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2年五月十九日,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城万人空巷。都指挥佥事钱贵府上更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吉时到来,钱贵的女儿钱氏头戴九龙四凤冠,身着真红大袖祎衣红罗长裙红褙子红霞帔,在陪房丫头的搀扶下缓缓地踱下台阶,侧身于万众瞩目的大轿旁。
按照礼制,英国公张辅代表朝廷宣读圣旨,向钱氏赐下皇后的册宝和龙亭,然后才与钱氏父母作最后话别。
谢恩后,钱贵夫妇眼含泪水,不停地向花轿打望一一一此行北京女儿虽是去做皇后,但他们心中依然有千万种不舍。
刚到紫禁城,钱氏的身份还是一个准皇后一一一和民间一样,她仍需与明英宗朱祁镇正式拜过堂,履行一番繁冗的程序后才能成为正宫皇后。
之前,朝廷之所以派出豪华的迎亲队伍,其实这一切都与太皇太后张氏有关。
去年,钱氏从海州出发,经初试、复试到殿试,共计八道关卡,终于入围紫禁大殿。
这个十六岁的少女,温婉雅丽,象一朵含苞未放的花蕾,让太皇太后张氏满心欢喜,在和朱祁镇眼神交流后,于是把她钦定了下来。
那日在大殿上,钱氏端庄秀美,一频一笑触动了朱祁镇一一一古时候即使贵为帝王,依然得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想两情尽悦,或是谈一场古典的恋爱也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朱祁镇眼见佳人眉目传情,不觉心花怒放,所以,同时与钱氏举行了明史上最盛大的婚礼。
为什么说是明史最盛大的婚礼呢?
本次婚礼并不在于挥金奢靡,场面壮阔,而主要因为明英宗的身份一一一因为在英宗之前皇帝继位时早已大婚,所以太皇太后对本次婚礼隔外看重,当然钱氏的温婉玲珑也给这次婚礼平添了诸多色彩。
婚后,来自海州的钱氏仿佛变成了上天掉下来的林妹妹,让朱祁镇爱不释手、欲罢不能,除了青春的荷尔蒙肆无忌惮之外,爱情的馥郁与芳香绽开在紫禁大内。
接下来,钱氏与朱祁镇在深宫大内用真心守护着这份纯朴爱情。
两人之前虽没经历过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但他们之间的恩爱却羡煞了旁人,上至太皇太后,下到文武百官无不为这对皇家伉俪竖起拇指。
那么问题来了,钱氏究竟有何德何能,让朱祁镇一直牵肠挂肚呢?
我的理解,幸福大扺都一样,而苦难却各有各的不同。
1449年,是个转折,这一年钱氏与朱祁镇生离。
这一年,蒙古瓦剌太师也先以朝廷折扣瓦剌部的朝贡为由,遣三路大军向明朝边境进犯。也先自己亲率一路叩开了大同、宣府城防,兵锋一路向南。
这一年,朱祁镇23岁,刚亲政没多久,英姿勃发,踌躇满志,冀希望象他的祖上一样为国为家建功立业,把朝局攥在手里,加之在太监老师王振的怂恿下,不顾臣下反对,毅然决定御驾亲征。
临行前,钱皇后带着全体后眷把朱祁镇送至宫门口,含情脉脉又百般担忧,之所以含情是不知道夫君此行何时能归,百般担忧是因为战场刀枪无眼。
虽然事有仓促,但朱祁镇依然带走了京畿三大营及明廷主力部队,浩浩荡荡地向北境进发了。
高头大马,士兵拥簇之间,朱祁镇回头凝望,与钱皇后四目以对,眼神里竟充满着爱意和迷醉。
前夜,钱皇后曾弱弱地告之夫君,劝他以江山社稷为重,让朝廷的悍将去征讨瓦剌也先部,不必御驾亲征,因为她心中隐隐约约担心会有什么不测。
钱氏是敏感的,直觉告诉她明军此行也许并不太平。所以自朱祁镇离开的那一天起,她便在深宫吃斋念佛、日夜不停地向上天祷告,其实,在钱氏心愿望的心愿只有一个,渴盼夫君早日平安归来。
钱氏的担忧终变成了现实。不久,前方噩耗传来,明军兵败。
朱祁镇制造了明史上对外作战最大的悲剧一一一土木堡之变,20万大军几乎全部死于瓦剌部的弯刀之下,朱祁镇居然被俘虏,变成了也先不断向中原进逼的棋子。
一时间,朝廷瓦檐灰落,各路大臣面面相觑,惊悚之余人人自危。
大臣徐有贞建议首都南迁,以躲避瓦剌部的狂蹄利刃。
好在皇太后孙氏出来主持大局:遥尊被俘的朱祁镇为太上皇,封监国的郕王朱祁钰为皇帝,擢升兵部侍郎于谦为兵部尚书。接下来,朱祁钰和于谦一起组织了波澜壮阔的北京保卫战。
家与国稳定住了,但钱皇后呢?
