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阎崇年,山东蓬莱人,汉族,现任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北京孔庙与国子监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名誉馆长。著名历史学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阎崇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清史、满学及北京史。为央视《百家讲坛》开“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大故宫”和“御窑千年”等系列讲座。

阎崇年自述,作为一位布衣学者,其个人心力之所及,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清朝开国史的学习与研究,撰写了《努尔哈赤传》《袁崇焕研究论集》《清朝开国史》和《清史论集》等论著,并发表若干篇论文,总数300多万字;第二,满学的学习、开拓与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和国内外同仁一起,筚路蓝缕,开创满学,给出满学定义,创立北京满学会,出版《满学论集》,主编《满学研究》和《20世纪世界满学著作提要》;第三,利用电视平台,系统讲述历史。据此出版了《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大故宫》和《御窑千年》等五个系列,共二百多讲(集)。

核心观点

■“我每一次到外地演讲,无论是高校还是机关,我总是先做功课,先做学生。我的体会是,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听众。家长也是,家长自己先学习,感动了自己,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听,才能感动孩子。所以,教育孩子爱读书,需要从父母做起。人人都做爱读书的人,家家都是书香家庭。孩子爱读书,将来一定有出息,也会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贡献。”

■“故宫不仅仅是故宫自己的事情,更是中华民族5000年优秀文明的集中。全国有很多重点文物单位,但通过一个72万平方米的单位,能把5000年的优秀中华文明集中、全面、系统地保存和展示起来的只有故宫。中国只有故宫,全世界也只有故宫。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骄傲集中点就是伟大的故宫。”

■“在中华5000年的历史中,大部分时候是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冲突。中国历史上一直不重视海洋。我想,这不是某一个人水平不高或者考虑不周,而是我们5000年来缺乏海洋文化。中国近代文化之殇,从海洋文化受辱开始。”

7月底的最后两天,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频频亮相青岛,其热度堪比炎炎夏日。30日上午,阎崇年在青岛书城分享和签售《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一个个活动环环相扣,让人忘记了这是一位世俗意义上的年近九旬的老先生。

纤毫毕现的历史细节、洒脱练达的人生感悟、妙在心手的书香墨韵,丝丝入扣地呈现了名家的专业智慧与日常“惊喜”。在当天热烈的互动现场,不仅有200多名预先报名参加活动的小学生,也有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这样的“超级粉丝”。他一路陪阎崇年来到青岛,是加持亦是诚挚“追星”。

31日下午,阎崇年又现身青岛出版大厦,参加《阎崇年史学文颖集》首发式暨个人书法小品展。《阎崇年史学文颖集》是阎崇年数十年的优秀作品精选,堪称集大成之作。这是他继《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之后,在青岛出版的又一力作。

阎崇年在青岛书城与读者分享新作。王雷 摄

谈文化传承

《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是近90岁高龄的阎崇年倾力创作——历时3年打磨,送给孩子的明清正史读物。

阎崇年秉持“有一分史料讲一分话”的写作原则,查证200多部史学专著,力图给孩子讲述严谨准确的明清史。“我们要始终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引导,要让孩子愿意读、读得透、记得住!”阎崇年介绍,《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串联起了建筑、文物、典籍等多维度的知识,“立足明清两朝的历史,放眼更为广阔的领域,让孩子通过阅读明清史,溯源古代史,了解近代史,对比世界史,真正地拓宽眼界、思维与格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无数宝贵的观念遗产,它们是中华先民创造的最有价值的历史正能量。而《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的传播,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文化传承样板。阎崇年说:“目前,正在商洽将《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版权输出到国外。”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希望,也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小孩子喜欢形象生动的东西,图文并茂最适合他们的阅读,绘本尤其受到小孩子的喜欢。”阎崇年说,“那么,从哪儿传承我们的文化?故宫是中华民族5000年优秀文明最集中的部分,故宫里有甲骨文,也有甲骨文之前的一些考古出来的东西。在故宫里,文物也好,人物也好,建筑也好,将其融于通俗的文字之中,并以绘本的形式传递给孩子,可以让他们知道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现在,我们在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伟大到什么样子?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中,我们中华文化最悠久,并且延续至今,这太难得了。埃及过去使用的是埃及文字、埃及语言,现在是阿拉伯文了。同样,希腊也和之前的文字不一样了。中国汉字一直传承到现在,小孩念的唐诗宋词还是唐朝的文字、唐朝的诗。所以,孩子们学习历史中的故事人物,可以潜移默化地让爱国之情从小在心里生根、发芽、开花,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阎崇年说。

