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期的年龄特征(学前初期、中期、晚期)。
1.学前初期(3 ~ 4 岁):
(1)初步的生活自理
(2)情绪作用大
(3)爱模仿
(4)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2.学前中期(4 ~ 5 岁):
(1)更加活泼好动
(2)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3)开始接受任务
(4)具体形象思维
3.学前晚期(5 ~ 6 岁):
(1)好问、好学
(2)抽象逻辑思维萌芽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4)个性初具雏形
二、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客观因素
1. 生物因素
(1)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提供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2)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制约着儿童的发展。
2. 社会因素
(1)环境引导和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发展。
(2)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二)主观因素
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身心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动力。
三、班杜拉观察学习的过程。
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再现)和动机四个具体过程。
①注意过程: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景的过程。
②保持过程: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景中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它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及存储。
③复制过程: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的行为。
④动机过程: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
四、班杜拉强化的种类。
(1)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2)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3)自我强化:观察者根据自己设立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重点:前运算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 ~ 2 岁)
①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
②幼儿还没有语言和思维,逐渐形成了客体永久性。
(2)前运算阶段(2 ~ 7 岁)
①泛灵论(万物有灵论)。
②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③不可逆性。
④没有守恒概念。
⑤集中化思维。
(3)具体运算阶段(7 ~ 11 岁)
①守恒。
②可逆性。
③能够进行简单的抽象思维,但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④去自我中心性(去中心化)。
(4)形式运算阶段(11 ~ 16 岁)
形式运算阶段是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
六、简述注意的品质。
1. 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
2. 注意的稳定性:注意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在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
3. 注意的分配 :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
4. 注意的转移:主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七、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
1. 无关刺激的干扰
2. 疲劳
3. 缺乏兴趣
4. 活动目的要求不明确
5. 教学活动组织不合理
八、防止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方法。
1. 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
2.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
3. 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4. 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九、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1. 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2. 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在整个学前期,回忆都落后于再认。
3. 记忆容量的增加
4. 记忆内容的变化
5. 记忆的目的和意图逐渐明确
6. 记忆策略逐渐获得
十、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1. 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2. 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3. 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4. 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十一、学前儿童记忆能力的培养。
1. 激发兴趣与主动性
2. 丰富生活经验
3. 培养有意记忆
4. 教授记忆策略
十二、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征。
1.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2.以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3.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十三、无意想象的特点。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3)想象的内容零散、不系统
(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十四、再造想象的特点。
(1)学前儿童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
(2)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3)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
十五、幼儿想象夸张性的表现。
1. 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
2. 将想象与现实混淆
(1)把自己强烈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拥有的东西。
(2)把自己希望发生的事情说成已经发生的事情。
(3)幼儿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身临其境,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
十六、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1. 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2. 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3. 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4. 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
十七、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1. 幼儿早期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
2. 幼儿中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6个派生特点区分)
3. 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萌芽
十八、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与活动的组织。
(一)思维的直观行动性与活动的组织
1. 提供可以直接感知的活动材料
2. 创造活动与操作的条件和机会
3. 引导幼儿由表象代替动作,逐步向具体形象性过渡
(二)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与活动的组织
1. 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2. 选择适宜的活动材料和教学方法
3. 尊重和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
十九、分类能力的发展类型。
(1)依感知特点分类:即依颜色、形状、大小或其他特点分类。
(2)依生活情境分类:把日常生活情境中经常在一起的东西归为一类。
(3)依功用分类:儿童只能说出物体的个别功能,而不能加以概括。