土木堡之役她的兄弟钱钦和钱钟作为朱祁镇的贴身护士,在战场上双双死于瓦剌人的刀下。
更可气的是,俘虏朱祁镇后,也先觉得朱祁镇奇货可居,于是安排信使送来书信,同意朝廷以巨额筹金赎回朱祁镇。
彼时,钱皇后与孙太后一起,组织全体后宫集体募捐金银细软,钱皇后甚至当掉了自己的嫁妆和食指上的那枚戒指,满满四大车,着人送去也先军营。
可这一下却如泥沉大海,无耻的也先断然撕了票,得到赎金后居然把朱祁镇带去了漠北,作为阶下囚历经了草原风霜,不过明史却把朱祁镇被俘的这一段称为“北狩”。
由于时局变化,转眼已物事人非一一一丈夫成了瓦剌人的刀俎,而自己又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居于深宫,无人问津。
钱皇后是一个心性淡泊的人。
不过她在书上曾读过北宋时期的“靖康之耻”,知道被俘的徽钦二帝在冰天雪地里受尽屈辱,最后客死他乡,境况极其悲惨。
钱皇后想得很简单,只要人在,什么荣华富贵,权秉利益全都是过往烟云,患难中如果没有真诚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
随着瓦剌部与明廷时断时续的战事,关于丈夫的消息已几乎中断。
钱皇后深信丈夫没有死,他一定还活在草原上的某个角落。
从此,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紫禁城清冷的宫宇中总会响起一个女人的哀戚祷告。
她用最无助、最纯朴的方式,乞求上天垂怜,放丈夫一条生路。
她象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从得知朱祁镇“北狩”的那一天起,就不分昼夜地向北顿叩。希望北方的云雨化腐朽为神奇,为丈夫搭建起一条归家的路。
不仅如此,她终日清水素食维系着生命。并在心中盟誓,如果有一天丈夫的恶讯传来自己绝不偷活。
钱皇后变得越来越倔强。
她整日开着向北的窗户,拒绝任何人陪伴,饿了就饮生水,困了就席地而坐,倦了就倒在地上,不着棉被,不添衣裳,无奈地睡去。
日复一日,从无间断,让侍候她的宫女们侧于一隅,纷纷落泪。
北京的冬天非常阴冷,高深的紫禁城更是如此,凛冽的寒风刺得骨节生疼,无论何人规劝钱皇后都不为所动,整日面朝北方,默默祷告。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在那个冬日的深夜,她突然觉得右眼模糊了,但依然不管不顾,没过几天,右眼已不见光明,因为这只眼睛被她哭瞎了。
而在钱皇后看来,她为丈夫所做的一切还远远不够。
她宁愿用身体去接受上天的惩罚,她宁愿用生命去换回丈夫的归途,总之,对她来说,任何残忍的惩罚终将无怨无悔。
严冬刚过,因为钱皇后每日跪在冰冷的石板上,左腿已变得麻木,没有知觉,宫女们看着她蹒跚的样子,急忙传来宫中太医。
可钱皇后的决定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她拒绝了太医的诊治,理由也很简单,上天对她惩罚够了丈夫就会回来。
不久,钱皇后的左腿废了,但她依然心强志坚,守护爱情象士兵那样勇敢。
写到此处,笔者眼含泪水,忍不住为钱皇后竖起拇指,她的执着怎不让后世敬仰呢?
