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i人还是e人?这个问题可能最近频繁地出现在你的生活中。
今年四月,某博主发起了一项活动,邀请「i人」和「e人」到KTV唱歌,并录制了全过程。这个活动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人们开始认领「i」和「e」的身份标签,「这就是我啊。」人群被两个字母一分为二,热搜上出现相关的词条,「为i做e」「假i真e」「半i半e」……
“i/e”(“内倾/外倾”)是人格类型测试MBTI的评估维度之一,它们并不能简单地被解释为“社恐”和“社牛”,而是随着社会情境的变化,两种类型的人格都可能做出适应性的调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为i做e”。
MBTI,全称为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是由美国作家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和她的母亲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共同制定的一种人格类型理论模型。它由4个维度组成,最后划分为16型人格。
人类的大脑习惯于对人群做快速分类,以便更有效率地决定如何安放自我、他人和关系。但过于简单的分类可能会抹平人与人之间细微的差异,我们矮化甚至扭曲了关系的本质。
我们进入了一个渴望关照自我的时期,通过MBTI完成对“我”的描述、剖析。标签让人找到同类,收容和接纳自己。“e人”让人更自得地享受社交,“i人”的身份则可以换取社交困难的赦免。
MBTI测试在人群中广泛传播,我是在2021年,通过一个在北大读书的朋友接触到的。我发现,不同类型的人给自己这个类型撰写的百科特别不一样,有几个型号人数比较少,但这个类型在网上的声量反而是最大的。
比如说INTJ(建筑师型人格,被认为是人数最少且战略能力最强的人格类型之一,仅占人口的 2%),但这个类型在网上的声量反而是最大的,讨论是最热烈的。
我自己所属的ISFP(探险家型人格,约占人口的8.8%),百科很短很短,组里也没有几个人讨论。
MBTI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受到热捧?这两年明显的一个转折点是,这个测验有粉丝了,如果在网上批评MBTI,可能会遭到攻击。人们捍卫MBTI测试的时候,其实是在捍卫那种自我的独特性和价值感。
随着MBTI愈发流行,公众也开始质疑MBTI过于简化和刻板,将之定义为“伪科学”。在心理学界,它的权威性究竟是怎样的?MBTI确实是基于一个心理学理论编制出来的,而且经过了一定的测量学质量检验,虽然表现一般。
有人提出,MBTI的结论中总是充满着积极的声音,它展示的是测试者的“理想人格”,而非真实的人格。但是,人格成长的来源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相对客观地认识自己。并不是只接纳自身优势的那一面,另外一方面就不管了,而面对我们人格中可能有所缺失的部分,也不见得就是要去修正,但至少可以做到去看见和接纳。
有些人做MBTI测试时,发现自己过段时间会从这个人格转换成了那个人格。人格是在流动和变化的吗?一个人的人格具有生物遗传基础,所以有相对稳定性,但是也不是不可以改变,即便我们已经成人,人格相对稳定,也可能因为我们遇到的人、经历的事,或者通过学习甚至心理咨询,而发生或多或少的改变。
在现代社交环境中,人们常常使用MBTI测试结果作为社交的标签,例如在与陌生人聊天时,我们可能会问:“你的MBTI是什么?”这种倾向于快速分类的行为,无论是基于星座、血型还是MBTI,其实都是源于我们大脑的认知加工方式。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类大脑是一个“认知吝啬鬼”,总是尽可能地节省认知资源,以便将这些宝贵的资源留给那些关键性的、能救命的事情。因此,我们往往依赖直觉来做反应,这是进化的适应性产物。分类就是一个可以节省认知资源的加工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简化复杂的世界,使之变得有规则、有秩序、简单。
MBTI是一个人格分类工具,可以让我们迅速对一个陌生人有所了解并形成第一印象,从而节省了寒暄、试探和相互摸索的时间、精力与认知资源。然而,问题可能就在这里。人的复杂性远超过其他事物,即使是同一MBTI类型的人,也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将一个人简单归类并基于此对他们做出判断,很可能会犯错误,并不能真正清晰地认识这个人。如果我们以这个结果作为是否交往的依据,可能对他人并不公平。
那么,MBTI的快速分类和标签化对我们自我理解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从自我认识的角度来看,MBT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因为它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证证据,虽然远不完美。事实上,任何工具都可以作为认识自我的途径,包括星座。只要人们有意识地去认识和了解自己,这都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工具只是一个起点,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应该相信和依赖它到什么程度。
例如,分类很容易导致自我设限和自我标签化。人类有一个特征是自我确认,一旦我们认为自己是某种类型的人,就会不停地寻找证据来证明这一点,并用这些证据来解释我们遇到的所有事情。然而,那些不支持的证据可能就被完全忽略或者曲解了,我们就会变得懒于改变。
心理学界近年来提出了一个所谓的“中间人格优势”。从实用的角度来看,人格特征就像一个工具箱,如果你既有这一面,也有那一面,在不同的情境下,你可以像调用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一样去灵活应对你所处的环境,从而获得更好的适应性。从发展和成长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存在,你肯定还有一些需要调整和认识的地方,这些地方不应该被完全忽视或屏蔽。
分类还有一个结果,就是把人类分群。分群后,就会出现内群体认同和内群体偏好。例如,有人可能会认为,我是INTJ,就一定比你是ESFJ的强,因为我们是专家型人格。这种群体间的比对可能会导致相应群体的人产生优越感,甚至出现各个类型之间的所谓“鄙视链”。这与MBTI理论基础提出者、心理学家荣格的思想完全相反。荣格认为,人格应该平衡发展,例如内向-外向、感觉-直觉。如果你明显偏向其中一端,那只不过说明这一端在你的行为表现中占据上风,而另一端则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你应该去了解和发展另一面,这样才能达到人格的平衡。换句话说,只有吸纳“不是你”的所有方面,你才能真正完整。但是我们现在似乎完全偏离了这个理念,一旦确定自己属于某一端,就会进一步向极端发展,而完全摒弃另一端。
在心理学界,大约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MBTI代表的人格类型测验已经逐渐被人格特质测验所取代,例如“大五人格”。与人格类型不同,人格特质认为每个人都具有相同的一些特质,只是程度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连续的,而不是非此即彼的。人格是一道光谱,而不是一个个的抽屉。在现代心理学研究领域,类似MBTI这样的人格类型测验已经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
我们之前谈论星座,现在谈论MBTI,都是出于一种了解自我的动力。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想了解得太深入和全面,因为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认知资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喜欢简单的分类和标签,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然而,这种简化的方式也可能导致我们对自我和他人的理解变得片面和肤浅。
在使用MBTI等工具时,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解它们的局限性,不要过度依赖或过度相信这些工具。我们需要意识到,人的复杂性远超过任何工具所能描述的范围。我们不能仅仅依赖这些工具来了解自己和他人,而忽视了其他更重要的信息。
同时,我们也需要意识到,人是可以改变和发展的。我们不应该被任何标签或分类所限制,而应该努力去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力。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了解和接纳自己的所有方面,包括那些我们不喜欢或者不熟悉的方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总的来说,MBTI等工具可以作为了解自我和他人的一个起点,但不能作为终点。我们需要用更开放、更全面、更深入的方式来了解自己和他人,而不是仅仅依赖这些工具。我们需要保持对自我和他人的好奇心,不断地探索和学习,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建立更深入、更真实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