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指出: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服务和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增强动能,是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担负的重要社会责任,也是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使命。

心理健康教育助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就是要切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新时代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努力使学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充分遵循教育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规律,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感染力和引导性优势,积极调动社会资源,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营造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环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

作为心理学在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在优化和提升学校教学管理、维护和促进学生健康、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方面处于保驾护航的重要地位。这种特殊地位正是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什么人”的重要贡献,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价值体现。

在系统创新中激发心理健康教育活力

结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内涵和目标进行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广泛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技术和方法,进一步激发课堂教学创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对课堂教学应有的支持与服务作用,让课堂更有生命力,让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进一步彰显。要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塑造学生健康人格为目标,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深度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潜能;重视课堂心理资源开发和学生心理品质优化,使学生通过积极体验获得丰富感知和深刻领悟。

首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离不开各级各类学校的和谐稳定。《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坚持系统治理,健全多部门联动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育人机制,聚焦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系统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为此,西北师范大学积极协调兰州市和安宁区相关职能部门,构建了学校党委全面领导,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学生发展中心和心理辅导中心为核心负责部门,各二级学院党团机构和辅导员队伍为主要力量的三级“立体型、网格化、全员式”学生心理辅导体系,为学生健康成长筑牢“安全网”和“平安墙”。

其次,重点关注心理异常学生,并及时给予对症指导。近年来,西北师范大学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中,坚持“促发展、兜底线、保安全”的基本理念,建立了包括入学全员普查、学期阶段性筛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聚焦学生发展团体辅导、心理辅导室个别咨询、医院识别与转介等多环节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支持服务系统。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调解各类矛盾冲突、挖掘各项优势潜力中的防火墙、稳定剂作用。

再其次,积极开展同学间朋辈帮扶,帮助学生纾解心理压力、提振信心。学校教师及时鼓励和动员班级心理委员、其他班干部和心理素质优良的同学关注和了解学生在人际交往、恋爱情感、集体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倾听、安慰和支持,互帮互助、共同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焕发教师专业发展生机

新时代高素质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在更新专业理念、夯实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加强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强弱项、补短板。

一是更新专业理念、夯实专业知识。心理健康教师必须通过及时更新专业理念,不断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充分了解不同教学方法和策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才能有效促进教学创新。学校应支持和鼓励心理健康教师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重视对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指导,积极组织学科竞赛、交流学习等,拓展和深化心理健康教师的知识体系。

二是提升专业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师要依托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自我反思调控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通过多种教学和活动形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心理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三是加强保障机制建设。教师的教学活动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动机、兴趣等方面的特点,进而主动反思和探索,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学校为打造一支“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新时代教师队伍,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在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建立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激励机制和培养模式,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意义感和价值感,促使教师乐于从教、精于从教,为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左彩霞系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康廷虎系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3年08月13日第2版

作者:左彩霞 康廷虎

举报/反馈

中国教育新闻网

48.6万获赞 13.8万粉丝
全 天 候 中 国 教 育 报
中国教育报刊社官方账号,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中国教育新闻网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