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香光是翁瑞午的长女。徐志摩飞机失事后,翁瑞午与陆小曼共同生活了三十多年。
图|翁香光
2023年7月23日,105岁的翁香光老人走了。
我写完林徽因传和张幼仪传后,想写徐志摩的第三部:陆小曼传。写陆小曼传,说容易也容易,说困难也困难。容易的是徐志摩与陆小曼的材料非常多,多得你来不及看;困难的是1931年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与翁瑞午的资料相当缺乏,况且与她同辈人几乎都已谢世,无处寻找。要想比较完整、客观地反映陆小曼的一生,必须找到翁瑞午的后代。
2005年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父亲丁景唐竟在茫茫人海中,为我找到了翁瑞午的长女翁香光女士。让我惊奇的是,翁香光的家离我家仅隔一条马路,步行只需5分钟。
当时翁香光已八十多岁,但是身板硬朗,耳聪目明,动作敏捷,充满了年轻人的朝气。我们与她约了三次才见上面。第一次,说是患了重感冒;第二次住到妹妹家去了;第三次才答应我们的采访。
图 | 作者丁言昭访问翁香光(摄于2006年4月27日)
一进门,只见桌上放了四碟小吃:糖果、小西点、水果、蜜饯,说话间,保姆还捧上汤团请客人吃。可是翁香光连提两个问题,把我们给问傻了。
“为什么翁瑞午自己有和美的家庭,却与陆小曼要好?”
“为什么陆小曼要跟有妻子、有子女的人要好呢?”
我们还没提问,她却反客为主了,我们被问得一愣一愣的。
时间一长,我们成了忘年交,翁香光才告诉我说:“起先我非常恨陆小曼,认为她破坏了我们平静的家庭。你准备来采访我时,我的情绪很抵触。后来想想事情都过去那么多年,我年纪也大了,回过头来看看,像他们这样生活了三十多年,也确实不容易。”
图 | 翁瑞午与陆小曼(摄于1957年)
我从2006年6月起笔写陆小曼传,2007年2月完成。在这些日子里,我三天两头到翁香光家去,每写好一章,就拿去给她看,同时想好问题去问。后来只要她想起什么,马上打电话告诉我。我在书中,写到翁瑞午和陆小曼相识、相知、相恋等真实情况,大部分都是翁香光告诉我的。她还为我提供了翁瑞午的许多照片,包括与陆小曼的合影照,都是第一次公布于世,为这本书增色不少。
1942年2月1日,翁香光与张元吉结婚。那时,翁香光和张元吉都在《良友》画报供职。几年前,张元吉的原配夫人留下几个孩子,撒手人间。
图 | 翁香光和张元吉(摄于1950年代)
翁瑞午和妻子陈明榴有5个孩子,翁香光是长女,长女结婚可是件大事。翁瑞午送给女儿一幅鸳鸯手卷,外面是织锦缎,里面用手绢做成,后来手卷里的字和画都是翁瑞午和张元吉朋友所作。翁瑞午送给女婿的礼物是4本古代碑帖,是织锦缎裱起来的,还有一只用红木盖和底托着的砚台。陈明榴送的是上面镶着翡翠的金别针,别在领带上的。
翁香光与张元吉结婚之前,陆小曼与翁瑞午商量,能不能让她看看新郎?翁瑞午说回去问问大女儿。张元吉听说陆小曼想看看他,立即说:“让她来吧,我来请客。”于是,他们4个人在哈同花园附近的来喜西餐厅吃了一顿。不久,陆小曼送给翁香光一套白绸睡衣裤,亲自在衣服上镶了花边,说新娘应该漂亮一些才是。另外,陆小曼送了一套浴室里的瓷器浴具,有脸盆、水壶、痰盂、肥皂。这套浴具是当年徐志摩家准备在上海经营一家旅馆时,特地到英国去定做的。可惜,现在只剩下脸盆和痰盂了,目前由徐志摩故居收藏着。
图 | 翁瑞午和五个孩子(摄于1930年代)
陆小曼和翁瑞午是事实婚姻,没有举行任何形式,但大家都是承认的,陆小曼后来填的表格里都将翁瑞午写在“家庭成员”一栏中。
1960年翁瑞午去世后,陆小曼的生活非常困难,翁香光总是尽力帮助她。那时翁香光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每月工资六十多元,每次去看陆小曼,总会留下20元。一次,陆小曼交给她一张电话单,一共20元,翁香光向单位借款20元,分4个月还清,每月扣5元。
三年困难时期,翁香光的单位养猪,逢年过节,改善职工伙食。翁香光分到一些肉,总是拿去给陆小曼和父亲吃,还常常买面包去。父亲去世后,翁香光还是与往常一样去看望陆小曼。有一次,她买了块固本肥皂送给陆小曼。这种肥皂现在人们都用来洗衣服的,可陆小曼舍不得用,仅用它来洗脸。
图 |翁诚光、翁香光、丁言昭、翁重光合影(摄于2006年10月3日)
翁香光和张元吉没有要孩子,1990年丈夫去世,好在“高院”的同志给予翁香光很大的关怀,时不时地来看望她,居委会和区妇联也经常为老人送温暖,她还与一群青年人交上了朋友,他们常给老人送些好吃的东西。翁香光年事已高,但仍然开朗、健谈,与人们谈笑风生,每天坚持看报、看新闻,和社会从不脱节。
现在翁老师走了,但是她的形象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好像她还站在台阶上,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向我们挥手告别……(丁言昭)
举报/反馈

新民晚报

4140万获赞 196.4万粉丝
阅读上海的第一选择,你在上海的生活助手
新民晚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