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灵动的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也是山西的母亲河。汾河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全长716公里,流经太原境内188公里,其中城区段43公里。自1998年开始,省市领导高度重视汾河流域太原城区段的生态环境改善情况,先后安排部署对汾河太原城区段进行系统治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太原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两山七河一流域”为主战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定位,统筹汾河全生态治理,让汾河太原段重获“新生”,为并州古城增添锦绣美景。汾河太原段从曾经的季节河如今成为一个集休闲、健身、旅游、观光于一体,山环水绕、景色别致、鸟鸣鱼戏的生态风景区。
太原汾河一期、二期工程改造,既是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也是太原市委、市政府为改善太原市缺水少绿的状况,提高人居环境而实施的一项环境综合整治系统工程。
汾河一期工程始于1998年,工程范围从胜利桥到南内环桥南北全长6公里,东西宽500米,占地300公顷。设计为人工复式河槽,由中隔墙分成东西两渠。东侧为清水渠,宽220米,由四道橡胶坝分为三级蓄水湖面;西侧为浑水渠,宽80米,排泄上游洪水和水库灌溉输水。东西两岸各布置一条箱形排污暗涵,接纳城市沿线排污管道和边山支沟来水,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
“汾河一期没有治理之前,河里全是淤泥、碎石和沙子,河道两岸则为土坝,周围是耕地。一到夏天,河道内污水横流,并伴有白色泡沫,气味刺鼻,住在附近的居民根本不敢开窗。”太原市汾河景区管理委员会宣传接待科科长郭凡向记者说,2000年6月,汾河一期工程终于完工了,汾河迎来了它的“首次”蓄水。清水从上游汾河水库缓缓而下,现场围观的市民欢呼雀跃,自此之后汾河有了清澈的水源。自蓄水以来,汾河一期工程每年都会进行生态补水。如今在太原6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优良水体比例达到了83.33%,消除了劣V类水体。治水,让汾河重新获得了“新生”。
汾河一期工程建成后,被正式命名为汾河景区。景区围绕“人、城市、生态、文化”的主题,在两岸带状绿化平台上分布着6个景观区、4座广场、10处园子,建设了14个景观景点。
汾河景区一亮相,社会各界纷纷赞誉。无论早晚,景区内随处可见健身、游玩的人群;节假日,更是人潮涌动、游人如织。2001年12月28日,建设部授予汾河景区“中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2002年5月30日,联合国人居署授予太原汾河景区为“2002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人民环境最佳范例称号奖”。
在太原,汾河开始恢复她的美丽容颜……
2005年,太原市政府决定实施二期工程——将汾河景区继续向南、向北延伸。南延段是从南内环桥至祥云桥段,长7.5公里;北延湿地段,从胜利桥至柴村桥段,长7公里,总长14.5公里。
郭凡告诉记者:“北延段主要打造的是人工湿地景观,总面积345公顷,其中水面面积为164万平方米,绿地面积为131万平方米。汾河二期工程将生态环境和人类需求有机结合,创建和恢复物种多样性的生态湿地系统,促进了湿地生物群落恢复繁衍”。南延工程则采用的是开阔式设计风格、大面积花岗岩铺装以及大型喷泉景观、绚烂夺目的照明亮化工程,呈现了现代化城市的建筑风貌,展现了新太原、新城区的繁荣景象。景区主要景点有迎宾台、五岳三川、方舟渡口、翠港观涛、菊花坪、烟雨汾河、雁桥等。
汾河二期建成后,接待游人量成倍增加。一些南方游客参观汾河景区后感慨地说:“看了汾河治理,感到太原像江南水乡,生态环境非常美。”2010年10月,汾河景区被当时的国家旅游局授予“4A级国家旅游风景区”称号。
