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MBTI 又再次火了起来。
你一定已经在网上看到许多贴着「INTP」「ESFJ」的自我介绍,也一定见过诸如「I人」「E人」等的自我认同。那么,究竟 MBTI 可靠吗?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
我想通过这篇文章,全面、深入地为你讲清楚这个问题。
无论你是支持还是反对 MBTI,我都希望能扫除你的疑惑。
首先,我想为 MBTI 说几句公道话。
你可能已经在不少地方看到许多对 MBTI 的批判 —— 如果我们把它当做一个严谨、专业的心理测试的话,那么它显然是不合格的,这个没什么疑问。
但如果我们降低一下标准,把它当成一个参考和辅助的工具,而不去过度相信和依赖它的结果,那么它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一个简单的道理是:MBTI 测出来的,其实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真实的自己」,而是「我想要的自己」。
举个例子:假如你测出来的结果是 INTP(内向 - 直觉 - 思考 - 感知),说明什么呢?说明你是一个 INTP 的人吗?
不是的。它说明的是:你在测试的当下,认为自己更接近一个 INTP,或者你内心深处希望成为一个 INTP。
这可能违背很多人的直觉。
实际上,MBTI 是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最终给你一个答案,并让你认同这个答案 —— 在这个过程中,答案本身其实并不重要,「你认同这个答案」这件事,才更为重要。
你测出来的结果是 INTP,并且你觉得准,认同它,那就说明:不论你真实的人格是什么,你都认为「INTP 是适合我的」,并且不排斥让自己更加靠近 INTP,不排斥让自己使用 INTP 的思维和行动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讲,MBTI 其实是一种自我揭示和自我强化。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思考和行为模式,有着对自己的一个模糊的看法,有自己的喜好、习惯和倾向。但日常生活中,这些东西都潜藏在意识层面之下,无法被我们看到。而诸如 MBTI 一类的测试,其实就是把这些东西综合起来,给你一个答案。
这个答案准确吗?能完美地反映你的思考、行为、习惯和倾向吗?不一定。但只要你认同这个答案,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
你会明确地知道:自己认可什么,想要什么,希望成为什么。
你测出来自己属于I,那就说明,不论你是否内向,你的内心都认为「我应该是内向的」,并且也不排斥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向的人。
这就是一种自我强化。你有一种倾向,借由这个测试,你强化了对这种倾向的认可。这可能才是 MBTI 能够提供的作用。
这种自我强化是好是坏呢?其实也要看具体情况。如果你对它深信不疑,用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决策,那么可能是不太好的:因为你相当于抛弃了其他所有的可能性,往一个方向上一路狂奔。这会不利于你更好地适应环境。
但如果你只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更好地了解自己,帮助自己聆听内心的声音,那么它就是有用的。
可能有人会说:可是,我并不认同测出来的结果,我觉得不准,或者有点惊讶,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那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这就很有意思了。它意味着,你对自己的内在看法,产生了冲突。
比如,你测出来自己是 INFP,但你觉得不准,你认为自己应该是 INTP,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你在内心深处,仍然割舍不下通过情感去判断事物和价值的行为模式,无法抛弃以情感和道德为准则的处事原则;但与此同时,你的理性又告诉你:不能这样,我应该更理性一些,应该通过逻辑思考来判断,而不是通过情感……
换句话说:你就像站在一条三岔路口,每个方向都有无法放下的理由,难以决定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前进而已。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让你更好地了解内心的纠结,知道自己烦恼的是什么,更好地决定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发展。
