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8
视频制作:汪晓青
央广网西宁8月15日消息(记者汪晓青)植被覆盖面积不断增加,空气质量显著提升,发现昆虫新种十余种,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记者从8月14日召开的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及祁连山区生态保护建设成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青海省勇担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重任,以“国之大者”为己任,在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蒙新高原、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和西北诸河重要产流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也是东南湿润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交汇区。在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稳定、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彩云下,祁连山的大片湿地(央广网发 张洪军 摄)
2022年年底,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兰州大学、青海大学等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以林草湿沙等关键生态要素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变化为重点进行系统评估,对植被覆盖和植被质量、固碳释氧、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等指标进行分类评估。
山的风姿(央广网发 白永花 摄)
“开展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及祁连山区生态保护建设成效评估,是对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理念的深入贯彻落实。”据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才让多杰介绍,根据评估结果,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和祁连山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以来,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态恢复效率明显提升;生态监测网络覆盖面持续扩大,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和体系初步确立,补偿机制基本建立;农牧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态保护红利持续释放;生态文明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增强深化,区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黑颈鹤(央广网发 张景元 摄)
分区域来看,祁连山生态保护建设区面积630万公顷,涉及祁连、天峻、门源、刚察、大通、民和等10县(市,行委)及大通牛场,60个乡(镇)662个村。通过系统评估,气候总体呈较为明显的暖湿化趋势,植被覆盖面积较生态保护建设系列工程实施前增加4.73万公顷,植被质量均显著增加,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水源涵养能力明显提升,祁连山区空气质量和固碳释氧功能持续提升,祁连山区是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在青海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触碰(央广网发 焦生福 摄)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面积158万公顷,涉及德令哈市、祁连县、天峻县和门源县4县(市)20个乡镇119个村。通过系统评估,气候变化总体呈明显的暖湿化趋势,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试点建设以来植被面积增加0.97万公顷,植被覆盖度平均增加1.45%,植被生态质量提高15.27%,60.17%的退化草地得到有效恢复,水源涵养能力和水文径流量明显提升,空气质量显著提升,植被固定二氧化碳量和释放氧气量分别增加19.01%和20.34%。调查发现昆虫新种14种,中国新记录10种,青海新记录228种,祁连山鸟类新记录9种,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晨光炊烟(央广网发 焦生福 摄)
祁连山国家公园是高原山体垂直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由低及高孕育了森林、草原、湿地、冰川冻土、荒漠等多类型生态系统,是同纬度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富集、最独特、最集中的区域之一。独特多样的自然景观和千姿百态的万物生灵成为摄影艺术创作的巨大宝库。
据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服务保障中心副主任秦冲介绍,2017年国家公园试点启动以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建立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签约摄影师队伍,目前已累计签约省内外摄影师77人,探索出了一条以生态文化为引领,具有国家公园特色的文化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生态摄影队伍不断壮大,先后有1200余幅(次)摄影作品获得国际国内重大奖项。通过摄影师的镜头,通过一幅幅生动直观的摄影作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青海,了解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举报/反馈

央广网

5088万获赞 455.1万粉丝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央广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