家住柴村桥小区的居民乌女士对记者表示:“自从有了汾河景区,我们健身方便多了,每天来这里跑跑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情都美极了,还有江南风格的亭台楼阁,这里的风景美不胜收。”
2016年,汾河三期工程正式启动,北起祥云桥南500米至晋祠迎宾路南桥2公里,宽度约450米,全长12.5公里。三期工程主要的任务是为城市防洪、蓄水美化、游船通行和城市搭建景观平台,同时还给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水上运动比赛提供场地。
郭凡告诉记者,汾河三期两岸景观主要是以亮化设计为主,以“水墨丹青—漫步汾河”为设计思路,用光描绘汾河两岸自然、清新的夜晚景观画卷,力求将汾河夜景打造为高品位、光影艺术独特、缤纷璀璨的太原“名片”。汾河三期工程通过雕塑的形式来展示太原名人贤士,打造文化景观;还新建了7处篮球场、6处沙滩排球场和一处儿童游乐场,满足全民健身要求。
为了让汾河水清起来,在汾河太原段上下游,陆续建设6个人工湿地,大面积种植芦苇及其他水生植物。目前景区内湿地面积超过1万亩,水生植物品种200多万株,已经有大天鹅、黑鹳、白鹭等165种鸟类来此栖息。炎炎夏日,在汾河景区漪汾桥段的河面上,成群的水鸟在汾河上嬉戏;游玩的市民沉浸在景区的绿树花海中。
汾河三期治理工程完成后,汾河景观带向南延伸了12.5公里,汾河景区新增水面面积达到了360万平方米、绿地面积175万平方米,蓄水量达1450万立方米,景区总长度达到了33公里。
60多岁的梁先生说起太原市的变化十分感慨:“从污染严重的重工业城市到‘全国宜居城市’,这些年太原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汾河景区三期水更清、树更绿、景更美,空气越来越清新。如今只要有时间就会跑到汾河漪汾桥段来,一边练拳一边赏景,很是享受!”
漫水桥,是汾河景区四期工程的北端起点,景区步道的最北端在此“封边”,沿坡坝蜿蜒的台阶上行便是景区北端的第一个出入口。柴村桥北500米处,则是汾河四期的最南端。全长约10公里,沿岸密密匝匝的树林,如一道屏障,将河道、堤岸与疾驰来往车辆的大路隔成两个天地。记者走进汾河景区四期,仿佛进入“水上西山如挂屏,郁郁苍苍三十里”的生态画卷中。
郭凡向记者介绍,汾河景区四期工程自2021年开工,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建设。汾河景区四期主要融入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从融入路侧截水、下沉式生态积水、园路透水铺装等建设,有力修复了汾河太原城区段的生态空间,大幅提高汾河太原城区段调蓄、防洪能力。
汾河景区四期内由北向南设置了景观桥两座,福源阁、慈萱亭、望岳阁等文化古建景点7处,还分布了临水平台、观景台、趣味沙滩、画廊、草亭等27处景观生态景点。这些景观不仅让广大市民和游客享受到自然之美,也感受了充盈其间的文化气息。建成后的汾河景区四期工程,总面积约348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190万平方米、水面面积158万平方米,蓄水总量约550万立方米。 此外,汾河两岸还建设总长18.7公里的自行车道,配套栽植乔灌木7.73万株,时常有骑行爱好者来此“打卡”。
“自2021年开园以来,这里的接待量就达到了800多万人次。”郭凡说。来这里游玩的吕女士对记者说:“自从汾河景区四期建成后,我天天早晨都来这里晨练,跑步之余看着美丽的景色,心情都变好了。”
让汾河的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这一愿景已在举全市之力进行的汾河生态修复保护中一步步成为现实。如今站在晋阳桥段上,遥望汾河,水面波光粼粼,景色宜人。站在“汾河晚渡”观景平台上远眺,天际线、山脊线、水岸线层次分明,画舫古朴典雅,晋阳桥雄伟绚丽,呈现出了一幅河、舫、桥、山浑然一体的秀美画卷。
撰稿:刘戍梅 张佳颀 范 琛
编辑:郝 枫
初审:李 池
复审:郝星洁
终审:杨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