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欺诈和诈骗的世界中。从网络钓鱼、电信诈骗、传销组织,到伪造身份、虚假广告、金融骗局,我们或多或少都曾经历过或听说过各种各样的骗局。有些骗局甚至轰动一时,成为媒体和公众的焦点,比如美国热血创业家伊丽莎白·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的血液检测公司Theranos,以及德国女继承人安娜·索罗金(Anna Sorokin)的纽约上流社会冒险。
这些骗局让我们感到震惊和不解。为什么有人会编造这样荒唐的谎言?为什么有人会相信这样不可思议的故事?为什么有人会被骗得团团转,甚至不知道自己被骗了?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究骗局背后的原理和机制。
首先,我们要明白,骗局的核心是操控他人的信任。信任是人类社会的基石,是我们与他人建立关系和合作的前提。但信任也是一把双刃剑,它让我们容易受到欺骗和利用。骗子就是利用了我们对他人的信任,以及我们对自己的信任,来达到他们的目的。
那么,骗子是如何操控我们的信任呢?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玛丽亚·康妮科娃(Maria Konnikova)在《我们为什么会受骗》(The Confidence Game)一书中的分析,一个成功的骗局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阶段:
料敌机先:骗子会事先调查目标对象的背景、喜好、需求、弱点等信息,以便制定合适的计划和策略。
动之以情:骗子会通过各种方式与目标对象建立情感联系,比如赞美、同情、恐吓等,以获得其信任和好感。
请君入瓮:骗子会向目标对象展示一个诱人的机会或方案,比如高回报的投资、慈善捐款、亲密关系等,以激发其内心的欲望和需求。
完美故事:骗子会编造一个符合目标对象期望和逻辑的故事,比如成功案例、专业证书、权威推荐等,以增加其可信度和说服力。
取信于人:骗子会利用目标对象已经建立起来的信任感,让其放松警惕和防备,比如提供一些小恩小惠、分享一些隐私、承认一些小错误等。
欲擒故纵:骗子会在关键时刻制造一些困难和障碍,比如紧急情况、意外事件、第三方干扰等,以增加其可怜度和真实感,也让目标对象更加投入和不愿放弃。
得寸进尺:骗子会逐步提高对目标对象的要求,比如增加投资额度、索要更多资料、要求更多付出等,以达到最大化的利益。
逃之夭夭:骗子会在完成骗局或被发现之前,迅速消失或改变身份,以避免被追究责任。
斩草除根:骗子会在必要时采取措施,消除目标对象的怀疑或反抗,比如威胁恐吓、编造谎言、转移注意力等,以确保骗局的成功。
在这些阶段中,骗子利用了人性的各种弱点,比如贪婪、虚荣、同情、恐惧、自信、好奇等,来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判断。同时,骗子也利用了我们的一些心理偏见和启发式规则,比如:
曝光效应:我们对经常接触的人或事物会产生好感和信任。
社会证明:我们会受到他人行为和观点的影响,尤其是当我们不确定时。
权威效应:我们会服从或信任有权威地位或形象的人,尤其是当他们有专业知识时。
互惠原则:我们会对他人的恩惠或好意产生回报的倾向,尤其是当他们主动提供时。
承诺与一致性:我们会坚持自己之前做出的承诺或选择,尤其是当它们是公开或自愿的时候。
稀缺效应:我们会对稀缺或紧急的事物产生更大的需求和价值感。
这些心理现象在正常情况下可能有助于我们快速有效地处理信息和决策,但在骗局中却成为了骗子操纵我们的工具。因此,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批判思维能力,避免盲目跟从或服从他人。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受骗不仅仅是因为被动地相信了骗子的谎言,也是因为主动地欺骗了自己。自我欺骗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它可以帮助我们维护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感。但自我欺骗也让我们容易陷入骗局中无法自拔。
那么,我们是如何欺骗自己的呢?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阿瑞里(Dan Ariely)在《诚实与欺骗》(The Honest Truth About Dishonesty)一书中的分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一个“灵活”的道德标准。这意味着我们在道德上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有一定的灰色地带。只要我们能够为自己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或理由,就可以让自己做出一些不道德但有利益的事情,而不会感到太多的罪恶感。比如,我们可能会在考试中偷看一眼同学的答案,但不会直接抄袭整份试卷;我们可能会在报销时多填一些小额的费用,但不会虚报大额的开支;我们可能会在网上购物时使用一些优惠券或折扣码,但不会故意退货或换货。
这种“灵活”的道德标准让我们能够在获得一些私利的同时,还能保持自己的诚实形象。但这也让我们更容易受到骗子的诱惑和影响。当骗子给我们提供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或借口,让我们觉得自己做出某种选择或行为是无可厚非的,我们就可能会欺骗自己,忽视其中的风险和后果,进而陷入骗局中。
除了“灵活”的道德标准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心理因素会促使我们欺骗自己,比如:
认知失调:当我们的行为和信念不一致时,我们会感到不舒服,为了减少这种不舒服,我们会改变自己的信念或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理化的解释。
确认偏见: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看法时,我们会倾向于寻找和接受符合这个看法的信息,而忽略和排斥与之相反或不相关的信息。
沉没成本谬误:当我们已经在某件事情上投入了很多时间、精力或金钱时,我们会倾向于继续投入,即使这件事情已经变得不值得或有害,因为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之前的投入是浪费或错误的。
自我归因偏见:当我们遇到成功或失败时,我们会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的环境或他人的干扰。
这些心理因素让我们更难以客观地评估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动机,也让我们更难以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和偏见。因此,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避免盲目地相信自己或他人。
最后,我们要意识到,受骗并不是一件可耻或可笑的事情。受骗其实反映了我们作为人类所具有的一些美好品质,比如信任、同情、乐观、好奇等。这些品质让我们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和合作,也让我们能够探索和创造更美好的世界。当然,这些品质也需要适度和平衡,不能过度或缺乏。
总之,在面对骗局时,我们既不能过分轻信或怀疑他人,也不能过分自信或自卑。我们需要保持清醒和警惕,同时也保持开放和友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既避免受骗的风险,又享受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