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少患者都反映,确诊抑郁症后精神面貌都大不如前,颜值明显下降。
因此很多人会下意识地认为抑郁症会让人变丑。

事实上,国内目前尚未有研究证明抑郁症与个体相貌直接相关。

不过,人们常说相由心生,受心境低落、睡眠障碍等症状影响,抑郁症有可能从侧面间接影响到外貌。

比如皮肤变差、眼睛无神、面容呆滞等,这些变化都会让人觉得自己“变丑了”。

在漫长的康复过程中,抑郁症患者会格外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尤其是外貌。

这也导致不少患者产生外貌焦虑,进而加重抑郁情绪,不利于治疗。

针对这个问题,我总结了一些情况和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为什么抑郁的人

会觉得自己变丑了?

我们都知道,抑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典型的症状表现就是情绪低落、悲观消极。

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往往会影响到个体的精神状态。

当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并不好时,其外观形态所呈现出的观感也会比较差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饱受抑郁困扰的人,看起来总是无精打采或是很苍老的样子。

不过,“抑郁的人觉得自己变丑了”不仅仅是心理作用,部分相貌变化也是真实存在的。

这主要是因为:

  • 睡眠障碍影响

一般而言,抑郁症患者常见的躯体症状就是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多梦等。

当个体睡眠不足时,会出现皮质醇分泌增加的情况。

升高的皮质醇则破坏脸部胶原蛋白的稳定性,容易导致脸部肌肤失去光泽

加上睡眠不好还会引起新陈代谢紊乱,引发黑眼圈、暗沉等皮肤问题,自然就影响了相貌。

  • 肌肉记忆影响

受抑郁症影响,患者通常会对外界信息做出消极反应。

这种反应往往会通过表情来传达,因此患者的脸部表情也会倾向于“难看”。

而长期做出“难看”的表情,则会让个体相貌在潜移默化中“变丑”。

这是因为脸部表情主要是依靠眼部、面部和口部等肌肉群的变化实现的;

当长期出现同一种表情时,肌肉群会形成固定的记忆

久而久之,这些表情就会不自觉地“长”在脸上,看起来就像是变丑了。

  • 动力丧失影响

当然,抑郁症患者之所以会觉得变丑了还有一个很直接的原因,那就是没精力去收拾打扮了。

抑郁症患者是缺乏动力的,对很多事情都力不从心。

在想要打扮自己的时候,患者的身体往往不听使唤,无法付诸行动

并且因为抑郁情绪,患者更倾向于躲避社交和外出,长期宅家自然不会去打扮。

没有精力在外貌上下功夫,自然而然就会觉得自己变丑了。

应对抑郁症的外貌焦虑

可从情绪下手

不难看出,虽然抑郁症并不会直接影响个体的相貌,但其症状表现会间接带来相貌变化。

而这种变化更多体现在患者神态上,即精气神。

所以,与其说抑郁症会让人变丑,不如说抑郁症会让人变丧

如此一来,若想解决长期抑郁带来的相貌问题,不妨从情绪下手:

1、调整对待情绪的态度

很多时候,抑郁症患者的负面情绪是不受控制的,强硬阻断反而会引起反弹。

这时,不妨先尝试调整自己对待情绪的态度,尽量摆脱对情绪出现的恐惧、抵触和厌恶

当不再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时,才会真正开始正视情绪,并产生想要调节情绪的动力。

2、多给自己心理暗示

在长期抑郁的状况下,抑郁症患者会习惯将自己和负面情绪捆绑在一起,认为自己就应该是不开心的。

对于这种负性想法,不妨尝试从心理层面给自己建立一个免疫屏障。

比如,当自己被不开心的想法困扰时,可以采用快速词语重复训练的方式,

大声且多次地重复“不开心”这个词,慢慢地就会发现“不开心”就只是一种声音,而没有了实际意义。

长久下来,消极情绪的持续时间就会有所减少,患者的情绪和精气神也会随之缓和。

3、引导自己改变情绪

这里的改变,并不是指强制让自己从低落的状态快速跨越到开心的状态。

而是在消极情绪蔓延的时候,试着用正念冥想等方式让自己慢慢从低落过渡到平静

毕竟比起开心,患者做到平静状态的可行性要更高。

另外,平时还可以对着镜子多做一下表情,这不仅能调节肌肉记忆,也能为自己带来好心情。

写在最后:

抑郁症会影响精神状态,让人看起来好像变“丑”了。

但它并非不可逆的,当我们的抑郁状况有所改善,相貌自然也会发生改变。

所以无需过分关注外貌,专心治疗,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私信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及删除处理

举报/反馈

精神科医生王永龙

3.6万获赞 8449粉丝
传播精神疾病健康知识
王永龙,精神卫生专业 主任医师 山西省人民医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