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协同协作升级为联合融合,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更高台阶。
7月20日,由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联合组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揭牌成立,并正式启动运行。
据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立京津冀联合办,是三省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月12日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由原来的协同协作提升到联合融合,互相联系更紧密、沟通合作更顺畅,必将有力推动重点工作落实,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作出更大贡献。
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紧密相关的重点项目也迎来新成效、新进展。近日,新京报记者来到运河商务区、海铁联运马坊铁路场站、北京轨道交通平谷线(22号线)、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等重点项目现场,探访了解相关情况。
运河商务区已吸引2万余家企业入驻,优良营商环境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运河商务区地处京杭大运河北首,百里长安街东端,立足“金融+总部”产业定位,重点发展总部经济、财富管理、绿色金融等重点产业,着力吸引创新型企业和跨国公司总部集聚,全力建设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和北京绿色金融国际中心。独特的地理位置也使得运河商务区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7月21日,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北京“两区”展示会客厅,展厅内的视频展示区。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运河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任艳霞介绍,近年来,通州区出台了“金七条”“通八条”等多个优惠政策文件,扶持入驻企业在运河商务区壮大发展。对入驻企业来说,运河商务区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交通四通八达,产业空间充沛,方向定位清晰,国际人才集聚,服务精准超前等;对人才来说,来运河商务区有户口、有住所、有车达、有医疗、有学校、有公园、有市场、有运河、有未来。
近日,记者走进运河商务区内的北控健康集团,进一步了解了运河商务区对企业发展而言的“独特魅力”。北控健康集团为北京市属国企北控集团下的全资子公司,于2022年10月入驻运河商务区。
谈及选址运河商务区的原因,北京北控健康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刚表示,公司注册的时候考察过很多地方,最后选定运河商务区,一方面是跟着国家大的战略在走,另一方面是因为运河商务区营商环境好,其入驻期间一些资质的审核等走了很多绿通。“还有这里环境很优美,交通比较便利,和天津、河北的交通都非常方便,北控健康集团现在很多业务都在天津港,运河商务区的地理位置对我们来说很友好,利于业务往来。”
北控健康集团员工余美玲告诉记者,来通州办公之后,享受到了一些切实的福利,在居住证的办理、未来子女入学等方面,运河商务区管委会都给了较大支持。“在这里租房成本降低了,从在望京的五六千到现在的两三千,生活水平相较之前也有所提升。”
此外,余美玲告诉记者,附近配套设施也比较完善,管委会配套了相应的餐厅,对员工来说就不用一直点外卖了。“运河商务区的相关政策都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让我们植根于副中心这片热土,更好地服务首都、服务首都人民。”这是余美玲在此工作之后对运河商务区的认可。
截至目前,运河商务区已吸引注册企业21822家,注册资本金4825亿元。其中,内资企业21733家,外资企业89家;总部企业48家;重点金融企业292家。2023年商务区税收预计达到70亿元。
北京市目前最大的在建医院——安贞医院通州院区预计年底完工
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是北京市目前最大的在建医院。7月21日上午,记者走进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看到,院区大楼外观已基本成型,院内摆放着施工材料,2500余名工人分散在各栋楼宇内紧锣密鼓地施工。院区内为防止大风刮起施工现场扬尘而铺满了绿色的防尘网,室外园林也正在布置。
7月21日,正在建设中的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预计今年底实现完工。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建设项目属于重大民生工程,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占地20万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10层。包含门诊、医技、住院、科研、教学等功能,总床位数为1300张,日门诊量6500人次。
项目经理马迅介绍,今年6月21日,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建设项目已实现了正式发电,目前工程室外市政管线及道路完成80%,机电设备开始联调联试、室内精装修进入收尾阶段,教学楼、门诊楼也已达到了完工条件。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在建工程预计年底实现完工。
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将作为未来医院主院区,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减少患者距离、优化功能流程、门诊患者流线、门诊检查流线、出入院流线、住院检查流线互不重合,彼此分离,充分保护患者隐私。同时,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将突出“大专科、优综合”建设规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创新型医院,建成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际心血管疾病培训与交流中心等示范基地。
鉴于自身地理位置,安贞医院通州院区未来将能辐射运河商务区、通州城市副中心、副中心二期、副中心保障房等重点区域居住人群。
