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更好地防范未知重大疾病风险,很多投保人会选择为自己和家人配置重疾险。万一重疾风险发生了,被保险人可以从保险公司那里获取一笔金额不低的赔偿金。

有了保险公司的赔偿金,被保险人的治疗费用、日常生活费用都可以得到一定保障。

而重疾险是保障型险种里面结构最复杂、保费最贵的,面对市场上参差不齐、条款纷乱复杂的重疾险,怎么买也是很讲究技巧的。

今天来说说新手小白买重疾险时常见的6个问题,帮大家避坑。

买重疾险的6大忌,你中了几个?

1. 不着急买,还年轻。

现代社会的工作节奏很快,熬夜加班是经常的事,再加上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年轻人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重疾的发生也越来越年轻化

泰康人寿的理赔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0年,90后群体(21-31岁之间)的重疾出险率增长了3%。

80后群体(32-41岁之间)重疾出险率增长了7%。

除此之外,还要警惕年龄增长后“保费倒挂”的风险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罹患重疾的概率更高,保费也会相应的增加。

这时候买重疾险不仅不划算,而且由于身体的原因,往往也会更难通过核保要求,因此,更应该趁着年轻、身体好,及时地配置重疾险。

2. 重疾险保费支出过高。

买保险,必然要考虑保费预算,切忌盲目追求高保额或长期保障,而忽略了缴费压力,导致中途无力按时足额缴费。

对于投保人来说,做好财务规划很重要,以确保整个投保过程稳定可持续。在做投保方案时,要学会做合理取舍。

根据保险业内的“双十法”(即利用杠杆效应,将十分之一的收入放大100倍保障)的计算方式,通常情况下,全家人的整体保费,不要高于家庭全年收入的10%比较合理。

3. 不重视健康告知。

重疾险是对被保险人健康要求比较严格的险种。如果投保人在做健康告知前没有充分了解健康状况,马虎应对需要告知的内容,最终导致有所遗漏,那么就会留下很大隐患。

万一被保险人在未来出险,保险公司可能会以“未如实告知”为由,拒绝履行理赔责任。

买重疾险,要根据过往身体状况和就医记录如实告知,做到“有问必答,不问不答”,既不要隐瞒病史,也不要夸大病情。

4. 盲目追求保障的疾病数量。

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病种多≠保障好,2020年发布的重疾新规要求,重疾险产品强制要求必须覆盖以下28种重大疾病——

这28种涵盖了高发重疾的95%以上,因此,并不用过度追求重疾的保障数量,而是应该重点关注产品是否覆盖高发病种,以及轻中症的保障,挑选轻中症保障更加实用的产品。

高发的轻中症列表

5. 盲目追求大公司产品。

你是不是会觉得小品牌的保司不靠谱,“万一哪天倒闭了,我的保单还能有效吗?”

其实,所谓的“小保司”其实并不小,根据《保险法》第68条规定:设立保险公司,其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2亿元,且必须为实缴货币资本。可见成立保险公司的门槛之高。

在我国,监管有十大安全机制来确保保险消费者的利益。

而且,退一万步讲——就算保险公司倒闭了,也会有别的保司接手我们的保单。

保险公司会不会倒闭,对我们来说影响不大,我们的保单所有权益是不变的。

因此,更应该专注于产品本身,看产品是否符合我们自身的需求。

6. 过度追求保终身,忽视保额。

重疾险设计的初衷,不只是为了治病,更重要的是弥补因罹患大病无法继续工作造成的收入损失让患者不用工作,也能安心疗养,帮助患者度过漫长的康复期。

中国精算师协会列举了目前重疾险定义内的28种重疾治疗费用。

从保险公司过往的理赔年报来看,前6种高发重疾占重疾总理赔的80%左右,平均治疗费用在30万左右。

除此之外,一个人生了大病,除了治疗费,还有其它相关的费用损失。因此,重疾险的保额很重要。

而“保终身”主要是考虑到避免出现晚年因身体原因无法续保的风险。由于70岁后可能已经不再是家庭的经济支柱,罹患重疾的影响相对没有那么大。

所以,在预算紧张的情况下,建议优先考虑保额,再考虑保障期限。

小保有话说

总的来说,买重疾险需要注意的细节很多,除了以上几点,还要提醒大家的是:

不要脱离健康告知、预算、个人风险偏好等,陷入无意义的产品对比。

举报/反馈

一声保重

374获赞 107粉丝
传播爱与责任,保障千家万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