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亲子生活#

小学终于开学了!

今年新生尤其多,侄女班里有59个同学,教室挤得满满当当。老师上课得靠吼,要不后面的同学根本听不清楚。侄女说老师的嗓子都哑了。

侄女上小学按理说是好事,代表侄女又迈进了新征程,可是表弟却非常焦虑:今年孩子这么多,竞争压力这么大,以后考不上高中、大学怎么办?

其实孩子竞争一直都存在,只有把习惯养好了,孩子学习才能后劲十足,取得好成绩。

那么孩子上一年级,家长应该狠抓哪些好习惯呢?

1、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固定模式,它与人们的性格、思维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对小学生来说,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让他们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①培养孩子们遵守规则和纪律的意识;

②引导孩子们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③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④鼓励孩子们勇于承担责任。

PS:下班前跟几位家有一年级学生的同事聊了一会儿,同事说今天老师只讲了班级纪律,要求记住并回家复述给家长听。

2、自律意识

自律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动进行控制和调节,并按照既定目标去实现。

建立自律意识能够让孩子更加专注于学业和其他活动,提高效率。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帮孩子建立自律意识:

①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

②培养孩子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精神;

③激发孩子内在动力;

④ 给予适当奖励。

平时可以经常带孩子外出运动,比如:跑步、爬山、打篮球、游泳等等;不喜欢运动的孩子可以养只小宠物,比如蚕,可以培养细心、耐心和有始有终、不怕困难的精神。

3、时间管理能力

时间管理是指合理安排时间,每天都能够做到最有效率地利用时间。时间管理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孩子更好地平衡各项任务,提高效率。

同样的作业,有的孩子一个小时写完,有的孩子三四个小时都写不完,这就是时间管理有问题。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①制定合理计划;

②学会优先处理重要事项;

③避免浪费时间;

④给与时间奖励。

丁同学的时间管理就很不错。平时5点放学9点睡觉,中间有4个小时学习、吃饭、玩耍。

为了更好的玩,丁同学把作业放在最前面:放学回家先写语文作业,再吃饭,然后再写数学作业,剩余的睡前时间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包括但是不限于:看电视(≤30分钟)、看书、散步、画画、下棋等等。

4、社交能力

社交活动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互动以及共同参与某些活动。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可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且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沟通技巧和合作精神。

其实学校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只有积极参与到班集体里,才能提高孩子的归属感,安全感,让孩子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点促进孩子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①提供让孩子接触新事物并结交新朋友的机会;

②鼓励孩子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尝试与别人合作;

③帮助孩子解决社交问题并给予支持。

有的孩子喜欢运动,可以经常去户外、游乐园、公园、体育馆等地方;

有的孩子喜欢安静,可以去书店、科技馆等地方,让他们多跟年龄相仿的孩子接触,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PS:周末也可以约孩子的好友一起玩耍。

5、饮食运动和睡眠的习惯

饮食、运动和睡眠是保持身体健康必需的3个方面。

对小学生来说,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都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让孩子长高个,更健康,还能促进大脑发育,让孩子更聪明。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培养儿童的生活习惯:

①保证孩子获得均衡充足的营养,并教育他们选择健康食品,远离“垃圾食品”;

②陪孩子进行适量的运动,并教育他们锻炼身体,养成运动的好习惯;

③引导孩子早睡早起,不熬夜不通宵,每天都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孩子不仅要学会课本知识,还需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尤其是上面这5项习惯,若能培养好了,孩子学习一定会后劲十足,家长也就可以放心了。

举报/反馈

叮麻育儿

28.2万获赞 7.8万粉丝
专注育儿,来这里跟大家分享更多的育儿经验
优质亲子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