钱皇后的虔诚与坚守换来了回报。
无论历史怎样记载朱祁镇的不堪,一年后(1450年),“北狩”的他终究踏上了回家的路。
历史对朱祁镇的回归有多种版本:
一说是景泰帝朱祁钰的悲天悯人,另说是旧时臣下的众志成城,还说是左都御史杨善的巧舌如簧,铺就了他归朝的路。
其实,无论哪一种,均属政治,在这里不作讨论,因为这件事情与钱皇后质朴的人格没有半分关系。
丈夫毫发无伤地回来,让她相信了信仰的力量。
从海州到紫禁城钱皇后第一次这么开心,第一次感受到生离死别后的重逢到底有多么快乐。
不过,政治却是残酷的。
荣登大宝的朱祁钰在宫门口与朱祁镇一阵寒喧后,最终选择了权力,于是断然撕下面具,把朱祁镇囚禁在南宫。
这一去就是七年。
七年间,瞎眼瘸腿的钱皇后成了唯朱祁镇唯一的陪伴,唯一的依靠。
南宫里,当朱祁镇为钱皇后讲述“北狩”的经历时,钱皇后心悸之余又份外甜蜜一一一她始终相信丈夫一直心心念念地爱着她,而她爱丈夫远远胜过自己,甚至生命。
之前,她只是从海州来的那个毫不起眼的官宦女子,出嫁前父母为天,出嫁后以丈夫为天,拥有那片天并敬奉着这片天,与其朝夕相处就足够了。
表面上看,朱祁钰是仁柔的,事实上却残酷至极。因为南宫只是一个残败不堪,杂草丛生的别院,长期以来比冷宫还冷。
之所以把朱祁镇囚于南宫,朱祁钰无非是想让这对夫妇老死在这里算了。这样兄弟之间就不会骑墙,不会再为权力争得头破血流。
同时,他还对朱祁镇上了很多措施。
他命人砍掉南宫周围的大树,着锦衣卫日夜监视;把宫门的锁灌上铅,非他旨意任何人不得打开;可耻的是安排曾被朱祁镇惩处过的宦官“近身侍候”。
其实,这样的幽禁和慢慢地把朱祁镇折磨至死没有任何区别。
日子艰难,但钱皇后却倍感体贴,温馨如厮。
南宫食物配给不足,可她并不觉得苦,也并不觉得累,因为她心中充满着希望。
她的想法很简单,无力改变环境,只希望丈夫过得好一些。
南宫七年,每日三餐,钱皇后只吃一半,有时甚至颗粒不沾,余下的全部让朱祁镇分食;精贵的水更是舍不得喝,总是留给饥渴难耐的夫君;她时不时拄着拐杖侧身在夫君一侧,挡住夏日的阳光,听他讲那些曾前的往事;当丈夫爱怜地看着她时,钱皇后却一片羞怯,对眼瞎腿瘸的原因却只字不提。
夫妻两的行为感化着周遭,同时也让守卫的宦官转变了观念,并乐于帮助他们。
为此,钱皇后不时锈些荷包,或是其它针线让宦官拿到宫外去变卖,以此换取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资补贴家用。
双方你来我往,钱皇后对宦官看守以贴身的戒指相赠,不料却给这个宦官带来了杀身之祸。
得之这个消息后,钱皇后懊悔不已,整整哭了三日,深叹命运对这个老人的不公。
1457年,戏剧的一幕再次出现。
大臣徐有贞、武将石亨、太监曹吉祥在朱祁钰病危之际,策划了一场政变,再次把朱祁镇推上了皇帝宝座,成为明史上唯一一个梅开二度的皇帝,史称“南宫复辟”。
关于这次政变的原因和过程不再多讲,但此后朱祁镇的执政风格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于朱祁镇后来的事在这里也不再多讲,不过有两点却在后世赢得了口碑,甚至得到了毛主席的正面评价。
一是坚决地废除了惨烈的殉葬制度。有理由相信是钱皇后的深情厚谊,千般照拂感化了他,明朝的殉葬制度在英宗朝得以终结。钱皇后为后世立下了大功,她的纤纤弱影挽救了难以计数的无辜女子的生命,她用博爱征服并改变了帝王心。
其二:关于爱情,朱祁镇信守了承诺。再次登上大位后,并没有嫌弃眼瞎腿瘸的钱氏,仍然把她封为皇后,代表着对这份爱情始志不渝。
这是一份真正的帝女恋,若民间的一对心意相通的贫贱夫妻。
接下来钱皇后的所作所为,更加映衬了她的伟大。
朱祁镇提议,追封她的兄弟俩人为“贵戚”,由子女世袭罔替。
但钱皇后却婉言相拒,她不想因为一己之私背上外戚干政的恶名,更不想丈夫因她而失了名节,被后世唾骂。
好一个与世无争女子。
钱皇后赢得了满堂喝彩,朝廷臣工无不对她刮目相看,其中就包括时任内阁大学士李贤、彭时等。
1464年,历经苍桑的朱祁镇走了,留下了孤独孑然的钱皇后。
弥留之际朱祁镇下了道旨:“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
这是一种承诺,至少证明钱皇后已根植于朱祁镇的心。
不过世事终究难料。
朱祁镇的继承者朱见深的生母周太皇一心与朱祁镇合葬,差点否掉了朱祁镇的遗旨。
好在李贤和彭时以死相抗,朱见深迫于压力才勉强同意合葬。
只是“帝始欲通燧,亦以阴阳家言,不果行”。朱见深打了个折,没有打开与朱祁镇陵寝的通道。
1468年,钱皇后抱憾而终。
可一世“不通燧”,虽与朱祁镇死同穴,但终究阴阳两隔,不相往,近在咫尺,却如天涯。
落泪!
参考文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