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儿园坐不住,父母有多苦恼?

昨天带女儿去小区娱乐区玩耍,刚找了个位置坐下,就听到身边几位妈妈你一句我一句的议论着什么。仔细一听原来她们是在吐槽自家孩子多调皮、多难管,尤其是在讨论到孩子在幼儿园课上坐不住的问题时,这些妈妈更是找到了共鸣,你一言我一语、讨论激烈。

比如下面这位妈妈,在谈到自己坐不住的儿子时,忍不住抱怨道:

儿子从3岁半上幼儿园,直到现在上中班,一年的时间里,幼儿园老师隔三差五就找我。每次都跟我反映同一个问题,就是坐不住、乱跑。大家都坐的好好的,他突然就会从位置上跑下来,而且还会去干扰其他小朋友。有段时间我还怀疑他有多动症,甚至带他去医院检查,但是医生表示不是多动症,他就是不能遵守规则,专注力低,我给他讲道理,也惩罚过,但是都没啥效果,真的是愁死了。

孩子坐不住是普遍现象吗?坐不住的孩子到底怎么了?如何才能让孩子坐得住……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有关孩子坐不住那些问题。

1.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坐不住的孩子到底怎么了?很多频频被老师约谈的家长,总会不由自主的怀疑孩子得了“多动症”,甚至带孩子去医院各种检查。

殊不知,好动是孩子的天性,绝大多数孩子坐不住属于正常的生理行为。除非孩子存在明显注意力缺陷,或者伴随心理行为异常表现,家长才有必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排除多动症的情况下,如果孩子依旧坐不住,考虑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教学活动吸引力不足

本着对孩子高度负责的精神,作为家长,我们不可以胡乱的猜疑老师,也不可盲目的信任老师,要察其言观其行,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当老师向您反映孩子坐不住的情况时,家长也得花些精力了解下孩子的在校情况。多问老师几句,与其他孩子家长沟通下,与自家孩子沟通下。是他自己坐不住,还是其他孩子也坐不住?

如果一个班里十几个孩子,好几个都坐不住,那就要考虑下是不是幼儿园老师的教学内容或者形式过于单调无趣,无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情绪调控力不足

3-6岁的孩子,情绪调控能力还在发育过程中,自控能力比较弱,如果孩子过于兴奋、紧张、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情绪起伏较大时,就很难安静下来专注于一个活动。

比如,孩子因为刚入园因为焦虑紧张时,就会坐立难安,注意力无法集中;再比如孩子在园内的情感需求没得到满足时,想得到老师的关注,也会不断地站起来说话。

3)自我管理能力差

现在很多家庭的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几乎都处于一种自由散漫的状态,根本不懂何为规则秩序?几乎从没有机会体验过管住自己的感觉。

一下子上了幼儿园,忽然受制于各种条条框框,难免不适应,也根本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行为,从而无法专心学习,坐不住。

4)专注力不够

研究发现:儿童的专注力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升。

以下是各个年龄段孩子专注力持续的平均时间,各位家长可以给孩子找个他喜欢的事,在旁观察,参考以下数据测下他的专注力发育情况。

2~3岁的儿童,约5~10分钟;5~6岁的儿童,约10~15分钟;7~10岁的儿童,约15~20分钟;10~12岁的儿童,约25~30分钟;12岁之后的儿童,约30分钟以上。

2.面对坐不住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坐不住,不仅无法安心学习,还破坏班级秩序,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父母被老师约谈在所难免

家长频频被约谈,孩子屡教不改,我们难免着急上火,甚至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

比如,简单的认为孩子是故意的调皮捣蛋,有能力控制自己,但是就是不控制;单纯的给孩子讲道理,甚至责骂、惩罚孩子,对孩子没有耐心。这些行为只会让孩子越变越糟糕。

想让孩子“坐得住”,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做法:

1)核实

把孩子送进学校,作为家长不能猜疑老师,但是也不可盲目的信任老师。

所以一旦老师向你反映孩子的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核实问题是否属实?找其他家长,或者跟孩子交流一下,排除除孩子之外的因素,比如幼儿园老师的教学活动吸引力不足。

如果核实后,确实是自家孩子的问题,那接下来才是我们要做的工作。

2)接纳、理解、允许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出了问题,责任并不在孩子,而在我们。

所以,一旦发现孩子的问题,我们第一要做的就是接纳、理解。坦诚的跟老师沟通,告诉老师孩子坐不住,不是他不想,是他做不到;同时,告诉孩子你理解他为啥坐不住,接纳他的行为。

保持坚定、耐心的态度,与孩子多沟通,让他明白为何在课上不能乱动,给他提供解决办法。

如果有可能,尽量让老师配合自己做工作,比如在课上给孩子安排个发放玩具、发个言等任务,让孩子循序渐进的改善。

3)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研究发现专注力有助于孩子的行为控制,专注力高的孩子更能控制自己的冲动,抑制自己的分心,遵守规则,完成任务。

游戏是培养儿童专注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0-8岁,更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黄金时期。

我们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认知水平给孩子设计、提供一些可以锻炼专注力的游戏,比如,陪0-3岁的孩子,玩寻找小球,积木搭建,卡片配对等简单有趣的游戏,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3-6岁的孩子前额叶皮层发育迅速,是专注力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可以组织一些类似拼图、绘画填色、益智贴纸等需要持续注意的游戏,锻炼他们的专注力。

等孩子到了6-8岁,自制力逐渐增强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增加训练专注力的游戏的难度及规则性,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个阶段的孩子,每次训练的时长都不宜过长,切忌训练过猛,应与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耐心引导,以免孩子产生厌倦。

最后给家长们推荐一款各个年龄段孩子们都喜欢,效果又非常好的训练道具:贴贴纸。

女儿在1岁左右就开始玩各种贴贴纸,当时给她买这些贴纸,并没考虑到这些贴纸可以训练专注力,主要是觉得小孩子都喜欢,并且还可以锻炼手部精细操作能力,没想到这些贴纸给女儿带来最大的收获竟然是专注力的提升。

现在女儿已经上小学3年级了,这几年学习期间从来不存在坐不住的情况,小学阶段更是专注力一流,每次无论是写作业还是看书,都能达到同龄孩子平均水平以上,学习成绩也从未让我费过心,一直在班里没下来过前3名。

推荐我们玩的众多贴纸中,比较中意的一套,这套贴贴纸全书16册,包含《创造力》《专注力》《记忆力》《理解力》等16册,5大方向,18个细分主题。近300个儿童感兴趣的游戏场景,3100个暖萌可爱的精致贴纸,让孩子实现贴纸自由。

贴纸书设计符合儿童思维,内容涵盖数学、语言、思维、创意等智力训练,将认识实物、解决问题与动手贴贴纸结合,让孩子体会贴纸的乐趣的同时,还锻炼了孩子手部精细动作,促进孩子大脑发育,提升专注力。

卡通设计趣味性强,精巧考本,便于携带,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圆形骑马钉设计,保护孩子小手不受伤,适合家庭亲子游戏,全面开发宝宝智力,是妈妈帮助孩子训练专注力的好帮手。

强烈推荐给家有0-6岁宝宝的家长,不到一顿外卖钱,给孩子贴纸自由,关键还能训练孩子的各项能力,有需要的家长,点击文中链接即可入手。

举报/反馈

禾禾妈爱学习

10.4万获赞 1.5万粉丝
小学生妈妈,深耕育儿、家庭教育知识
优质亲子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