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县城。 周立 摄
刘永涛 颜石敦 刘 得 吴巍伟
华容县拥有长江、洞庭两大“天赐之水”,在农业经济时代非常富庶,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水患大县。近年来,该县不断补齐工业发展短板,持续塑造县域经济比较优势,加快从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工业强县转型,纺织服装、食品加工、装备制造、能源物流等产业发展来势向好。
迈入新阶段——
破解“为水而困”,加快“因水而兴”
华容过去一度“为水而困”,发展工业条件不足。该县持之以恒打基础利长远、强配套优环境,持续培塑资源能源、交通区位、产业配套等优势,不断提升产业承载能力。
▲华容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码头工程。
华容是长江入湘第一县、浩吉铁路湖南第一站,煤运距离短,水运成本低。由陕西榆林能源投资36.76亿元建设的华容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设计煤炭年周转量5000万吨,正力争年底第一船煤炭下水。该项目作为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浩吉铁路煤炭疏运系统之一,可利用华容公铁水联运优势,将优质煤炭辐射销往全省,成为我省重要的煤炭储配基地。由国家能源集团投资72.4亿元建设的国能岳阳电厂,计划今年10月开始投产发电,预计一期年均发电量超80亿千瓦时,成为湘北电网重要的电源支撑。依托这两大能源项目,华容可为全省提供来自陕西等西部优质煤炭和电力保障,成为“移动的煤矿”和“电力能源基地”。同时,这些项目也奠定了该县工业发展的资源能源基础,具备发展能源型、偏水型产业的条件。
华容一线防洪大堤总长325公里,约占湖南省的1/10、岳阳市的1/3。受洞庭湖和长江南北顶托的影响,华容历来是水患肆虐之地、防汛重点地区,年年都要经历防汛“大考”,耗费干部群众极大的精力。“十三五”以来,华容把“治水”摆在突出位置,投入70多亿元,先后建设了六门闸排涝工程、蓄洪安全区、北部补水等系列重点水利工程,全县防洪保安能力大幅提升。2020年,华容迎来了本世纪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水量最大的洪水,取得了“无惊也无险”的重大胜利。
与周边地区“隔水相望”,曾是华容的“短板”。该县全面推进码头、公路、铁路建设,交通正逐步向多式联运和快速化方向发展。目前,杭瑞、华常、岳宜“十”字形高速和浩吉铁路已全部开通,年底可具备公铁水联运条件。常岳九高铁已进入《国家铁路发展“十四五”规划》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武贵高铁仙桃至监利段已启动建设,荆岳昌高铁荆州李埠长江大桥已动工,华容有望成为高铁“十”字形枢纽。
华容县城人口已超过20万,可以形成较强自我积累、自我循环的集聚效应。该县把教育、医疗等既作为重要的民生实事,又作为产业发展重要配套。累计投入20多亿元,新建或改扩建12所城区学校、改造农村学校80多所,新建5家城区医院、改造10多所乡镇卫生院,引进碧桂园、金科等高品质小区和步步高等大型城市综合体,房价保持较低水平,努力打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此外,该县还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完善“心贴心、面对面”股东式服务等机制,着力打造“华容有道,服务周到”的营商环境品牌。去年,华容营商环境考核获评全省第六、岳阳市第一,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上学易、就医便、生活好、就业近,在华容已成为现实。近几年在出生率普遍降低的情况下,华容每年城区新增入学人数5000人以上、农村1000人以上,越来越多的外地乡友选择在县内就业创业。
历史上工业文明都是伴水而兴的。华容的“水害”正变为“水利”。没有能源,却成了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交通不便,却成了区域性重要交通枢纽。华容工业发展条件逐步完善,已全面奠定转型发展的基础。
培育新动能——
以绿色智能技术为牵引,推动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升级
华容坚持产业链招商、培优倍增、低效企业清理等产业发展举措,加快传统产业机器换人、数字赋能,精耕细作推动产业提质升级。
今年8月7日至9日,华容县举办洞庭渔火季“雪花之夜”华容啤酒节,共吸引本地及周边超过10万人次观光、消费,啤酒日均销售较平日增长超过50%。好水出好酒,华润雪花啤酒是该县引进的第一家央企。去年,该企业运用罐装技术生了“二胎”,新增一条每小时6万听易拉罐的生产线,预计今年税收可突破1亿元。通过啤酒节的举办,企业正谋划运用新技术孕育生第“三胎”,进一步扩大产能。
▲湖南科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周立 摄
科创纺织通过不断提升装备、工艺和智能制造水平,每万锭纱用工量由200多人减至20多人,同时发展屋顶光伏,每年可自主发电900万度,年均节省标准煤约2500吨,成为远近闻名的“绿色工厂”“无人车间”。作为中国棉纺织名城,纺织产业是华容首个百亿产业,但该县纺织产业缺印染,华容的选择是不能纵向一体化就横向一体化,先做大产业规模。华容2017年成立全省首家县级产业引导基金,分别向科创纺织、科力嘉纺织投资3000万元,引导企业机器换人、数字赋能,全力推动纺织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两家企业先后完成二期、三期建设,正在谋划四期落地。今年,华容纺纱规模增至100万锭,占全省的1/4,针织纱产量、牛仔纱产量均居全省第一。
