建立健全以产业协作为重点的合作共赢长效机制,深化与中山务实合作,携手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6月28日,深中两地首次联手国际招商,这次深中两地携手,可以看作对大湾区协同发展、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一次率先作答。
深中通道即将建成通车,为深中合作新局铺展出前景。中山、深圳两地携手推动交通一体化的步伐在加快,一批项目从纸面落到地面。例如:深中航空港项目合作签约、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正式合龙、中山—深圳盐田“组合港”新线路首航……
更多携手共融的美好蓝图正在描画。深圳、中山两市明确,将加快深南中城际等重大项目谋划建设步伐,合力争取省牵头加快深南中城际项目前期工作,力争项目尽快完成纳规、早日开工建设。据悉,中山“超前”谋划深南中城际,积极协调对接沿线城市,就组建联合工作组、共同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达成共识。目前,项目已完成全线预可研,深圳、广州、中山三市对于项目纳规意愿一致,深圳深大城际T2枢纽站和南中城际香山站均已预留贯通接入条件。
与此同时,深中跨市公交建设提速。市交通运输局成立了深圳跨市公交工作专班,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构建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明确按“先有后优、确保开通效果、成熟一条实施一条”的原则,分阶段开通公交线路。
今年上半年,一个个有关中山与深圳的交通项目接连传来重大喜讯。这是深中两地携手推动交通一体化的缩影,更是一场高效务实的“双向奔赴”。中山推动“水陆空铁”全面发力,促进“四网联动”,深入实施交通一体化,推进深中交通无缝衔接,压缩了时空距离,畅通了城市的发展之路。
文图来源:中山+
编辑: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