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相处的夫妻,会长得越来越像,这叫“夫妻相”。
如果我说,不止是夫妻,主人和自己养的宠物狗也是如此,你信吗?
英国有一项研究,心理学家把主人的照片和狗的照片混在一起,随机请路人来配对:哪个人养了哪只狗?
结果,配对成功的比例远远超过正常的概率。
难道,主人长得越来越像狗?或者狗长得越来越像主人?
康奈尔大学的Shannon Odell研究发现,真正的原因是主人在购买宠物的时候,会不知不觉选择和自己长得相似的狗,这叫做“暴露效应”,人们往往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社会心理学也称之为“熟悉定律”。
1999年有一项研究,让261位女性挑选她们喜欢的狗,结果发现,长头发的女士会更喜欢垂耳的狗,短头发的女士则更喜欢立耳的狗。
其实,这背后是一整套人际关系理论。
大量心理学研究发现,影响人际关系亲疏的五大要素是:1.空间距离;2.交往频率;3.相似性;4.互补性;5.人格品质。
下面,我为大家一一做梳理。
一,空间距离
为什么同班同学关系密切,非同班同学就差得远?
为什么一个寝室的同学常常成为一生的朋友?
为什么多年忘不掉的是“同桌的你”和“睡在上铺的兄弟”?
1950年,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170户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了调查。他们搬入宿舍不久,彼此各不相识。过一段时间后,让每一户举出新交的三位朋友。
结果发现,新朋友几乎离不开四点:
(1)是他们的近邻:
(2)是他们同层楼的人:
(3)是他们信箱靠近的人:
(4)是走同一个楼梯的人。
由此看来,经常见面是友谊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就是如此!
为什么多年的朋友不走动就会生分?
为什么“异地恋”常常劳燕分飞?
为什么两地分居久了就会有人趁虚而入?
要想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就要经常在一起,喝喝茶,念念旧,把酒言欢,畅叙幽情。
第二,交往频率
现在,住在大城市,好多邻居不再走动了,甚至住在对面都不相识了,却在网上聊得火热,这是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二个要素在起作用:交往频率。
班长和班主任关系更亲近,课代表和任课老师关系更密切,同一个单位里工作交集更多的同事彼此更熟悉,都是因为交往频率更高!
所以,如果不能经常见面,也可以建立亲密关系,那要靠其他的交往方式,电话,短信,微信,邮件,信函,网上聊天……
当然,交往频率也不是越高越好,相关研究显示,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交往频率过低与过高,都不会使彼此喜欢的程度提高;中等频率的交往,人们彼此更喜欢对方。
常年不来往,人际关系会生疏;但是,天天腻歪在一起,也未必是好事。孔子说:“过犹不及”,又说:“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所以,把握好人际交往的“度”才能高人!
第三,相似性
如果给你一支笔,你在无心状态中随意在纸上书写,结果发现,大多数人写的是自己的名字。
为什么?你喜欢你自己,你最关心你自己!
和你相似的人,就像另一个自己,你会无意识的、本能地喜欢对方。
相似性也叫“同质因素”,包括年龄、价值观,性格,兴趣爱好,社会背景和地位,年龄阅历及工作经验等等,如果双方意识到某一方面有相似性,则更容易相互吸引,彼此产生亲密感。
我有一次面试一位新员工,看到简历上“爱好”一栏填写的是“文学”,便忍不住多问起来。因为我那时也是“文学青年”。
我问:“喜欢外国文学还是中国文学?”
她答:“喜欢中国文学。”
我问:“喜欢中国古典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
她答:“喜欢现当代文学。”
我问:“最喜欢哪几位作家?”
她答:“喜欢鲁迅,钱钟书,陈忠实,余华,史铁生,王小波…...”
我问:“最喜欢王小波的什么作品?”
她答:“《黄金时代》《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沉默的大多数》……”
我问:“你喜欢李银河吗?”
她答:“最喜欢李银河悼念王小波的文章《浪漫骑士· 行吟诗人· 自由思想者》”
我突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因为她的喜好跟我一模一样。
我继续问:“什么时候可以上岗?”
她答:“目前还没有辞职。”
我问:“申请辞职需要多长时间?”
她答:“公司规定,必须提前一个月。”
我问:“如果不提前一个月会怎样?”
她答:“公司规定,一个月的工资会拿不到。”
我说:“这样吧,你尽快办理辞职手续,一个月工资我公司补给你。”
谈完了,她离开办公室,这时我才想起最重要的问题没有问。她是干什么的?有什么能力?适合什么岗位?我又不是在招聘“文学青年”!
这就是相似性对人际亲密度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四,互补性
为什么很多儿时的玩伴彼此遗忘、老死不相往来?
为什么很多老朋友渐渐疏远、又结识了很多新朋友?
为什么客户一旦终止合作,人际关系难以维系?
因为,彼此不再需要对方。
你不需要我,我不需要你,人际关系凭什么存续?
互补性,彼此需要对方,是人际关系维系的前提。
当然,这里的互补,不仅仅是物质层面,更多的是情感层面的,心理层面的,情绪层面的。
互补关系最重要的有三种:需要的互补;社会角色的互补;人格特征的互补。
当双方的需要、角色及人格特征都表现出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关于权力的研究发现,当你能够满足一个人重要的、唯一的、不可替代的需求时,这个人在心理上就会对你形成依赖,也就是“离不开你”。一旦对方对你产生依赖,你对对方就无形中拥有了权力。如果依赖解除,权力会自动丧失。
第五,人格品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一个人很难与自己厌恶的人做朋友。
影响人际关系的第五个最重要因素是人格品质。
美国学者安德森(N.Anderson,1968)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排在最前面的、受喜爱程度最高的是真诚;排在最后面、受喜爱程度最低的是虚伪。
真诚受人欢迎,虚伪令人厌恶。
所以,周恩来说:“最聪明的人就是最老实的人”。
德国诗人海涅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花朵!”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决定人的一生是否幸福,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际关系。如果你不能建立和谐满意的人际关系,你可以对照以上五个方面一一检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