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学中心

社交恐惧症,俗称社恐。虽然网络上经常有人“开玩笑”说自己是社恐,但实际上的社交恐惧症,远不如网上所描述的轻松,它又被称作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常常表现出对社交场景及公开场合的害怕、恐惧和担忧焦虑,出现心慌、心悸、手抖等严重生理反应。

“社恐”终生患病率高达12%

越来越多的人给自己或者别人贴上“社恐”的标签,这一现象固然说明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在意和体会自身的感受,但也在将这一概念泛化,使其被简单归因于性格内向。他们与真正的社恐症患者仍有本质区别。

美国流行病学研究调查统计后,将社交恐惧症列为国内三大心理障碍之一。据研究显示,此种病症通常起始于童年、青春期,发病年龄在20岁波动,病程20年左右,其终生患病率高达12%,而与之相关的其他精神焦虑症的终生伴随率,例如PTSD(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为7%,强迫症仅为2%。

导致社恐的种种因素

与种种心理疾病一样,社交恐惧症常常由生理心理和复杂环境因素交错导致。可能的因素有:

1.家族遗传——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群,患上此病的可能性会更高。据研究表明,社交恐惧症的病人的一级亲属(法律概念,指一个人的父母、子女以及亲兄弟姐妹)罹患此病的概率会高出普通人2倍至6倍。

虽然社交恐惧症有遗传因素,但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和主导性作用。因此即使是亲属患有社交恐惧症也不必过于担心。

2.神经生化因素——与我们大脑结构中的条件性恐惧网络超敏有关,该网络以杏仁核为核心。而杏仁核对主体与外界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有较大影响因素。杏仁体体积较大的人更愿意与人进行交流交往。

3.社会心理学因素——主要是与所处的生长环境和童年期的过度溺爱保护等种种因素有关。害怕独自与外部世界交往,缺乏建立爱与被爱关系的练习和思考,对社交的认知较为扭曲,对边界模糊的事情更容易给出负面判断。

社恐也可能源自父母的婚姻关系带来的创伤和对外部的不信任感或怀疑感。从懒得表达想法渐渐过渡为不会表达想法,产生出观点所消耗的心理资源远远大于正常人。也可能是在过小的年纪没有稳定的社交环境,一直作为新加入者的身份穿梭于不同班级,没有建立起稳定可信赖的同辈亲密关系。

如何走出“社恐”驯服心理猛兽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日常生活相处中,我们难以免除与人打交道的场合,社交恐惧症患者如何去驯服心中的恐惧,参与到正常的人际交往,而不用消耗他们过多的心理资源呢?

1.心理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BT)是目前公认的最科学有效的恐惧症心理疗法。有点类似于系统脱敏,将患者暴露在不同假设的社交环境下对各种场景做出应对,训练其社交技能,起初克服恐惧是艰难的,但在暴露的次数和联系的频率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患者对最恐惧的社交场面也能较好应对。这种方法最好由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士配合进行。

2.药物干预治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通常是治疗持续社交焦虑症状的首选药物,如帕罗西汀或舍曲林,是很好的治疗相关药物。但涉及精神科的药物,一定要向专业精神科医生咨询,诊断后再开出药方剂量。

3.外部环境的肯定和积极鼓励——永远不要站在普通人的角度要求社交恐惧症患者。社交恐惧症患者会习惯性的回避,否定自己,所以在他们身边的我们更应该鼓励他们而非鞭策。不是单纯推他们去接触世界、拥抱人群,而是带领着他们去与人群沟通,让他们慢慢融入,尊重他们自己的社会时间和社交尺度。

4.用身体摆出强大的姿势——当你觉得心里非常难受和局促的时候,可以试着让自己的肢体舒展开来,别抱胸,别蜷缩着,用身体动作给心里的自己强大的暗示。这种方式被称为“具身认知”。

我们的思想和身体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这意味着我们的大脑会影响我们身体的反应,我们身体的姿态也会触发我们的思维。

如果你有文中提到的一些生理性症状的趋势,请尽快寻求精神心理医生的帮助。精神心理疾病和任何身体上的疾病没有区别,切勿讳疾忌医,让自己长期处于社交恐惧症的阴影下。走出来,晒晒太阳,阳光并非炙热而是温暖。(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举报/反馈

青瞳视角

713万获赞 82万粉丝
立足北京,提供深度资讯
北京青年报北青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