▲湖南华隆酸菜公司。
芥菜是华容的另一张名片。该县坚持用工业的思维、市场的办法,推动传统工艺向现代加工技术转型、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转型、知名度向美誉度转变,加速向百亿产业挺进。2022年来,该县新建标准腌制池23万立方米,成立芥菜检验检测中心,逾20家芥菜加工企业接入“透明工厂”和大数据监管平台,22家企业加快“机器换人”。华隆酸菜公司推动华容芥菜产业链向餐饮产业拓展,计划年内在全国开设500家机器人酸菜面馆。蓬盛食品依托洞庭实验室华容芥菜研发中心研发新产品,将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加快布局预制菜赛道。
将资源优势挖掘到极致,转化为发展胜势。华容大力挖掘乡友资源,建立乡友企业产业布局图、产业关联图、扩能提质企业库、转型搬迁企业库,精准开展策划式招商。2016年以来,该县年均签约项目近50个,合同引资约80亿元。
最近,华容纺织产业先后入选2023年全省县域外贸特色产业集群和2023年产业集群竞赛胜出名单,获评全省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区),全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到国家级3家、省级14家,央企国企总数达到7家,7家民营企业进入上市后备库……靓丽成绩单的背后,正是华容始终保持精明转型定力的回报。
构建新格局——
以产业链思维,壮大装备制造、能源物流等新兴优势产业
思路决定出路,转型才有转机。“十四五”期间,华容将着力打造一条从县城至长江码头的产业带,建设环洞庭湖能源物流中心、湘鄂边商贸消费中心,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成骨架、十年达转型”的步骤,着手开启“五年成骨架”征程。
▲华容高新区。
华容高新区2021年升级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1027.88公顷,形成了三封工业园、石伏工业园(包括杨家桥创新创业园)、洪山头工业园“一区三园”格局。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华容正进一步明晰园区功能分区,一个园区突出一个主导产业,分片发展纺织服装、装备制造、能源物流产业,不断完善园区承载骨架。
华容加快完善产业发展骨架。强化链式思维,坚持产业链招商、头部企业裂变,不断提升本地配套率。
汇川技术是工业自动化控制与驱动技术领军者,由华容乡友朱兴明创立。2021年,汇川技术在岳阳投资建设汇川伺服电机生产销售基地。华容利用其集聚效应,与临港新区合作建设配套产业园,大力引进关联企业。目前,华容汇川配套产业园已入驻关联企业13家,总投资26.23亿元。
▲湖南沁峰机器人有限公司。
华容乡友在广东创办的沁峰机器人公司,2016年还只是个小微企业。华容看中该企业的技术优势,引进乡友回乡创业。回到华容后,该县支持其引进上下游8家企业组成产业联盟,同时自己给自己配套,拓展利润环节和空间,企业利润远超原来在广东组装产业的利润。目前,该企业生产的一款摆臂冲压机器人产品,占到国内市场份额的70%左右。
▲国能岳阳电厂。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潘为伟 摄
与此同时,华容还利用资源优势,把已有产业嵌入融入周边产业布局,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如,抢抓北方煤电入湘机遇,争取电厂二期、煤炭“海进江”落地,打造洞庭湖地区及全省的风光火发电及储、输综合性能源基地;积极争取煤化工产业园落地,高效利用火电副产品,发展火电关联产业;探索承接化工下游产业路径,发展化纤纺织、工程塑胶等产业,嵌入岳阳石化产业布局;探索装备制造与食品加工、纺织服装融合发展,提高本地产业关联度。
华容加快建设平台骨架。前不久,华容高新区被授予湖南自贸试验区协同联动区,可分享自贸区、综合保税区和中非工贸产业园政策红利。这是华容精心打造的政策平台。产业引导基金是资金平台,把政府对企业的扶持作为市场化投资,让政府为企业增信,形成杠杆效应。科技平台已建成芥菜检验检测中心、洞庭实验室(食品工程)华容芥菜研发中心,正在申报岳阳食品工程技师学院、争取科技型孵化园,助力打通产业链断点、堵点,提高研发成果就地转化率。
在转型道路上,华容更加注重完善城乡统筹骨架。该县坚持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以城市运营的方法建设农村、以大集体的机制组织农民,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同步推进。全县已打造秀美乡镇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35个,建成“森林小镇”“绿色村庄”12个,禹山镇八岭村、南竹村分别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三封寺镇莲花堰村入选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万庾镇兔湖垸村最近还推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当前,华容正抢抓蓄洪安全区加快建设的机会,创新性运用“地票”制度,争取耕地指标、碳指标交易政策,在临洞庭湖区域建立现代农业区,实现机械化和功能分区规模化,推动“向水而强”,构建华容发展全新的空间格局。
江湖形胜,富美华容!
奋进新征程,展现新作为。2025年,华容力争产值过百亿的产业达到3个,培育10家以上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培育1家以上本土上市公司,工业税收突破10亿元,为岳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