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疗愈》一书的封皮就赫然写着:人这一生,终究要与自己和解!
这句话听上去真心让人感觉不是滋味,甚至感受有点冷漠。可当我们真正经历过成长,细细品味这句话,也的确是事实。
那些伴随“症状”生活的人,也是与自己的“症状”和解了吧。
《内在疗愈》是法国心理医生兼作家,克里斯托夫.安德烈主编的,讲述了很多位心理医生面对心理问题时的亲身经历,其中有些问题是我们大部分人身上十分常见的,比如精神紧张、焦虑以及抑郁。
在书里,心理医生向读者阐述了实质的问题,同时给予读者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另外还介绍避免重新陷入这些问题的方法。有趣的是,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医生们遇到心理问题时,医生自身是如何处理并做到长期把控自己的情绪的。
作为一名心理医生,在倾听、情感同化及对病人的支持等方面的能力,保持稳定好情绪,都是最基本的。
这一点在序言中,作者就抛出了一个对于大众而言比较新奇的观点,那就是在心理问题上,其实心理医生同样难逃此劫。同样有困扰他的问题,也有意志消沉的时刻。
《内在疗愈》全书分为了四个部分,共十五章,每一章节都是一个鲜活的案例,其中有社交焦虑症、抑郁、死亡焦虑、自我揭露等涉及个体生命中的重要议题。而且每个议题都是心理医生用自身的经历或者与病人的互动去总结,有相似经历的人可能会很快产生共鸣。
而真正能做到自我疗愈的方法,以书中观点,内在疗愈会分为三阶段:觉察、接纳、成长改变
一、自我觉察
我们需要觉察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内心状态。
这个世界上任何事都不可能是无因由的,所有的情绪都会有根源,在它每次产生的时候,觉察自己正在害怕什么,内心究竟在担忧什么。情绪背后,往往都会隐藏着一个最深的恐惧,是那个恐惧被某媒介点触发,使得我们开始害怕,开始延伸出许多愤怒、伤心、紧张的情绪,然后才会驱动我们做出某些行为,以预防我们害怕的事情发生,缓解这种坐立不安的情绪。
二、接纳
当我们觉察到内在的恐惧时,切记,不要回避更不要批判,要做的就是如实地接纳它。
批判与谴责,很容易在觉察之后产生,因为我们都希望不要痛苦、排斥痛苦,往往觉得恐惧、负面情绪这类会带来痛苦的东西是不好的,更是丢脸的无能的象征,隐藏不愿面对的首要反应则是逃避和批判。
你可以暂时不明白,但一定要记住:最有效的疗愈是~爱。只有爱,才能让一个人变得有力量,让内在伤痛得以疗愈。而接纳,同样是一种爱的表现,是学会爱自己的开始。
三、成长改变
当一个恐惧或伤痛已经被觉察,并被接纳之后,就可以来到第三阶段:改变。
改变,意味着可以摆脱因内心恐惧形成的旧模式,以及习惯性重复行为,所以改变不单纯是表面的,更是内心深处真正的“放下”
蔡康永曾在某期综艺节目里提到,我们在面对过去的那些伤害时,不是说选择原谅了,而有的伤害是无法原谅的,所以只能说“算了”。我想这句“算了”虽然有些无奈,但至少应该也是对过去的放下,另一种形式的“和解”吧。
和解不仅仅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看透后的豁达与强大。
好了,先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屏幕前的你,是否与自己和解了呢?又针对这一问他有什么自己的观点吗,欢迎评论区互动留言。如果有什么心理或情感问题需要咨询,点击预约,我来帮你解答分析。
文/感情中转站
(作者:小雨,心理咨询师,专注情感领域)。
站长擅长恋爱关系挽回修复,婚姻矛盾分歧,以及原生态家庭导致的心灵创伤疗愈。孤独的人生旅程,倾听你的委屈和压力,帮来访者提升两性相处的技巧,挽回自己的爱人,经营好自己的感情,努力找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