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将获得最实用的心理咨询技能运用于日常生活和个人提升。我会持续将最实用的一线心理学经验分享给大家。
问题:
1.走在路上老是想别人是不是会注意我走路的姿势,我的着装是不是让我看起来很邋遢……喜欢坐教室后排,而且老是想会不会有人观察我的各种小动作……别人问你问题时会紧张,而且喜欢避开有关自己真实想法的东西。
别人怎么看你是一回事,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怎么看自己。
害怕自己弱点被看见,表面是畏惧他人眼光,不接纳自己,心底是深深的渴望。渴望自己被欣赏、肯定;渴望自己是有价值的;渴望自己被他人理解和温柔以待。
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在意他人眼光的习惯,这个习惯如果在一定程度(不破坏自体感)是助力自己获得更多社会认可技能的,这是一种适应社会能力。但如果超过了一个界限,则可能是自体感早年受损,也就是自恋生命力不足。
一个不足够自恋的人,会反复希望从他人眼光中获得自己存在感。这种心力投注会形成恶性循环甚至牺牲自我未来,因为他人总有喜欢自己总有不喜欢自己的。自恋匮乏的人,会将他人的不喜欢作为自己努力付出的动力,不断讨好对方以赢得肯定,但获得肯定后又陷入无意义中。
会逐渐感觉到孤独、无意义、无价值,感觉到枯竭。
这个过程中有痛苦的体验,内心冲突,说明还是有自我表达的力量;可怕的是一部分人开始麻木并习以为常,但是内心逐渐空心化,变成行走之僵硬躯体,这即是“垂直分裂”。自体结构中难以调和的、感受不到情绪但行为异常化。
自恋匮乏的人,最常用的技巧是示好和表现自己的“优势”,但这份表达不是心底真实生活/关系体验,这会导致越是在繁华的人群中,越感觉到孤独。因为内外分裂越加严重,而通过外在人格面具获得的荣耀很难激活内心共鸣。逐渐变得越来越“虚假”。
心底经常会散发各种不适合场景的声音,也随着自我压制更痛苦,最终可能支持不下而突然崩溃。自恋匮乏的人很难第一时间被识别,因为他们总是让他人感觉自己是好的。
这很累。
要改变,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最好的办法是尝试做真实的自己,遗憾的是,在社会关系环境中,人是极难做自己的,以为有各种社会角色设定和需要。最好的办法,依然是通过心理咨询在安全的环境中逐渐释放自我。谈出自己心底不能容忍的部分,就是改变的开始,这个开始可能脆弱如春天植物嫩芽,但会非常具有生命力。
随着自我内在真实感受流动,逐渐克服真实表达自己的羞耻感/内疚感等复杂感觉,并得到来自咨询师的理解性回应,访客会获得踏实和安心的关系体验,在这个新的关系体验中逐渐体验到生而为人的真实感觉。这是自体客体逐渐活化的结果。
自己也可以尝试做一些努力,根据我的观察,我发现自我调谐可能会取得一些好的改善,但遇到他人依然会陷入自动化屏蔽和展示中,所以最好的办法依然是在真实的关系中改变。自我努力可以不断给自己积极暗示、不断获得自我效能感、甚至用尽量多的方式让自我感觉良好。
因为对于自恋匮乏的人,他们最缺的是自我感觉良好,他们为了他人献出了自己最好的一面,经常自我感觉极差。
提高自己的认知和对世界的理解,也可以逐渐放下一些执念,每个人都是有弱点的,接纳这一点也需要真实的放下完美幻想和自我夸大需求。很多完美主义的背后是深深的自我夸大感和曾经被苛刻要求的过往。
2023.8.29 随笔、 生活中的一些心理学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