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哈尔滨8月23日消息(记者马俊玮 通讯员刁佳帅)体育运动是赛事活动举办的基础,赛事活动是体育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随着我国进入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期,体育赛事在发展经济、丰富文化、带动产业、改善民生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助推效应,成为擦名片、展形象、促提升的“利器”。
2016年首届森林自行车赛落户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2022年赛事级别由省级上升为国家级,成为黑龙江省唯一的森林骑行赛事、唯一的多日自行车赛事。随着赛事级别的提升,参与范围和影响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体育+”效应也从平湖滴水起涟漪扩展到清泉奔涌汇洪流,让这座“因山而建、以林为生”的大山里的小县城迎来转型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宝贵机遇。2023年8月18日,中国·塔河第六届全国森林自行车赛再次打响发令枪。
中国·塔河第六届全国森林自行车赛(央广网发 陶钢 摄)
优越自然条件增添办赛“底气”
在首届森林自行车赛筹备初期,比赛地点的选择被列为重中之重。最终,深处大兴安岭地区中心腹地的塔河县在众多备选地点中脱颖而出。大兴安岭有林地7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4.1%,海拔1100-1400米,塔河是中国最北的边境县,森林覆盖率高达90.7%,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3.8—5万个,区域内包含平原、丘陵、山地等多种地形,盛夏平均气温在19℃左右,各项指标都与森林自行车赛事举办条件高度吻合,且本地有着一定的大型赛事举办经验,最终比赛地点“花落”塔河。
选手在林间骑行(央广网发 陶钢 摄)
开赛前,塔河县不断完善和优化赛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森林自行车赛专用赛道、山路赛道、城市专用自行车骑行赛道,为骑行运动提供更加优质的硬件条件,围绕赛道安全、风险评估、后勤补给等多个方面做了细之又细的工作,确保比赛在安全稳妥、有序顺畅的环境下进行。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首届森林自行车赛火热开赛,小城迎来了大批慕名而来观看比赛的“山外人”,略显薄弱的接待能力甚至出现了“一餐难找、一床难求”的局面。塔河县也依托以森林自行车赛为代表的系列体育赛事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国绿色生态景区”等荣誉称号,小城的发展轨迹也开始与赛道上车轮的前进方向渐渐重合。
广泛参与互动增添区域“人气”
“森林自行车赛在我们这举办以来,每年从外面来的人也越来越多,有时候一天会碰见好几伙问路的,骑自行车的、开车的都有。”在塔河生活了快四十年的赵大哥说。
森林自行车赛举办初期,作为省级比赛,前来参赛的多为省内选手,大家互相都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各自竞技水平和战术风格也比较熟悉,因此赛事精彩程度略显苍白,对自行车运动的推广也显得力不从心。面对存在的困难和不利局面,龙江体育人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的道理,一方面从省级层面全力推动赛事活动提档升级,不断充实比赛的项目内容,扩大宣传推介范围;另一方面,塔河县也非常重视自行车运动,将群众自发的业余骑行提升到专业比赛的高度,为自行车运动打造了森林自行车赛专用赛道、山路赛道、城市专用自行车骑行道,从骑行硬件上为自行车运动改善条件提供便利,持续强化接待能力和服务能力,加强自行车专业运动业界交流,不断将塔河自行车运动推向全国乃至世界。
经过不懈努力,2022年森林自行车赛正式成为国家级赛事活动,参赛选手中不仅有满头黑发、说普通话的中国选手,还有众多满头金发、黄发、银发,说俄语、英语、法语的国外选手。恍惚间,小城如同自行车运动的交流中心,可能语言不通,可能习惯不同,可能水平不一,但是通过一次竞技、一次握手、甚至是一个微笑,都使运动员对一项体育运动有了新的认知。从最初每年几千人观赛到现在的数万之众,从周边县区集聚到国内外积极参与,从本地人扶老携幼“看新鲜”到外来人携家带口“凑热闹”,赛事影响力和参与度不断提升,也为小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气”,更带来了无限的发展前景。
专业赛道和优美的骑行环境(央广网发 陶钢 摄)
丰富体育内涵增添文化“运气”
城市是文化产生的土壤,文化是一个城市专属的名片。在不断推动森林自行车赛事活动提档升级的同时,与赛事紧紧相依的文化事业也踏上了蓬勃发展的快车道。在塔河县的大街小巷,处处都能看到与自行车运动相呼应的文化符号,花坛里的自行车运动雕塑、路灯上的自行车骑行造型、围墙上的自行车比赛壁画等,仿佛整座小城已经成为自行车运动文化的汇聚之地。“前几年看人家专业队员参加比赛,后来忍不住自己也买了辆自行车,不为跟他们同场竞技,就图个‘与时俱进’的乐趣。”塔河县王先生笑着说,今年也是他参与骑行运动的第四个年头。
