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诺兰的电影,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好像是之前在电影院里看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因为他们都是同样的任性。当初写相关评论文章时,我把侯孝贤比作是在“云端”的创作者。
而诺兰也同样如此,他们这些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知名导演,是不需要通过影片再去证明自己的,更多的是把自己关注的人和事直接带到观众面前,“逼迫”他们在三个小时内凝视,然后产生更多的思考。
看诺兰的电影,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好像是之前在电影院里看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因为他们都是同样的任性。当初写相关评论文章时,我把侯孝贤比作是在“云端”的创作者。
而诺兰也同样如此,他们这些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知名导演,是不需要通过影片再去证明自己的,更多的是把自己关注的人和事直接带到观众面前,“逼迫”他们在三个小时内凝视,然后产生更多的思考。
《奥本海默》这部电影是改编自凯·伯德和马丁·J·舍温所著的关于奥本海默的传记《美国普罗米修斯:罗伯特·奥本海默的胜利与悲剧》,2009年曾出版过,由于电影的上映,中信出版社的最新版已经开始预售。想必阅读书中的内容,可以了解到诺兰改编的取舍和价值。
从电影的展现来看,这部原著的确是有故事基础的,否则也不会在2005年获得普利策传记文学奖。我曾经看到某个朋友在给2009年的这本书打了两星,说是写得“鸡零狗碎”,不知道是否有翻译的因素在。
如果真是这样,我相信反而会让诺兰有下手的空间。更何况,面对庞杂的资料,两位原著作者花了25年的时间才创作完成,电影的3小时其实算不了什么,但挑战也基于此。
因为那本小说在体例上是比较混乱的,之后还有类似日记体的写法,且某些篇章和段落是晦涩难懂的,完全不像诺兰改编后所呈现的那样生动且富有张力与神秘感。
《奥本海默》这部电影的信息量庞大,而且对白的密集程度很高。除了那些与奥本海默脑海轰鸣中闪现的各种“爆炸意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之外,其他全都是靠人物的行为和对话在推进故事。而这部电影的难度恰恰就在于奥本海默这个人的复杂性。
他所研究的原子弹事关全世界人类的命运,一个最大的矛盾点在于,他要选择做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就必然提前预支了人们对他的谴责,毕竟他带来的是破坏力极强的重量级武器。原子弹的爆炸会给战争带来更多可能与机会。
所以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之后,奥本海默就成为一个无法逃脱责问的罪人。但审判他的人不应该是路易斯·施特劳斯这样的人,而是那些因原子弹而受难的人。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政客的身份,他都会面临危险,这是他的宿命,是他必然要承受的压力与磨难,同时也要面对未来那些虚伪的表彰和称赞。
而最大的困境或者说是道德焦虑,就来自于,既然知道原子弹的危害,为什么还要创造它。而基于奥本海默自己的表达,可以理解为,如果想要人们真正意识到这种武器的危害性,就必须将这种破坏性展现出来,否则没有人会相信原子弹的威力。
通过对这个人物的深入了解,我们也能明白为什么原著作者会把奥本海默比作是普罗米修斯。奥本海默把原子弹带给人类,和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是有某种相似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