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美国、日本特约记者 张思思 王小军 环球时报记者陈子帅】编者的话:日前,知名歌手李玟因抑郁症去世引发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广泛关注。《环球时报》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正在被心理健康问题困扰的家庭、已治愈的抑郁症患者、做过心理咨询的普通人,以及相关从业者和专家,希望能展现这个需求巨大,又备受关注的市场的真实情况。
三个人的故事
“对寻求心理治疗的人来说,找对医生很关键。”28岁的李英俊(化名)是一名媒体从业者,同时也曾是一名抑郁症确诊患者。经过两年坚持不懈的治疗、吃下1200个药片后,如今她已经走出阴霾。
李英俊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心理疾病患者需要“自救”,找到病的根源并直面和解决它。李英俊是一个直面病痛的人,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她坚持在一个小本子上记录自己的病程和治疗状态。
路戈(化名)的孩子刚上初中,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也很好。但这一切在孩子确诊“双相情感障碍”后变了。“最早孩子整夜睡不着觉,一开始我还坚持让他去上学,不想耽误学习,但是后来确诊生病后我就不再坚持了。病情严重的时候只能顺其自然,让他在家休息。后来孩子的成绩就吊车尾了。”
路戈一度非常焦虑,尝试各种方法,希望孩子能尽快康复。不过朋友安慰他说,还是身心健康最重要,孩子这么聪明,学业追起来不难。路戈最近也放松了很多,“就先按部就班地带着孩子治疗吧”。
“就像肩膀痛需要理疗一样,如果一个人觉着自己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那很有必要找心理医生聊一聊。”今年53岁的秦女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当她因为一些家庭或工作的事情烦心时,会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很多纠结的事情讲出来之后,负面的情绪就会小很多。我一直有一个认知,就是对于不存在心理疾病的普通人来说,多关注心理健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也是很有必要的,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同等重要。”
多国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扩大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我国国民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0.6%,焦虑风险检出率为15.8%。在成年人群中,18—2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达24.1%,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心理系主任汤永隆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疫情冲击让心理健康问题更普遍,民众有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际需求。上海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会长王裕如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由于越来越多民众意识到心理诊疗的必要性,这几年上海相关机构发展平稳,并且涌现出一批新公司。
不止中国,其他国家的心理健康需求也在猛增。美国《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称,所有年龄段的美国人都在寻求更多的心理健康护理。美国最大的商业医疗保险公司联合健康集团称,去年以来,接受心理咨询服务的人数比例上升了两位数,这种转变代表着一种长期变化。人们越来越渴望在行为健康问题上寻求帮助,但现状是精神卫生保健服务的缺口持续存在。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美国一项针对39个州117个城市的调查显示,由于药物滥用问题、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美国人的心理健康危机日益恶化。97%的受访市长称,过去两年,他们所在城市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有所增加,88%的市长表示,他们缺乏解决危机的资源。
需求的猛增也让资本关注到这一庞大市场。有媒体统计,从2020年开始,中美诸多心理领域的初创企业相继获得融资。从2020年开始,我国心理健康领域共完成80多起融资,在2023年上半年,美国就有5家心理健康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
日本三菱UFJ咨询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2002年到2017年,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增加了1.6倍。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增幅继续加大,经合组织的报告显示,日本抑郁症人群的比例从2013年的7.9%增加到了2020年的17.3%。心理问题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很严重的,而早发现早干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日本《劳动安全卫生法》在这方面有严格规定,因此由企业推进的心理健康支持援助活动也很普遍。
不过日媒称,日本心理健康市场的缺口也很明显,日本仅有约1.1万名精神专科医生。日本心理咨询的市场规模也仅有300-350亿日元(100日元约合5元人民币),这与很多人对心理咨询存在“病耻感”有关。
