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羽翩翩
你是如何切换自己在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和身份的?
职场上的你是领导的下属、回到家的你是孩子父母、也是父母的孩子……
心理学里有个“踢猫效应”,说的就是受了领导的气,回来发泄到倒霉孩子身上,然后孩子也立马把气撒到可怜的猫咪身上——踢了它一脚。
没有“下家”的猫咪,只能“喵呜”一声,蜷缩一处独自舔伤。
“踢猫效应”所揭示的心理防御机制叫做“转嫁”——
就是把自己内在的情绪转移到别人头上,多数时候这种情绪都是自己不想接受的、厌弃的负面情绪。
在我们把负面情绪“转嫁”给孩子之前,我们其实也用了另一个心理防御机制叫做“压抑”。
领导批评了我们,但由于地位和身份的悬殊,我们不得不把感受到的耻辱和羞愧强压下去,以免爆发出来的正面冲突给自己带来现实意义的损失。
可“压抑”的情绪不会消失,它会以更激烈的方式卷土重来。
我们不能把火发在领导身上、同事身上,这么做的话我们会失去更多。
所以我们只好把怒气和怨气带回家,“转嫁”到比自己身份地位低,对其发了火也不会有任何损失的孩子身上了。
尤其是刚好打翻了什么东西、把地板弄脏、考试不理想的孩子。
“借题发挥”是每位父母都用过的伎俩,并且很多时候我们用了都不自知。
受了委屈的孩子会非常疑惑:上次妈妈看见我打碎杯子,还担心地问我有没有弄伤手,这次为什么又如此生气?
时常因为外部压力而不能克制自己情绪的父母会给孩子带来诸多疑惑和不解,会给他们的自我判断带来非常多的阻碍。
不知所措的孩子往往只能将所有的错归咎到自己头上,要么变得很乖以此讨好你,希望你快点好起来,这样自己的境遇也会好些;
要么对你失去期待,对你的情绪和感受不予理睬,甚至逐渐疏远你;
外倾型的孩子不堪你阴晴不定的情绪,可能会质疑你、冒犯你,家庭战争总会时不时上演。
最后一类孩子,能把自己真实感受发泄出来,倒也还好。
怕就怕有一类孩子,他们天生敏感、内心细腻,遇到情绪化的父母可能会很遭殃,情绪化父母会加剧这个孩子敏感、内向的性格倾向。
当这个孩子不能找到更好的渠道去疏通和消化父母转嫁给他的情绪时,做不到“对外攻击”的他,只能“对内攻击”。
“对内攻击”严重的孩子就会形成“自罪”、“对负面事件反刍”、“抑郁”、“自毁”等心理障碍。
我们说一个人的人格是由先天特质和后天教化共同促成。
一个先天特质比较敏感的孩子可能没有外倾、温和型孩子那么好养,但他却能在养育者耐心、正确的引导下,发展出别具一格的天赋和才能。
所谓“一念成魔,一念成佛”,这个“念”其实就是父母的关注和引导。
每个人都有情绪,情绪没有对错,接到负面情绪的我们该如何练得一手“化骨绵掌”呢?
我觉得首先得去有意识地识别和追踪情绪。
领导批评了我们,我是生气愤怒呢,还是羞愧难当?
我生气愤怒是领导“对人不对事”地侮辱了我的人格,还是我把事情搞砸了,我对自己的无能羞愧难当?
情绪有时候就像一条滑溜溜的鱼,最好不要让它在头脑的池塘里乱窜,找到它的行踪,知道它从何而来,就能马上使自己冷静下来。
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是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所提到的观点,简单地说就是要我们划清责任的界限:你的责任归你,我的责任归我。
用理性的头脑把情绪来源归类:
是领导“对人不对事”错了,那是他的修养不好,我的人格没问题,他说得不对,我不能用他的错来惩罚自己;
确实我把工作搞砸了,领导气头上说我两句合情合理,我应该尽早负起该负的责任。
善待自己,接纳自己。
被批评被骂,让我产生愤怒、羞愧的不良感受,这很正常,我不必觉得不堪,相反应该好好接纳自己,体谅自己,给受伤的自己一个拥抱。
如果担心自己遭受非议,也可以这样安慰自己:
别傻了,没人时刻注意你、揣度你,他们都有自己的事要忙,除了你自己,没人把你当回事,尽管大方做自己!
如果自己能做到以上的心理疏通,那么回到家的我们一定可以立刻将角色切换,做零负担的父母,提供给孩子高质量的情绪价值。
而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稳定情绪的滋养下,定能逐步构建自信、乐观的自我判断系统。
亲子关系也能得到良性发展。
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