所以,正如我前面所说:MBTI 的价值,是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想要的方向。测出来的结果是什么并不重要,我们如何看待这个结果,才是更重要的。
这是一个层面。另一个层面,是 MBTI 使得无论选择了哪种类型的人,都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让自己「被看见」。
MBTI 的一大作用是什么?是通过给自己贴上对应的标签,让彼此更高效地沟通交流,节省时间和精力。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说自己是「I人」而不是「E人」,说明什么?说明他可能是想传达下面这些信息:
我是一个内向的人,比较喜欢独处,不太喜欢热闹,在陌生人面前会比较拘谨,平时可能也比较安静,更喜欢需要专注的事情,希望你能理解。
那么,你可能就会知道:如果你要拉他出来一起玩,可能选一些更安静、更专注的活动更合适,而不是拉着他去人群密集的地方。这就是一种节省交流和沟通成本的方式。
同样,如果一个人认同自己是F而不是T,那可能就说明:跟他交流的时候,从情感出发,去感染他、触动他,让他产生共鸣,可能比从逻辑思维出发,把事情条分缕析讲清楚来得更有效。
所以,许多人喜欢在简介里面挂着 MBTI,或者用它做自我介绍,潜台词其实就是:通过展现我的 MBTI,我想告诉你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希望你用对应的方式来对待我。
这一点带来了一个非常正面的效果:它抹平了不同性格之间的偏见。
我们传统上,可能会觉得内向是不好的、外向才是好的,情感化是不好的、理性才是好的……但在 MBTI 的体系里面,16种类型是没有高下优劣之分的,它们只是「不同」,而没有「好坏」。这就给了许多人展示自己的勇气。
我们可能不太愿意说自己「内向」,但我们可以说自己是「I人」;
我们可能不太愿意说自己「情感化」,但我们可以说自己是「F人」。
……
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够直视自己的性格,不管它们在社会的语境里面是好是坏,有什么样的预设。
当然,这种给群体贴标签的做法,可能会导致刻板印象,这也是贴标签固有的后果。
但还是像前文所说的:只要不去过度地相信和依赖它,而是把它当成一种能够为自己所用的工具,就能规避这一点。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尽管心理学界并不待见 MBTI,它还能够这么火。
原因很简单:我们既渴望与众不同,又渴望同类的存在。
我们为什么总是喜欢给自己贴标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需要展示自己跟别人是不一样的,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可以增加我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而我们需要把它展现出来、告诉别人。
因此,你会发现,越小众的标签,越容易受到青睐,原因也就在于此。
就拿 MBTI 举例。据说在 MBTI 之中,INTP 是最稀有的类型,但网上乐于呈现自己 MBTI 信息的人里面,INTP 不在少数,甚至可能比许多类型更多,这可能也说明了这一点:我越是觉得自己是稀有的、独特的,越乐意去把它展示出来。
这可能是一点小小的虚荣心作祟,但无伤大雅 —— 谁还没有点虚荣心呢?它本来就是我们人性的一部分。
但与此同时,我们除了需要展现独特性,也需要找到自己的同类。因为独特性能给予我们优越感,而同类能给予我们安全感。
当我们为自己贴上「INTP」「ESFJ」等标签的时候,我们除了希望呈现自己的独特性,其实也隐含着一个意思:我们希望找到「跟自己相同的人」。
这种「相同」,可以是跟自己属于同一类型的人,也可以是认可这套话语体系,能够跟自己互相理解、互相沟通的人。
有些人可能是通过地缘寻找同类,有些人可能通过文化和语言寻找同类,还有些人可能是通过宗教、信仰、价值观寻找同类,但这些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可能都不太适合。要么太遥远了,要么太「肤浅」了,它们并不能代表自己。
我们更青睐的,是通过更加「深入内心」的方式来寻找同类:比如兴趣爱好,行为模式,习惯倾向……也就是种种能够代表自己的标签。
所以,MBTI,才成了一个广受青睐的选择。
它可能未必那么好,但至少也比星座更好一点。
那么,MBTI 的问题是什么呢?为什么 MBTI 无法成为一项专业的心理测试?