作为央视《百家讲坛》的“开坛元勋”,十余年前,阎崇年首次在电视上讲课,就凭一己之力,让这个电视栏目一夜爆红,打破历史类节目的收视率纪录。并且,影响“50后”到“90后”多代人群,可以说,他是将明清学术研究成果面向大众普及的“第一人”。在多次演讲中,阎崇年都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而学习历史的最好时间就是少年时期。

“过去有句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意思就是:学手艺、学技术越早越好。在学校教育中,一二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主要是识字、看图写话等。到了三年级,教学重点则分配给了阅读理解和习作表达,文史阅读的重要性会越发显现出来。”阎崇年说,“这时候不仅需要基础扎实的阅读积累,还需要引经据典、博览广取。因此,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到了小学中高年级。”

阎崇年重视明清学术成果的大众普及,他创意解说历史热门话题、揭秘人物反差、解答历史疑案,在趣味的讲述中,降低了学习明清史的难度,让人不禁直呼“学习历史也能如此有趣”。“对于孩子而言,明清史比早期的历史更易于理解,不需要过多的背景知识,很多相关的影视作品也在讲明清史,记忆起来会更深刻。”阎崇年说。

在采访中,阎崇年提到一段趣事。“有个五年级的小朋友到我家做客。这个小朋友调皮得很,我就给了他一套《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结果,小朋友迅速被这套书吸引,安安静静地阅读了起来。”阎崇年说,有的家庭是两个孩子,就买了两套《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因为两个孩子都喜欢这套书,爱不释手。”

阎崇年认为,父母是天然的儿童教育专家,是文化传承的第一个环节。“要做老师,先做学生。”阎崇年说,“我每一次到外地演讲,无论是高校还是机关,我总是先做功课,先做学生。我的体会是,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听众。家长也是,家长自己先学习,感动了自己,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听,才能感动孩子。所以,教育孩子爱读书,需要从父母做起。人人都做爱读书的人,家家都是书香家庭。孩子爱读书,将来一定有出息,也会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贡献。”

谈故宫之缘

作为著名的明清史学家,阎崇年对故宫的喜爱可谓痴迷。“自第一次去过故宫后,我就对故宫非常痴迷,1949年之后去了不下1000次。”2012年,阎崇年曾出版过专门研究故宫的系列专著——《大故宫》,随后同名电视节目在央视《百家讲坛》播出。越来越多的读者通过《大故宫》认识、了解紫禁城的历史和故宫博物院的发展。《大故宫》在宣传和解读故宫文化、纠正影视剧小说曲解、满足不同层次读者了解故宫历史的需求等方面,起到了正面的引导作用。

故宫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伟大的教科书,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座伟丽的丰碑。阎崇年这样表达故宫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

“故宫不仅仅是故宫自己的事情,更是中华民族5000年优秀文明的集中。全国有很多重点文物单位,故宫、敦煌、周口店、北京猿人等都很重要,但是,通过一个72万平方米的单位,能把5000年的优秀中华文明集中、全面、系统地保存和展示起来的只有故宫。中国只有故宫,全世界也只有故宫。将中国的故宫与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对比,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更为鲜明的传统文化优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骄傲集中点就是伟大的故宫。”

