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事迹展播
近日,中央宣传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了2023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李孝忠、杨炳等11名个人和中国救援队等2个集体获得2023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称号。近期,应急管理部微信对2023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进行展播。
中国救援队
于2018年8月组建
2019年10月成功通过
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伍能力测评
组建以来,中国救援队坚持战斗力标准,大力加强以地震救援为主的灾害救援、山地救援、水上救援、城市救援等专业训练,着力提升跨区域(国境)救援管理、搜索、营救、医疗和后勤“五大能力”。
该队先后圆满完成了2019年莫桑比克洪涝灾害救援、2021年河南抗洪救援、2023年土耳其地震救援等救援任务,展示了中国救援队伍的专业水准和一流素养,彰显了大国形象、大国担当、大国力量。
中国救援队由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为主要骨干,联合中国地震搜救中心和应急总医院组成。2019年,中国救援队通过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伍能力测评,正式颁授中国救援队队旗,担负急难险重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攻坚任务以及跨区域、跨国际救援任务。
组建以来,中国救援队累计完成重大灭火救援任务300多起;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消防救援队伍“执勤训练先进集体”等荣誉30多次,涌现出“全国119消防先进个人”潘照虎、“首都劳动奖章”毕洪一等先进典型,1人荣立个人一等功、20人次荣立二等功、150余人次荣立三等功。
组建以来,中国救援队在特勤支队基础上,提出了“铁心向党永做信念特别坚定的忠诚卫士、夺旗争先永做本领特别高强的精兵劲旅、敢打必胜永做攻坚特别勇毅的拳头力量、不负时代永做使命特别重大的蓝焰先锋”的“四特精神”,打造立得住、叫得响、信得过的“金牌铁军”,锻造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拳头力量”。在2019年10月首届“火焰蓝”国际救援技术交流中,中国救援队与13支国内外专业救援队同台竞技,被评为“救援技术交流优胜单位”;2019年12月在被誉为绳索救援技术“奥林匹克”的格锐德国际绳索救援大赛中,中国救援队从18支国内外专业救援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亚洲优秀救援竞赛队伍奖”;在2020年第三届金佛山绳索救援交流赛中,中国救援队与13支国际救援队伍同台竞技,夺得“亚洲绳索救援团体冠军”;在2020年12月第二届格锐德国际绳索救援大赛中再次夺得“亚洲团体冠军”。
作为中国救援队的主要力量,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累计参与成功处置“10·11”石景山喜隆多火灾、“3·18”大兴兴津化工厂火灾、“1·29”丰台百荣世贸火灾等重特大灭火和应急救援事故300余起。在“7·22”密云区暴雨救援中,该队指战员索降进入灾区,逆险而行、鏖战洪魔,先后紧急转移17名受困无法行动的老人。
2021年7月,河南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在防汛救援的紧要关头,中国救援队69名指战员星夜驰援、日夜兼程、连续鏖战,12天先后深入小区、村庄、医院、养老院、学校等30多个重灾点,开展人员搜索营救、物资转运、排水消杀等任务,受到群众高度赞誉,树立了中国救援队“扛大活、吃大苦、打大仗”的铁军品牌。
为对标救援标准,融入国际救援规则,中国救援队全力开展测评演练筹备、外事联络沟通,开展UCC/RDC救援协调能力、IATA危险化学品航空运输培训、地震搜索与营救等专项培训,累计完成15次、214天、2280课时的全封闭培训及30余次桌面推演、2次自测评演练等强化训练,以“高标准、高水平”姿态与时间赛跑,将原本两三年的工作任务压缩至一年完成。
2019年10月在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测评考核中,中国救援队以过硬的救援技术、严谨的管理理念、过硬的工作作风,受到联合国国际搜索与救援组织的来自14个国家20名国际测评专家的高度肯定。
2019年3月15日,非洲东南部遭受热带气旋“伊代”袭击。灾害发生后,莫桑比克政府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呼吁国际援助。应莫桑比克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出中国救援队实施国际救援,这是中国救援队首次赴境外参加救援。
他们在莫桑比克贝拉市重灾区连续奋战10昼夜,克服气候暑旱高温、传染病、疫情等重重考验和挑战,分阶段开展救援行动,累计派出行动队25队次,远程驱车深入物资急缺的边远灾区发放食品7800份、饮用水2320升,驾船跨海、深入灾区孤岛转运6名伤员,洗消涉疫场所33.08万平方米。中国救援队队员迎难而上、顽强拼搏、果敢担当的职业精神,受到了莫方政府和联合国救援组织高度肯定。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东南部连续发生两次7.8级强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按照统一部署,应急管理部派出中国救援队82名队员携带救援装备和物资前往灾区。
全体队员闻令而动、昼夜兼程,遵循“科学、精准、安全、协作”的原则,按照“发现、观察、抚慰、营救、管控、保障”的步骤,连续24小时不间断开展救援行动,营救出6名生还者,搜寻出遇难者11人,搜索排查倒塌严重的建筑87栋、总面积超过70万平方米。
让我们一起
记住这些闪亮的名字
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
致敬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
来源:应急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