(4)依概念分类。
二十、学前儿童掌握实物概的特点。
(1)幼儿初期,幼儿掌握的实物概念主要是他们熟悉的事物。
(2)幼儿中期,幼儿已能掌握实物某些比较突出的特征,由此获得实物的概念。
(3)幼儿晚期,幼儿开始初步掌握某一事物较为本质的特征。
二十一、学前儿童掌握数概念的特点。
(1)数概念的萌芽
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生可分为辨数、认数和点数三个阶段。
(2)数概念的发展
幼儿掌握数概念包括三个成分:掌握数的顺序、数的实际意义和数的组成。
根据林崇德的研究结果,幼儿对数概念的掌握表现为以下四级水平: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二十二、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1. 对话言语的发展和独白言语的发生
2. 情境言语的发展和连贯言语的发生
3. 讲述逻辑性的发展
4. 逐渐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二十三、促进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策略。
1. 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
2.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幼儿交往的机会
3. 把言语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
4. 教师发挥良好的榜样作用
5. 注重个别教育
二十四、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1. 情绪的社会化
2. 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3. 情绪的自我调节化。这种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二十五、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一)从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进行过程看
1. 不稳定性
2. 外露性
3. 易冲动
4. 易感染性
(二)从幼儿的情感发展水平看
幼儿的高级情感主要体现在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个方面。
二十六、学前儿童良好情绪的培养。
(一)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1. 保持和谐的气氛
2. 建立良好的亲子情和师幼情
(二)成人的情绪自控示范
(三)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
1. 正面肯定和鼓励
2. 耐心倾听幼儿说话
3. 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
(四)帮助幼儿控制情绪
1. 转移法
2. 冷却法
3. 消退法
(五)教会幼儿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
1. 反思法
2. 自我说服法
3. 想象法
二十七、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
1. 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自己独立评价
2. 从对个别方面的评价发展到对多方面的评价
3. 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向对内心品质的评价过渡
4. 从主观情绪性的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二十八、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
1. 从主要受他人控制发展到自己控制
2. 从不会自我控制发展到使用控制策略
3. 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受父母控制特征的影响
二十九、传统四种气质类型及培养方法。
三十、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1. 活泼好动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
2. 喜欢交往
幼儿喜欢和同龄或年龄相近的小伙伴交往。
3. 好奇好问
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要表现在探索行为和好奇好问方面。好问是幼儿好奇心的一种突出表现。
4. 模仿性强
模仿性强是幼儿期的典型特点,小班幼儿表现得尤为突出。幼儿模仿的对象可能是 成人,也有
可能是同伴。
5. 好冲动
幼儿性格在情绪方面的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好冲动。
三十一、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意义与举措。
(一)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意义
1. 享受适当的教育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2. 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是儿童全面发展的桥梁
(二)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举措
1. 细心观察,全面了解儿童
2. 识别优势与弱势,寻求突破口
3. 用心琢磨,读懂孩子,满足需求
三十二、良好依恋的培养。
1. 注意“母性敏感期”阶段的母子接触
2. 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
3. 父母亲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
4. 父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及时做出反应
三十三、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
1. 受欢迎型儿童:喜欢与人交往,在交往 中积极主动,且常常表现出友好、积极的交往行为。
2. 被拒绝型儿童:在交往中活跃、主动,但常常采取不友好的交往方式。
3. 被忽视型儿童:童不喜欢交往,他们常常独处或一人活动,被大多数同伴忽视和冷落。
4. 一般型儿童:他们既非被同伴特别地喜爱、接纳,也非特别地被忽视、拒绝,因而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一般。
5. 矛盾型儿童:他们是那种被某些同伴喜爱,同时又被另一些同伴讨厌的儿童,也称“有争议的儿童”。
三十四、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因素
1. 早期亲子交往经验
2. 家庭教养方式与早期依恋关系
(二)托幼机构因素
1. 教师对同伴交往的影响
2. 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1)游戏材料会影响儿童的同伴关系
(2)游戏场地会影响儿童的同伴关系
(3)游戏种类会影响儿童的同伴关系
(三)儿童自身因素
三十五、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策略。
1. 利用生活中的自然环境,帮助幼儿建立宽松和谐的同伴关系
2. 开展各种活动增加交往机会
3. 教给幼儿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
4.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交往的兴趣,增加交往行为方式
5. 积极争取家长配合,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三十六、移情的作用。
移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移情可以使儿童摆脱自我中心,产生利他思想,从而形成亲社会行为;
2.移情能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使儿童产生同情心和羞愧感。
三十七、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类型
(1)从表现形式来看,可分为身体动作攻击和言语攻击
身体动作攻击:借助身体动作来表现的攻击性行为;
言语攻击:借助言语表达来实现的攻击性行为。
(2)从表现目的来看,可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
工具性攻击: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抢夺、推搡等动作。
敌意性攻击:出于要损伤他人身体或对他人精神造成伤害而实施的攻击性行为。
三十八、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
(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3)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
(4)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
三十九、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1. 父母的惩罚
惩罚能抑制非攻击型幼儿的攻击性,却不能抑制攻击型幼儿的攻击性。
2. 榜样
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幼儿以后的攻击性行为。
3. 强化
父母或教师如果不加制止或听之任之,就等于强化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4. 挫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
四十、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策略。
1. 尽量满足儿童合理的心理需要,减少其受挫心理
2. 努力提供宣泄内心压力的多种形式和途径
3. 减少对攻击性行为的模仿与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