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分享会在内蒙古阿尔山市举行。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总编辑方立新在致辞中表示,各民族地区在此共话心得、互学互鉴,把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工作做得更实,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随着今年以来旅游业的强劲复苏,边疆民族地区像磁石一般吸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追寻“诗与远方”。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数据情况》显示,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3.84亿,同比增长63.9%;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花费)2.3万亿元,增长95.9%。
方立新表示,旅游业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美好产业,是激活内需消费的有力抓手。对民族地区来说,旅游业不仅帮助各民族更好地共享伟大祖国发展成果,更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粘合剂。
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牵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总书记的谆谆嘱托。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等三部门印发意见,决定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方立新表示,意见决定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体现了“两个维护”,体现了胸怀“国之大者”。6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一周前的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听取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再次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抓实”。如何抓实?总书记强调了很多方面,其中就有要“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要“加大新疆旅游开放力度,鼓励国内外游客到新疆旅游”。
方立新提到,作为媒体,见证了很多在旅游中“触景”生情、“共景”同心、各族儿女一家亲的生动故事,耳闻目睹了很多在旅游中结识“远方的朋友”让各民族更加心贴心的鲜活案例。此次分享会,除了邀请多个民族地区的文旅工作者介绍经验、分享案例,还邀请了中国社科院、中央民族大学等机构的学者交流真知灼见,邀请了来自基层一线的讲解员、从业者共话心得。此次交流分享的平台,为旅游更好地促进“三交”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正在生根开花,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作用。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不断融合的历史。现在,依托旅游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文件,依托文旅大发展大繁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了更新的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有了更好的抓手。
方立新表示,希望这场分享会以及会后的传播,能够推动各地旅游业互学互鉴,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落实得更好,把旅游促进各民族“三交”的工作做得更实。
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分享会,由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社内蒙古分社、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宁夏和云南等多个省份文旅厅、民族地区文旅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等100余人参会。
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分享会是文化和旅游部、新华通讯社、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3年中国(阿尔山)旅游大会的一部分。大会9月2日至3日举办,包括“千车万人”穿越大兴安岭自驾游、“西口村艺会”、文化旅游论坛、“非遗+旅游”项目体验展、“阿尔山这十年”展览、旅游促乡村振兴助共同富裕论坛等一系列精彩活动。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蒋彤)
举报/反馈

新华社客户端

1490万获赞 223.8万粉丝
新华社权威发布,在此看国社新媒体资讯。
新华社客户端官方账号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