在《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的序言中,阎崇年分享了他与故宫结缘的经历: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住在山东蓬莱一个依山傍海的小村子里。寒冬的夜晚,我常常躺在热炕头上,听奶奶给我讲故事。因为我的爷爷和爸爸都在北京工作,他们回家探亲时分享了很多北京和故宫的故事,所以奶奶很喜欢给我讲北京的故事、故宫的故事。”

“也许在冥冥之中,奶奶给小时候的我所讲的故宫故事,深深地影响了我。大学时,我选择了历史系。毕业以后,我选择了研究历史的学术道路,着重研究明朝和清朝的历史。故宫就进入了我的研究领域。”

2000年后,阎崇年开始集中更多时间和精力着手读故宫、写故宫、讲故宫,出版了《正说清朝十二帝》《康熙大帝》《大故宫》《故宫疑案》《故宫六百年》《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等一系列图书。

除此之外,阎崇年在全国各地,甚至在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许多国家讲过故宫。然而,阎崇年对于故宫文化的传播仍有憾事,“这些年来,我给很多成年人讲过故宫,但唯独没有给小朋友讲过故宫。”

2019年,应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邀请,阎崇年决定给小朋友写一套“故宫里的明清史”。“讲讲故宫建成600多年以来,那里发生过哪些有趣的历史故事,解读故事背后的那些有益的道理,这也正是《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的写作缘起。”阎崇年说。

《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一经出版便广受欢迎,引发了孩子去故宫参观、学习明清历史的热潮,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在谈及创作初衷时,阎崇年坦言,以绘本的形式给孩子们讲明清故宫里的历史故事,是为了启发儿童从小喜欢历史、热爱祖国,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谈海洋文化

“我来过青岛多次,青岛的文化有很多特点和特质,其中最鲜明的一个特征就是海洋文化。过去、现在乃至未来,青岛的海洋文化大有可为。”阎崇年把中华文明分为五类: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森林文化、高原文化和海洋文化。在学术界看来,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可谓自成一体。

从地图上来看,在明清时期,中国的海洋面积并不少,北至黑龙江入海口,南至曾母暗沙,从北到南约有一万公里。“在5000年的历史中,大部分时候是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冲突。中国历史上一直不重视海洋。我想,这不是某一个人水平不高或者考虑不周,而是我们中华5000年来缺乏海洋文化。中国近代文化之殇,从海洋文化受辱开始。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这些侵略者都是从海上打来的。”阎崇年说,“民国政府比清朝重视海洋文化,但仍是不够的。海洋文化的受限,使中国吃了大亏。”

“中国应该发展海洋文化,建立强大海军,建设海洋强国,制定海洋方略。这既是中国历史的教训,又是清朝历史的殷鉴,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需要,更是世界奔腾的潮流。要从娃娃开始,长期抓下去,持续抓下去。”阎崇年表示,一是广泛开展海洋科学研究;二是号召人们学习海洋文化知识,重视海洋、保护海洋;三是创作优秀的涉海文艺作品,提升人们的海洋意识。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给了我一点启示:发展海洋文化,建立强大海军,建设海洋强国,制定海洋方略,不是兵来将挡,而要被动变主动。”阎崇年表示,青岛濒临黄海,是中国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海洋文化是最能体现青岛文化特质的文化因子。

“我的老家是烟台,烟台和青岛现在都是海洋城市,国家把海洋大学设在青岛太英明了。我认为,青岛发展海洋文化大有可为,海洋的勘察、海洋的考古、海洋的矿产,特别是海洋高科技,有很多可以去探索的领域。做好这些,我们就把海洋文化的短板补上了。”阎崇年认为,如果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森林文化、高原文化、海洋文化全面发展,那么中国就会越来越强大。“在《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里,我就特别强调海洋文化,有专门的章节和精美的绘图,让小朋友从小就要重视海洋文化,为发展海洋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是近90岁高龄的阎崇年倾力创作——历时3年打磨,送给孩子的明清正史读物。