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建成投用后,将服务首都功能定位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立足副中心,辐射京津冀,增加副中心医疗资源总量,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能力,带动区域医疗发展,为城市副中心及周边地区人群提供心血管相关疑难杂症、急危重症救治以及周边居民基本医疗服务等。
发挥区位优势辐射京津冀,海铁联运马坊铁路场站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战略
平谷地处北京市东北部,紧邻北京城市副中心,马坊地处平谷西南部,南邻河北省三河市、西接北京顺义,优越的地理位置助力平谷马坊成为物流枢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为贯彻落实国家运输结构调整、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平谷区立足“服务首都的综合性物流口岸”功能定位,深化与天津港集团合作,设立“天津港·北京平谷服务中心”和“天津港·平谷多式联运中心”,并于2021年12月29日正式运行“天津港—平谷马坊”海铁联运班列。
从运营保障来说,平谷区与天津港、北京铁路局和市政府共同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运费下调、资金补贴、优化运输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保证海铁联运班列常态化运行。截至目前,“天津港—平谷马坊”海铁联运班列共开行5列296标准箱,运输品类包括面粉、食用油、调味料等生活物资。
7月21日,天津港-平谷马坊站海铁联运班列点位停靠的列车。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近日,记者走进铁路平谷马坊站中场区,看到多辆停放在此的红色货运列车车厢,以及通过列车运输来的全新汽车。
北京京平综合物流枢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书记、董事长赵亮告诉记者,今年下半年将启动铁路南、北场站线新建工程,南场区建成之后主要围绕矿建材料、钢材水泥、砂石料,包括一些大的地砖相关的建材类产品的运输;北厂区建成之后除了有铁路海关的职能,还负责冷链、农副产品以及一些城市快销品等的运输。
预计到2030年,铁路北延至北场区,连接货运外环线等铁路干线,形成“H”形铁路网络,届时公铁运能规模可达4000万吨/年,约占全市1/6,每年可降碳9万吨,减少60万辆次重柴货车上路行驶。赵亮表示,京平综合物流枢纽建成之后,高标准库房将占北京的50%以上。
今年3月16日,京平综合物流枢纽中欧班列(北京-莫斯科)北京首发,全程8876公里,平谷马坊成为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战略的北京起点。
海铁联运班列的开行,标志着京平综合物流枢纽(平谷国际陆港)成为天津港在北京区域的内陆物流枢纽,促进天津港港口功能向北京地区扩大和延伸,有效提升港口辐射范围至华北区域,同时,加快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据了解,近期,北京将努力实现天津港进京货物到达交付功能平移至平谷陆港,天津港与平谷陆港一体化联动发展。远期将努力实现北京及周边地区通过天津港下海出口货物到京平综合物流枢纽集结,直接在平谷海关报关查验后,通过班列运到天津港直接装船发运,使陆港、海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做到“两港如一港”“两关如一关”,唱好京津“双城记”,携手开创京津两地合作发展新局面。
平谷线(22号线)马坊站、马昌营站主体结构已完成,全线2025年建成
近年来,北京市不断深化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工作,“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京津冀多节点、网络状、全覆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建成。
近日,记者来到北京轨道交通平谷线(22号线)马坊站项目现场,这是北京市首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轨道交通线路。记者看到,目前马坊站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玻璃幕墙的装修。
7月21日,正在建设中的北京轨道交通平谷线(22号线)马坊站。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平谷线是北京首条跨市域的区域快线,将促进环京地区“通勤圈”深度融合。
北京市平谷区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王小路介绍,北京轨道交通平谷线(22号线)西起朝阳CBD区域东大桥站,东至平谷中心城,经过朝阳区、通州区、三河市、平谷区;线路全长约81.2km,地下段53.8km,地面、高架线约27.4km,共设置21座车站。其中,北京段长约51.2公里、设站16座;河北段长约30公里、设站5座。
平谷线沿线主要功能区包括北京CBD、定福庄组团、运河商务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燕郊组团及平谷中心城区。
平谷线建成通车后,北三县到城市副中心将实现最快9分钟通达,北三县到CBD地区(东大桥站)最短时间为32分钟,平谷区到CBD地区最短时间为55分钟,将极大便利沿线居民,串联起中心城、副中心、平谷及河北三河地区,大大拉近京冀两地时空距离。
王小路介绍,截至5月底,平谷线北京段车站的主体结构完成27%,河北段主体结构完成20%。其中,平谷段马坊站、马昌营站主体结构已完成,平谷站今年年底主体结构将建设完成;22号线全线预计于2025年完工。
除了轨道交通,串联京津冀三地的高速公路建设也迎来进展。承平高速(北京段)全线位于平谷区,南起鲍家庄市界,与密涿高速(三河段)衔接,北至红石门市界,与承平高速(承德段)衔接,全长约35公里,其中与京平高速共线段约9公里,计划2023年全面开工建设,2025年底建成通车。
7月21日,正在建设中的承平高速(北京段)。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承平高速(北京段)这一项目是北京市东北部地区的一条重要放射性廊道,已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和《北京市2022年重点工程计划》。
这一项目串联北京市平谷区以及河北省廊坊市、承德市等多个地区,建成后将与首都地区环线高速等共同形成多节点、网络化的高速公路体系,将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缓解东六环路过境交通压力。
据了解,近年来,京昆、京秦、京礼、京雄、津石等一大批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京津冀区域高速公路总里程10880公里,较2014年增长36.3%,京津雄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实习生 宋婧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