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实习生 雷喆雅 图据采访对象
7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元市剑阁县考察了翠云廊。这里是古代关中平原通往四川盆地古蜀道的重要路段,有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习近平听取古蜀道发展历程、翠云廊整体情况介绍,沿古道步行察看千年古柏长势,详细询问历史上植柏护柏情况。临行前,习近平总书记嘱咐当地负责同志,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
那么,以翠云廊为代表的古蜀道为何重要?封面新闻记者对话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小红。
王小红教授与学生们在蜀道调研
300余里翠云廊
曾经历7次大规模种植
蜀道,顾名思义,指的是进出四川的道路,不过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蜀道是指与四川毗邻的各省通往四川的主要道路,包括经水路走长江三峡的交通线路也可称为“蜀道”。
狭义的蜀道则是指秦汉至明清时期连接关中与成都平原,穿越秦岭大巴山的一系列川陕道路的统称,其中西为金牛道,中为米仓道,东为荔枝道,构成“北四南三”的蜀道在四川的交通网络,并且连结着难以数计的分支道路。李白千古名篇《蜀道难》所写,主要是古蜀道金牛道最险峻的路段。
翠云廊,就在金牛道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遗址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绵延300余里,有着迄今保存最完好、里程最长、数量最多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也是迄今为止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道路交通系统,被誉为“蜀道灵魂”“世界奇观”。
在这里,近万株苍翠的行道古柏组成绿色长廊。清代诗人乔钵曾写下“两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长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阴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无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来赞美翠云廊的满目苍翠、一步一景。
王小红说,广义的翠云廊,是指以剑阁为中心,西至梓潼,北到昭化,南下阆中的三条路,号称“三百里程十万树”。而狭义的翠云廊则是指现在的翠云廊景区,它不仅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的核心景区之一,也是国家森林公园及4A级旅游胜地。三百里翠云廊,十万棵古柏树,最大、最有名气、最有故事的柏树都在这里,历史上七次大规模的种植记录着中国千年浮沉,与巴蜀文脉传承。
第一次种植始于秦始皇时期。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秦始皇大修阿房宫,蜀地树木被砍伐殆尽,引得蜀民怨声载道,秦始皇便下令在驿道旁植树。翠云廊也因此在秦朝得名“皇柏大道”。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秦始皇为展现天子风范,特意命人以咸阳为中心,修筑驰道,依据“道宽五十步,三丈而树”种植柏树,宣扬他千古一帝的威严。
自此,翠云廊又先后经历六次大规模植树。从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大力植树准备逐鹿中原;到东汉末年张飞为及时传达军报而修路种树;再到唐高宗时期,为“一骑红尘妃子笑”在翠云廊进行补栽,保证荔枝的新鲜可口;最后到明朝正德年间知州李璧劳以身先,教以身率,开山凿岩,推土填沟,又补种柏树,保证剑州水陆交通无阻,货物流通顺畅。
翠云廊在历史的长河中构筑起一道贯穿千年,囊括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长桥,寄托着文人墨客的情思、遐想,也为当代研究蜀道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无穷的可能。
蜀道一景
六大文化价值
重要性并不亚于大运河
飞栈连云的蜀道,与万里长城、大运河一样,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又一伟大工程,堪称世界奇迹之一。王小红向记者细数了她总结的古蜀道六大文化价值。
其一,蜀道沿线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王小红认为,古史传说中记载的华夏先祖居住地就起于蜀道地区,并开发了蜀地这块肥沃的土地。司马迁在《史记·六国年表》中还说:“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表明蜀道沿线地区在先秦时期文明发展的领先地位,并为大一统多民族国家在西部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二,蜀道地区是王业之基和军事要地。众所周知,中国古代交通要道尤其是官道与政治中心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形成了以国都为中心的交通网络,这样既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各地的控制与统治,也便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交往与联系。11世纪以前,中国的政治中心在黄河流域,关中长安是建都最久之地,道路也以关中为中心向外发散。其与四川的联系,就主要依赖蜀道。通过蜀道,巴蜀(包括汉中)在历史上常常成为统治者的“王业之基”。另外,蜀道上多条栈道、河流以及险关要塞,在历史时期的战争中曾多次被兵家所利用。尤其是蜀道上的关隘,可谓险上设险,画龙点睛。
其三,蜀道是古代陆上交通的活化石。如今,时人谈及蜀道,因秦始皇修筑驰道一说,多认为起于秦汉时期。王小红纠正道,从目前文献记载来看,古蜀道应该还可追溯至商周时期。从出土文物来看,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与当时河南、陕西等地同时期文物的器型有相似之处,也许印证着古蜀地并非一片闭塞的“桃花源”;从传世文献方面来说,《华阳国志》有明确的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可见,早在商周时期,已有道路可通巴蜀,这可以称为早期的蜀道。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四川境内陆上对外运输基本上完全依靠蜀道维持,也就形成了非常完善的陆路配套设施,成为交通活化石。例如行道树,可以起到里程碑、路标、保护道路、遮阴避暑等多种作用,翠云廊绵延300余里的古柏群正是如此。又如剑门驿、龙泉驿等沿路驿站,其功能与今天的养路段、路政部门、交警部门以及高速公路服务区等的职能职责差不多。据不完全统计,仅广元与陕西接界处至绵阳这一段古道上就有56铺、14驿站,形成古蜀道一套完整的路政交通、军事治安、邮传等一元化体系。再如拦马墙、饮马槽,就如同今天的加油站,专为往来马匹提供饮用水源。今天在翠云廊景区中,尚能看到这些设施。还有栈道,为了在深山峡谷通行道路而在峭岩陡壁上凿石架木、下撑以柱、上覆以板所构成的通道,是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一大发明。