塔河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处东经123°-125°,北纬52°-53°,全年夏季只有不到2个月,霜冻期则长达7个月,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多度,满足露天骑行条件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在这个人口4万多人的小县城里,却存在着几十支骑行队伍,参与人数达到千余人。
鉴于人口条件和气候条件,在这里你可能看不到规模庞大的广场舞队伍,可能看不到持续全年的文体活动,但是你会经常性看到几人到几十人不等的骑行队伍,不论寒暑、不分冬夏,他们车轮碾过路面的嗡嗡声和疾行而过的破风声总会在你耳边响起。塔河县在积极开展自行车骑行文化宣传推广的同时,为了全力保证骑行者安全,夏季紧盯恶劣天气预警,冬季及时开展路面清雪,为南来北往的外地骑行爱好者第一时间提供所需帮助和安全保障,打造祖国北境边陲的“骑行者驿站”。
来自全国各地的骑行爱好者到塔河参加比赛(央广网发 陶钢 摄)
多样推介形式增添产业“朝气”
在举办森林自行车赛期间,塔河县积极思考如何通过赛事带动县域产业发展,在各级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充分发掘优势自然旅游资源和民俗旅游资源,随着赛事主题的不断更新,县域经济产业发展规划也随之调整,全力将赛事带来的“人气”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朝气”。
塔河县以森林自行车赛为契机,将赛事活动与文旅产业发展相结合,全面提升“体育+文旅”水平,不断升级完善旅游景点配套设施,适时举办大型文旅产业推介活动,借势打造区域旅游产业靓丽名片。2019年,栖霞山、滴翠园、二十二站驿站服务区等旅游景点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达门服务区和奥伦服务区,十八站乡鄂伦春风情园接待中心、骑射场和二十二站驿站综合服务区、加油站建成投用。“塔河农行杯”短视频比赛全网点击量超过500万,抖音“畅游塔河”话题播放量达3200万次,平台播放量累计达到3.6亿次,开通了“文化产业,线上推介”领导代言专栏,大力推广根雕、玛瑙、刺绣等文化产业产品,点击量达300余万次,文化产业园累计接待各地学者、游客2000余人次。2021年,塔河县进一步完善服务区6个,二十二驿站旅游风景区被评为AAA级景区,先后荣获“中国最佳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精品目的地”等称号。2022年,塔河县推出札林库尔山、第四纪冰川河谷等7条精品线路,着力打造“美食一条街”,全年接待旅游同比增长16%,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5%。高起点打造旅游项目10个,高标准提升旅游服务43项,高质量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活动12次,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郭宝林制作的“中国最大的桦树皮船”成功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认证。2023年,“庆祝鄂伦春族下山定居七十周年系列活动”为世人展示了鄂伦春族70年来在生产生活方式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中外游客共同领略了神秘悠久的鄂族传统文化。
随着旅游产业发展,越来越多的“山外人”开始了解塔河、游访塔河,以往单纯依靠外部营销的山产品随着塔河的为人熟知,开始站在聚光灯下、登上直播平台,成为自我代言的“餐桌美食”。塔河县也先后获得“中国野生赤芍之乡、中国野生红豆越橘之乡”等荣誉;以往要“跑断腿 磨破嘴”的招商引资工作,随着外来客商的不断涌入,也开始呈现“水到渠成”的良好局面。
精彩赛事活动增添民生“福气”
举办大型赛事活动,对于举办地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场考验。随着森林自行车赛规模的逐年扩大,作为赛事举办地的塔河县积极推动城建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外部形象,增强赛事接待能力的同时,有效结合民生改善工程,借赛事东风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2018年,塔河县举全县之力开展“美丽乡镇”主题实践活动,133家单位参与其中,累计出动装载机、翻斗车等机械设备900余车次,清理平房区堆放物5600余处,城区环境得到极大改观;筹措资金277.2万元购置城市清洁车辆和设备,切实提高城区人居环境卫生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为保障森林自行车赛的赛道通畅和竞赛环境清洁夯实基础。2019年,塔河县以完善自行车赛道条件为契机,打通断头路7条,背街小巷安装路灯320盏,打造主题街路5条,打造“景观带、观赏池、城中花园”7处。2020年塔河县新增绿地面积4.5万平方米,新建停车场1.28万平方米,维修楼体亮化92栋,城乡面貌极大改善。同时,给水升级工程如期竣工,集中供热系统升级改造工程顺利开工,大型赛事接待能力得到进一步改善。2021年,塔河县继续实施城乡基础设施提档工程,新建维修“路灯、健身路径”等设施376套,修补路面塌坑132处,更换步道砖2630平方米,城乡综合承载力显著提升。2022年,加快推进标准化幼儿园、全民健身中心,城镇功能日趋完善,打通和维护多条乡村公路,进一步提升赛道安全系数。
一项项有力的城建举措,一个个喜人的城改成果,为赛事活动举办带来便利的同时,让小城的路灯更亮了、绿地面积更大了、街道更整洁了、参赛选手评价更高了、外地游人印象更深了、群众脸上的笑容更多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