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有没听说过,现在有一种新型出轨模式——“纯聊友”。
所谓“纯聊友”,就是不线下见面,只在网上暧昧文字聊天或语音视频聊天,聊天话题的尺度很大,比如“我想你”、“我梦到和你一起”之类的,更甚者还会开视频做一些露骨的事。
可以说是打着聊友的旗号,却做着本该和另一半做的事,把“出轨”整出了新形式,试图掩盖自身对感情的不忠,实则自欺欺人罢了。
其实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人,其中必定有一些人,他们身上有着吸引你的特质,就算你有另一半了,也有可能会对某个异性产生好感或欣赏。只是你足够成熟的话,就会把握好分寸,只远观,不逾界。
有句话说得好,心动是本能,而忠诚是选择。不和异性暧昧,对另一半忠诚,才是对感情的负责。
闺蜜有个认识多年的异性网友。两人虽从未见过面,但经常聊天。网友隔空帮了她不少忙,口罩时期给她寄过防护用品;她爸爸有眼疾需做手术,网友帮忙找人;她考研需要的干货,也是网友帮她整理的。
她感激网友的帮助,一直把网友当作哥哥。在她看来,两人关系单纯且透明,所以各自谈恋爱了,也仍保持着联系。网友心情不好时,她也会适时安慰。
今年她结婚了,前阵子她老公看到她和网友的聊天记录,尽管对话看起来很平常,但她老公还是要求她把网友删了。她老公说要杜绝一切有可能不利于他们婚姻的因素。她理解老公的想法,于是和网友说明了情况就互删了。
事后她问我怎么看待这件事?我说她的处理方式很明智。就像我们无法接受另一半有红颜知己一样,另一半也介意我们有关系好的异性朋友,不管这种关系如何透明干净,总归是彼此心中的一点隐忧。
感情的世界里,从来都容不得第三者。和异性保持距离,应该是双方都应该默认的相处原则之一。
闺蜜的故事让我想起另一个故事,几乎可以说是她和网友故事的B面。
故事主角是一位编辑。她和老公感情很平淡,一方面她老公忙,另一方面她老公不太关注她的情感需求,觉得文艺是一种矫情。编辑也不太在意,她有自己的小世界。
后来公司招了个兼职,是刚毕业的男生。刚好编辑带他,两人因此有了线上联系,一开始聊工作,慢慢地,工作之外的也聊,发现共同话题不少,几岁的年龄差也不妨碍他们精神的契合。
起初编辑没把这当回事,觉得两人关系很坦荡,但长久的频繁聊天给了彼此很亲近的错觉。线下一次团建,他们的气氛很微妙,整个过程男生都像照顾女朋友那样照顾她,连同事都有点起哄。那种暧昧气氛让她猛然意识到,这段关系似乎有些变质了。
痛苦的是,她竟有些依赖男生的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男生的出现,给她提供了情绪价值,也填补了老公无法给予的陪伴。只是理智告诉她不能“出轨”,于是她不得不切断了和男生的联系。
你发现了没?有些关系,也许一开始很透明,但当现实有某些变量出现时,界限就会开始变模糊,关系就会暧昧不清,甚至有越界的危险。所以最好的做法是,如果你已经捡到喜欢的贝壳,那就不要再去海边了,更不能贪心了。
“纯聊友”的模式,说好听点是游离在爱情之外的暧昧关系,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另一种“精神出轨”。
你把分享欲给了外人,把时间给了外人,把好的情绪也给外人,那你和另一半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冰冷。清醒地来讲,你和外人聊得再好,也都没有什么用。
要知道,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最重要的是同心。和你一起努力赚钱养家的,是另一半;你遇到问题的紧急联系人,是另一半;真正陪伴在你身边与你同甘共苦的,也是另一半。
既然这段婚姻是你选择的,那么婚后就应该想办法,和另一半好好过下去。如果想尽各种办法,婚姻还是经营不下去,那就真的不爱了,也要好好地告别,就算离婚都比找“纯聊友”强。
因为找“纯聊友”对于解决你感情现状的问题毫无帮助,相反地,一边逃避着和伴侣的问题,一边从他处寻求表面的慰藉,只会让你陷入到更大的精神内耗。
所以希望你能够记住,“爱情不是婚姻的坟墓,没有爱也不愿意再去爱的婚姻,才是人生的坟墓。”爱亦或是不爱,都希望你们能真诚一点。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你未来感情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