阎崇年秉持“有一分史料讲一分话”的写作原则,查证200多部史学专著,力图给孩子讲述严谨准确的明清史。“我们要始终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引导,要让孩子愿意读、读得透、记得住!”阎崇年介绍,《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串联起了建筑、文物、典籍等多维度的知识,“立足明清两朝的历史,放眼更为广阔的领域,让孩子通过阅读明清史,溯源古代史,了解近代史,对比世界史,真正地拓宽眼界、思维与格局。”

孩子们现场聆听阎崇年讲述故宫历史。王雷 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无数宝贵的观念遗产,它们是中华先民创造的最有价值的历史正能量。而《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的传播,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文化传承样板。阎崇年说:“目前,正在商洽将《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版权输出到国外。”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希望,也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小孩子喜欢形象生动的东西,图文并茂最适合他们的阅读,绘本尤其受到小孩子的喜欢。”阎崇年说,“那么,从哪儿传承我们的文化?故宫是中华民族5000年优秀文明最集中的部分,故宫里有甲骨文,也有甲骨文之前的一些考古出来的东西。在故宫里,文物也好,人物也好,建筑也好,将其融于通俗的文字之中,并以绘本的形式传递给孩子,可以让他们知道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现在,我们在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伟大到什么样子?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中,我们中华文化最悠久,并且延续至今,这太难得了。埃及过去使用的是埃及文字、埃及语言,现在是阿拉伯文了。同样,希腊也和之前的文字不一样了。中国汉字一直传承到现在,小孩念的唐诗宋词还是唐朝的文字、唐朝的诗。所以,孩子们学习历史中的故事人物,可以潜移默化地让爱国之情从小在心里生根、发芽、开花,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阎崇年说。

作为央视《百家讲坛》的“开坛元勋”,十余年前,阎崇年首次在电视上讲课,就凭一己之力,让这个电视栏目一夜爆红,打破历史类节目的收视率纪录。并且,影响“50后”到“90后”多代人群,可以说,他是将明清学术研究成果面向大众普及的“第一人”。在多次演讲中,阎崇年都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而学习历史的最好时间就是少年时期。

“过去有句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意思就是:学手艺、学技术越早越好。在学校教育中,一二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主要是识字、看图写话等。到了三年级,教学重点则分配给了阅读理解和习作表达,文史阅读的重要性会越发显现出来。”阎崇年说,“这时候不仅需要基础扎实的阅读积累,还需要引经据典、博览广取。因此,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到了小学中高年级。”

阎崇年重视明清学术成果的大众普及,他创意解说历史热门话题、揭秘人物反差、解答历史疑案,在趣味的讲述中,降低了学习明清史的难度,让人不禁直呼“学习历史也能如此有趣”。“对于孩子而言,明清史比早期的历史更易于理解,不需要过多的背景知识,很多相关的影视作品也在讲明清史,记忆起来会更深刻。”阎崇年说。

在采访中,阎崇年提到一段趣事。“有个五年级的小朋友到我家做客。这个小朋友调皮得很,我就给了他一套《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结果,小朋友迅速被这套书吸引,安安静静地阅读了起来。”阎崇年说,有的家庭是两个孩子,就买了两套《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因为两个孩子都喜欢这套书,爱不释手。”

阎崇年认为,父母是天然的儿童教育专家,是文化传承的第一个环节。“要做老师,先做学生。”阎崇年说,“我每一次到外地演讲,无论是高校还是机关,我总是先做功课,先做学生。我的体会是,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听众。家长也是,家长自己先学习,感动了自己,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听,才能感动孩子。所以,教育孩子爱读书,需要从父母做起。人人都做爱读书的人,家家都是书香家庭。孩子爱读书,将来一定有出息,也会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贡献。”(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燕 实习生 薛小琳)

青岛日报2023年8月7日6版

责任编辑:程雪涵

举报/反馈

观海新闻

24.2万获赞 1.7万粉丝
观海新闻观沧海看天下
青岛日报报业集团(青岛日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