因为,它存在三个致命的缺陷。
1. MBTI 将人格分为 16 种类型。但这种划分类型的方式(专业名词叫「类型论」),正是心理学界所反对的。
为什么呢?我们知道:自然形成的事物,规模越大,越趋近于正态分布。也就是说:无论你选择哪一个性格维度来测量,只要它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它极大概率就是符合正态分布的。
什么意思呢?假设内向到外向的程度是0到9,这也就意味着:约有68%的人得分在5附近,既不明显内向,也不明显外向;只有约16%的人是典型的内向,同样也只有16%的人是典型的外向。
但在 MBTI 的体系里面,就只能一刀切地将人群划分成「I人」和「E人」,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试考虑三个人:A的内向程度是4.5,B是6,C是0.5,MBTI 会把A跟C划分成「I人」,但显然A跟B更适合放在同一类。
因此,现代心理学里面,一般把人格视为一个连续的轴。比较受认可的人格测试(比如大五人格),也是直接告诉你:你在这个维度上的得分是多少分。让你知道自己的位置和倾向性,而不是直接把你划分成某种类型。
这种模式就叫做「特质论」,也就是告诉你:你具备多少成分的这种特质。它跟以 MBTI 为代表的类型论是对立的。
简而言之,一切把人格划分成多种类型的测试方式,基本都是不受现代心理学认可的。现代心理学只会告诉你「你在某方面具备多强的倾向性」,但它不会把你放到某种类型里。
2. MBTI 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较差。
效度,指的是一个统计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事实真相;而信度,指的是重复进行一个统计,得到结果的稳定性。一个测试必须同时具备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它才是有价值的。
可惜的是,从 MBTI 问世至今几十年来,对它的信效度研究,结果都非常不乐观:MBTI 的信度和效度都较差,它很难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真实人格,结果也相当不稳定。
举个例子:你在做 MBTI 测试时一定遇到过这种困惑:这两个选项我似乎都有,或者我两个都不想选,怎么办呢?这其实就是效度较差的一个表现。
同样,同一套题目,隔了几天去做,心情状态不同时去做,结果可能大相径庭。这其实也就说明了,MBTI 的信度是有限的。它无法全面地反映测试者较为稳定的人格状态,而只能描述测试者当下的想法。
当然,前文我也讲过:如果我们不去纠结 MBTI 给出的答案是否准确,而是更关注我们对这个答案的态度的话,那它也是可以用的。
3. MBTI 的提出并没有经过科学的步骤,也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
正统的心理测试,都是由正规的心理学家和机构,对大量人群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对结果进行因子分析所产生的,并且会经过多次的检验和优化。因此,相对而言统计效果会更好,更能够反映真实人群的特征。
而 MBTI 的诞生,是由一对母女 Myers 和 Briggs 于 1944 年提出的。她们并没有心理学背景,纯粹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去研究,并引入荣格的理论为自己的成果作支撑。
但荣格的理论并不属于科学的范畴(精神分析不是科学,是自成一体的体系),甚至连荣格本人也不认可 MBTI。而除此之外,既没有其他科学理论为 MBTI 背书,也没有严谨的大规模统计,因此,MBTI 是存在「先天不足」的。
MBTI 能够火起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巴纳姆效应:人们对描述自己美好特质的模糊语言,通常会产生积极的感受。但这种描述并不是严谨的。
实际上,绝大多数流行的测试(包括星座),基本都依赖于巴纳姆效应。它们的共性就是:用来描述的话通常比较空泛,既可以放在你身上,也可以放在别人身上;既可以正着说,也可以反着说。
这可能也是流行的特质:它未必很好,但讨人喜欢。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我的观点吧。
MBTI 并不是一项专业的人格测试,它缺乏科学基础,结果也并不可信。对它深信不疑,把它作为行动指南,或者过度依赖它来提供判断,都是错误的。
但是,MBTI 也并非一无是处,如果仅仅把它作为娱乐、作为谈资,作为了解自己的方式,或是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那是没有问题的。
关键不在于它本身如何,而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和利用它。
找到一切事物能够为我们所用的地方,让我们去掌控它,而不是急于找到一个支持或反对的立场,这才是更好的做法。
—— 闲聊时刻 ——
最近很多人向我提问关于 MBTI 的内容,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这应该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我对它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