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减肥过程中,人们可能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可能就是暴食症。暴食症,经常被人称为“暴食倾向”,是一种可能与过度节食和营养亏空有关的进食障碍。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来随便聊聊。01

何谓暴食症

暴食症,主要症状体现在频繁大量进食且无法自我控制。他们通常在食欲无法约束下进行过量进食,饮食过后则常常伴随各种不适感。这就是《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对暴食症的主要定义。

据此,我们可以大概认为:暴食症强调一个“无法控制”的症状,而这无法控制的原因以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内容。02

暴食症的成因

根据DSM-IV中对暴食症的诊断,我们可以找到它的两个主要成因。

一是从生理上说,研究发现过度的节食或饥饿可能会导致身体对蛋白质和糖类的需求增加,使得人们在食物丰富时更可能过量食用(Polivy & Herman, 1985)。例如,披萨和蛋糕这样的暴食食物通常富含糖分和热量,和平日节食时严格控制的食物形成强烈对比,会导致食欲难以自制。

第二个成因则在于心理因素。压力、情绪波动、抑郁、焦虑等,都可能触发暴食行为。一些患者使用食物作为应对负面情绪的策略,甚至会在吃东西时暂时忘记忧虑和压力(Elran-Barak et al., 2015)。它们构建了一种心理依赖,使得人们在面对生活压力或困难情绪时,会选择以暴食来求得短暂的慰藉。

所以说,暴食症的成因可以看作是一种身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在节食或减肥过程中,可能无意识中触动了这个陷阱。03

如何预防和改善

暴食症的预防和改善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

首先,人们应当遵循科学规律进行减肥,避免过度节食带来的营养不良和能量亏空。根据摄入与消耗的能量平衡理论(Hall et al., 2011),过度节食不但会让体内积累的能量(即体脂)减少,还可能导致肌肉量的减少,进而减低新陈代谢率,让减肥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减肥者应当合理规划饮食,保证身体基本所需的蛋白质和糖类的摄入。

其次,转移注意力,通过投入工作和兴趣爱好,以调整心理状态。某些情况下,饮食可能扮演了一个缓解压力的角色(Greeno & Wing, 1994)。当人们面临压力时,可能会借助进食来获得短暂的满足感。因此,找到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比如阅读、画画、运动等,能够有效地避免情绪压力引发的暴食。

最后,探索非饮食的放松方式,如瑜伽、冥想或者阅读,以降低情绪对食物的依赖。研究显示,进行冥想等放松活动可以降低焦虑、压力,进而抑制暴食症状 (Katterman et al., 2014)。END

写在最后:暴食症并不仅仅是关于食物的问题,它更深层次地涉及到个人的自我管控能力和情绪管理手段。在追求身材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找到减肥与身心健康间的理想平衡,应当是所有减肥人士的终极目标。

举报/反馈

老王谈跑步

33.3万获赞 3万粉丝
跑步,遇见更好的自己
乘风计划作者,健身达人,优质体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