市场还有哪些痛点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心理系主任汤永隆表示,中国心理健康市场发展较快还得益于国家政策推动,“国家看到老百姓的心理健康需求,出台了很多相应政策,来鼓励和规范心理健康行业有序发展”。
汤永隆介绍称,心理健康服务包含4个板块:一是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科普让大家对心理健康有正确认知;二是心理辅导,在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出现问题之前进行纠偏;三是心理咨询,对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提供帮助;四是心理治疗,当心理问题恶化成疾病,对其开展治疗。汤永隆表示,大众更多看到的可能是心理咨询业务,但实际上专业人员非常有限,全国有大约120万心理咨询师二三级证书持证者,但从事相关工作的仅3万人左右。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签约心理咨询师郑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目前国内市场上主要有两大类心理咨询师:一类是公益咨询师,主要为农民、留守儿童等经济困难又需要心理咨询的人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中国政府在公益咨询方面给予了大量资金支持;第二类是背靠机构的收费咨询师,其中较为专业且适合于大众的咨询师的收费标准大约为每小时300-600元,部分咨询师收费高达3000元每小时。她介绍称,情绪不佳等一般心理问题基本上咨询一到两个疗程(每疗程10小时)就能缓解;影响工作生活的严重心理问题则需要接受20到40小时的咨询,花费通常在1万元左右;神经症、人格障碍以及有自杀风险的抑郁症患者要常年接受咨询,并且要找资质较高的咨询师,所以每年总花费要达到2万元左右。
郑莉称,由于社会机构的心理咨询服务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因此许多病人更愿意去医院开能够报销的药物,“甚至一些有严重人格障碍的患者也会因为‘嫌贵’而拒绝心理咨询服务。”她建议通过相关政策,在保险方面给经济弱势群体一些照顾。
汤永隆表示,心理咨询很难标准化或科学化,如果不能科学化,保险给付就会存在很大问题,全世界保险能普遍给付的国家很少,这也是该领域的难点。
郑莉还提到,目前社会上存在一些“心理商人”,他们把盈利放在心理科学和来访者福祉之上,把患者随意转介给不同专家,在咨询过程中使用不适用疗法以谋取更多利润。因此,有需求的患者要警惕一些低价和价格过高的心理咨询,同时应以面对面咨询为主、线上咨询为辅。
“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经历过一段‘乱象丛生’的时期,未来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对从业者的资质进行严格把关,同时重视人才培养。”郑莉说道。此外,中国临床咨询界“搞研究的不做咨询,做咨询的不搞研究”现象较普遍,所以加强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市场发展非常重要。郑莉还介绍称,一些发达国家重视建设个人心理工作室,这也是值得探索的发展方向。
汤永隆表示,如今人们重视心理咨询和治疗,其实最应重视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如果把前两个板块处理好了,后面产生咨询跟治疗的需求比例就会随之下降。汤永隆认为,人才培养应当放在首位。国内的学会和协会一直在努力实现心理健康行业的规范化,尤其是人才的规范化,比如,如何规范化地培养人才、如何对服务流程进行规范等。
针对近年来日益突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剑桥大学心理学博士苏德中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通过“推广普及家庭心理认知、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获取政府支持和投资、强化心理健康测评”四个方面相结合的综合措施,避免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AI可以弥补人才缺口吗
人工智能正在多个领域掀起风暴,心理健康领域也不例外。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称,ChatGPT正在提供心理健康治疗,未来可能引发心理健康革命。如果你在ChatGPT中输入“我有焦虑症”,那么就会收到一系列建议,包括尝试放松、专注于睡眠、寻求朋友和家人支持等。这些答案是ChatGPT从网络上广泛搜集来的,它也会警告咨询者,它并不能替代心理学家或心理咨询师。半岛电视台称,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服务相比,人工智能疗法效率高、便宜,能让患者免于产生被评判的羞耻感,而前者面临着人员短缺、排队和成本高的现实问题。
印度心理健康科技平台Wysa的创始人拉玛文帕蒂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过于复杂,人类还没有完全掌握它的决策过程,所以它无法适用于心理健康领域。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医学史与医学伦理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阿米莉亚·菲斯克认为,人工智能与人在未来心理健康治疗中并不相斥,即将推出的技术可以与人类治疗师结合使用。
郑莉表示,由于目前中国心理咨询的缺口很大,人工智能在前期测评和简单的心理问询、心理练习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但它还不能完全代替人的作用。
汤永隆认为ChatGPT做初诊接待和初步咨询的效果还不错,但目前还无法胜任精准咨询。“ChatGPT能否回答到点子上,取决于它是否有足够的资料库,是否有各式各样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作者:张思思 王小军 陈子帅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