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作为城市历史的见证者,承载了无数人的情感与梦想,如同一幅画卷,勾勒出岁月的痕迹。漫步于嘉定的老街,仿佛进入到时光隧道,那些青砖黛瓦、古朴门楼、老屋老店,无一不在述说着过去车水马龙的市井生活。在外的游子无论走多远,都能在老街找回曾经的记忆。

趁着夏日悠长

不妨一起去老街走走

用脚步丈量嘉定的时空变迁

用心聆听城市的脉搏跃动

今天,我们一起去

嘉定工业区娄塘老街~

娄塘,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距今逾600多年。地处嘉定区西北部,东邻唐行和徐行,南与嘉定镇、西与朱家桥为邻,北与江苏省太仓市隔浏河相望。

据明万历《嘉定县志》记载“娄塘镇,在县治北十二里,因水而名,里人王璿所创,其地四面方广各三里。”明清两代,娄塘虽经历了三次战火,却仍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文化积淀,成为一方重镇。

清宣统元年(1909年)建娄塘乡;民国3年(1914年)称第十八乡;民国19年改称娄塘镇;民国27年复称第十八乡;民国35年再为娄塘镇;1949年为区;1956年撤区为乡;1958年成立娄塘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乡;1986年撤乡建镇;2002年和朱桥镇合并成为新的娄塘镇,2003年撤镇并入嘉定工业区。

踩着小碎的步伐,走在碎石铺就的弹硌路,阳光正悄无声息落在斑驳的墙面上。这里是城市的角落,远离喧闹,安静祥和。眼前的老街,就如同一位垂暮的长者,安静慈祥,与每一位住在这里的居民寒暄问暖,从容无言地看着周边的沧海桑田、风云变幻。

河道旁的老建筑依河而建,在百年的变迁之中依然古色生香。粉墙黛瓦、朱红色的窗……让人沉浸在传统建筑所蕴含的艺术元素中。

2005年,娄塘被上海市规划局列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嘉唐公路以南,南至娄塘河,北临嘉唐公路、坝桥,西靠洋泥泾,占地面积43公顷的保护区内留存有娄塘纪念坊、天主堂、印家住宅、春蔼堂等历史建筑,其中天主堂被国家文物局列为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之一。

上了年纪的娄塘人都很熟悉,过去的娄塘老镇,推开门窗就是弹硌路,看着小孩子跑进跑出。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都承载着许多娄塘人的共同回忆。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上海城市现代化进程日渐加快,拆改建使弹硌路渐渐消逝。但在娄塘老街目前还保留着不到10处的弹硌路,其中最年轻的可能都过了一个甲子。

作为历史文脉和城市记忆的一部分,从2017年起嘉定工业区就开始对娄塘老镇的弹硌路实施修复。如今,中大街、瞿家弄、劳动街、篾竹弄4条弹硌路已焕然一新。

位于嘉定工业区南新路282号的娄塘古镇文物保护单位印氏住宅也于2022年完成修缮。印氏住宅始建于民国初期,为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先驱印有模之弟印有圭的宅邸。修缮完成后,印氏住宅作为“我嘉书房”使用,丰富了周边居民文化生活。

印氏住宅·我嘉书房面积达409平方米,总体风格古朴典雅。书房藏书达2000余册,设置有“出版印刷”“历史古建筑”和“传统非遗”三大主题专架,且已纳入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管理系统。

此外,娄塘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也在今年5月开放启用。中心可辐射娄塘社区、娄塘村、草庵村、娄东村、三里村和陆渡村等村居及周边企业,为市民提供党群、助老、医疗、健身、日间照料、法律咨询等服务,打造“15分钟社区综合服务圈”,打通社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据悉,嘉定工业区已将娄塘老镇控规暨历史风貌保护区规划编制列入了十四五规划,通过规划研究制定娄塘老镇保护性开发基本方案。城市设计基于对历史风貌格局的延续与演绎,提出娄塘古镇的发展定位、风貌保护、文旅结合的具体策略等,重现娄塘“桃溪小镇”,打造历史文化名片。

来源:上海嘉定

举报/反馈

新闻晨报

1054万获赞 64.6万粉丝
媒体力量,优化生活!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新闻晨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