其四,蜀道是人口迁移的通道。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入蜀与出蜀的人口迁移活动。王小红提到,蜀道连接巴蜀与关中乃至中原地区,促进了西南各族人民与中原人民交往,是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和融合的一条重要通道。经由蜀道的人口迁移在各个朝代均有发生,且都有一定的规模。
其五,蜀道是南北经济交流的渠道。四川盆地与关中平原在中国历史上是两个开发最早、最为繁荣的经济区之一,早在先秦时期就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名,在中国西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具有文化优势和经济强势。而这两大经济区,通过蜀道很好地联系了起来,在立国安邦中起到了巨大作用。蜀道连接的巴蜀与关中,气候、物产等自然条件不同,南北经济交流的潜力极大,畅通的蜀道为南北经济交流提供了条件。
其六,蜀道是多彩的文化走廊。自古以来关于蜀道的颂赋、诗歌、游记、石刻连绵不断,蜀道仿佛一条诗文画的长廊。自古至今许多名家大作,如汉代司马相如、扬雄,晋代左思、张载,唐代王勃、沈佺期、卢照邻、陈子昂、李白、杜甫、刘禹锡、柳宗元、元稹、李商隐,宋代欧阳修、文同、陆游、范成大,明代方孝孺、康海、李梦阳、何景明;清代的吴梅村、宋琬、王士祯,现代的郭沫若等,他们或为辞赋,或为诗歌。
除蜀道诗以外,文人学士还写下了许多关于蜀道旅程的游记、山水画作。蜀道沿途数量可观的摩崖石刻,这些石刻奇迹般地保存着自汉魏至明清近两千年间为数可观的书法实物,是中国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
另外,蜀道还留下了大量的石窟造像、石刻雕塑、建筑壁画等珍贵的艺术品。一路上古城古镇遍布,成为当今蜀道沿线重要的人文景观,颇具文化和旅游价值。
“同样作为线性文化遗产,蜀道的重要性其实并不亚于京杭大运河,我们还有很多可以发掘、保护、研究的空间。”王小红说道。
剑阁一景
运用数字技术
让蜀道文化“活起来”
如今,王小红的学生们也在孜孜不倦地投入蜀道研究和保护中。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每年,王小红都会带上学生前往翠云廊、剑阁、剑门关等蜀道沿途调研、学习。他们对于蜀道的研究和文献整理,也进入到了数字人文阶段。
为了更加精准、全面地还原蜀道,推动蜀道文化研究,王小红团队与时俱进,紧跟“数字人文”的潮流,将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新技术引入蜀道文化研究当中。王小红介绍道,地理信息系统能将各类资源整合在一起,让跨越时空的信息直观地被展示。
当文献与新技术相结合,尤其是建立蜀道数据库之后,研究者就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检索蜀道的相关信息;也可以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复原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蜀道线路,可视化其时空分布与变化。以清朝著名诗人王士祯两次入蜀的记录为例,他因“奉命典四川乡试”和“奉命陕西、四川祭告西狱、西镇、江渎”,分别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两次入蜀,写下《蜀道驿程记》《蜀道驿程后记》《陇蜀余闻》等行纪作品,详实记录了他出入蜀的路线。依据王士祯在这些文献中的记述,王小红和同学们绘制出交通路线地图,非常直观清晰地显示出王士祯两次入蜀路线的变化。由此可见,蜀道研究中可以运用近些年兴起并渐趋热门的“数字人文”的理论和方法,让纷繁复杂的古蜀道直观地呈现在今人的视野中,让蜀道研究和蜀道文化“活起来”。
王小红总结道,“通过对不同人物入蜀路线的复原,包括一些国外的学者、商人,比如德国学者李希霍芬、法国里昂商会中国考察团等不同时期不同人员经过的蜀道路线的还原,就可以进行综合归纳,得到相对完整的蜀道路网体系。例如,从我们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仅仅是清代蜀道的变化就非常大。因此,蜀道研究是一件复杂又宏大的事,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条古蜀道,半部华夏史。蜀道上曾走出中国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也曾是红军长征时期剑门关战斗中的重要军事要塞,如今,蜀道在文脉挖掘、文化传承、文旅融合上承载了更多意义。
无穷可能性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挑战,蜀道研究已初见成果,却还有许多值得继续深挖的地方。王小红解释道,从文献梳理这个角度来说,历史上,曾有无数文人墨客留下有关蜀道的记载。不光是游记、史志等史料,还有很多文学作品、绘画艺术作品等都与蜀道息息相关。从《尚书》《史记》《蜀王本纪》到李白的《蜀道难》、文祥《蜀轺纪程》、陶澍《蜀輶日记》,以及《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等等,文献体量极大,梳理文献并结合相关遗址遗存资料来研究蜀道文化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学者不断地继续努力。
另外,梳理蜀道相关遗址遗存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因为古蜀道横跨多地,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多行业、多部门,需要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来进行,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工程。
王小红还告诉记者,包括翠云廊在内的广元到汉中一带,是目前现存的、保存最完好的古蜀道遗址,但广元一直没有本地的高校和较好的科研平台来进行系统的工作,专业人才也相对匮乏。无论是广元从事蜀道研究的民间团体还是专业的蜀道研究学者,都非常希望也相信未来能够成立专门的蜀道研究院,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为蜀道研究提供专门的平台、营造更好的研究环境,继续为中华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