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荣誉和奖杯接踵而至,不少人想起了两年前的那次铩羽而归。

在出版行业,大象出版社(简称大象社)无疑是佼佼者。它成立于1983年,几代人接续奋斗,奖杯摆满陈列柜。但2021年年初,社长汪林中和总编辑张桂枝到任后不久,迎接他们的,却是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和年度“中国好书”奖的空白。

曾摘得“中国十大出版人物”桂冠的汪林中,感受到了压力。

大象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更是读者眼里的“宝藏出版社”,但是再优秀的出版社也会遇到发展问题。要想赓续“宝藏”的荣光,必须再谋新路径。

两年多时间很快过去,2023年,正值大象社建社40周年。开年,《全宋笔记(102册)》荣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秘境回声》获评年度“中国好书”,“我的国家公园丛书”入选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

重拾荣耀,汪林中带领大象社员工,到底做了什么?

使命:

若不能谋深远,便无从计未来

到任没多久,汪林中就发现,在10个亿经济总量的基础上,要想继续实现双效丰收,大象社还有不少高峰需要攀越。

从2020年8月开始,大型选题论证会、中层干部座谈会,新任领导班子的摸底调研一场接着一场;向先进的出版社取经,深入市场了解需求,骨干队伍的考察一趟连着一趟。

新的增长点在哪里?要想寻求新的突破应该抓住哪些关键点?如何加强特色产品线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推进融合出版还需要做什么?

汪林中问得诚恳,大家也谈得坦率。

社科文献部主任李光洁认为,文献出版陷入了困境。

经过最近20多年的发展,《全宋笔记》《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国际汉学”等产品已是响当当的品牌,影印类文献图书更是浩浩荡荡,蔚为大观,《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民国史料丛刊》《中国抗日史料丛刊》,每一部都是成百上千册的规模。

但2017年之后,国家开始提倡“加强文献的深度整理”,同时,无论是图书馆采购还是国家资助项目,影印类文献出版的优势有所消减。文献类图书本来就有周期长、专业性强的特点,要做文献深度整理,难度更大。

文献类图书的变化,一般图书发行部主任张士彬感受也很深。

张士彬介绍,得益于数码印刷技术的进步,大象社建起了比较成熟的馆配发行渠道。2015年、2016年,文献图书的发行量达到高峰,稳居全国前列。但这几年,新产品出得越来越少,发行量大幅下降。

“没有足够的新产品,就像是去打仗却没有子弹,这局面就很尴尬。”张士彬打了个比方。

自觉尴尬的,还有数字内容研发运营部主任颜颜。

“我们是数字部门,虽然一直参与纸质图书的加工和数字内容的审定,但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产品线。”颜颜介绍,最近10年,从电子书包、光盘到考试测评系统,数字部门的工作重心多次改变,却一直摆脱不了“辅助”的地位,“我们找不到定位,对于做融合出版没有信心。”

提及如何实现大幅增长,在教育版块深耕20多年的教育出版事业部主任李昌,也一直在思考。

大象社的前身是河南教育出版社,毋庸置疑,教育版块是大象社的立社之本。但是,教育版块长期面临编校力量不足的问题,而且,在整个版块中,面向初中的产品线独大,一旦出现风险,难以对冲。正是由于体量太大,想稳固基本盘,想实现持续增长,尤其不易。

这些员工,对大象社知之深,爱之切。巨大的使命凌空而降,汪林中知道,若不能谋深远,便无从计未来。

大象社精品室中各类奖项荣誉展示区

造梦:

锚定员工价值

勾画“大象”新未来

在出版行业,汪林中是有名的“改革派”。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改革”极富人情味儿。

到大象社之前,汪林中在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简称科技社)当了15年的社长。2006年,他到科技社不到半年,就大刀阔斧在科技社推行薪酬和绩效改革。

不少老出版人对此记忆犹新。十几年前,科技社只是一个中小型出版社,经济比较困难,在汪林中的带领下,科技社建立起公平的机制,员工干劲儿十足,“幸福都写在脸上”。当时,科技社的薪酬和绩效改革办法被不少出版社学习,不少员工甚至离开大出版社,选择到科技社工作。

汪林中认为,梦想最终要落于实干,而人是出版社最宝贵的资源,员工有尊严、事业有平台,出版社的发展才有希望。

果然,当人心实现了破局,科技社不断创造奇迹。在2019中国出版年会上,汪林中获评“2019年度中国十大出版人物”,正如颁奖词所言:“15年致力于传统出版转型升级,汪林中带领团队将手工作为品牌出版的主攻方向,建立中国手工创意产业数字平台,连续5年主办了有40多个国家参加的中国手工国际博览会,能够实现10多万个品种的一站式高端手工材料集成,建设完工43000平方米的国际手工产业园,入选中宣部融合发展精品项目并在全国进行推广,初步实现了出版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在汪林中的改革逻辑中,“价值”是核心关键词:企业的核心使命是创造价值,出版的过程,就是价值传递、梦想传递的过程,员工,则是价值传递的中枢。若员工的价值和梦想无法实现,企业的价值和梦想也无从谈起。

这次,在大象社,他又会做怎样的路径选择?

张桂枝对大象社有一句评价:“大象社的中层干部非常能干,员工都是老黄牛。”对于这样一个底子厚、氛围好、战斗力强的团队,汪林中相信,只要围绕痛点,能够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成就的深度链接,大象社一定能跑出“加速度”。

带领团队多次深入调研后,汪林中条分缕析,为大象社勾画新未来。

“要传承大象精神,创新中求发展。”

“要敢做‘出版之大’‘专业之强’‘创新之王’。”

“要打造教育出版的‘护城河’,谋划新的增长点。”

“专业出版建立新的价值评估体系,实现资源获取、数据库、图书出版、版权智库、沉浸式体验等多形态的出版价值,要敢于摘取‘数据库出版’这颗皇冠上的明珠。”

“融合出版,底在出版。四驾马车,四个赛道,短视频、直播、有声书、特色文献资源库,同时驱动。”

“数字部门要成为主业,加入‘亿元编辑部’。”

这张蓝图,务实而富有战略气质。汪林中说:“我不种草,只种树,我希望能够搭建人人得以成长的平台”。

破局:

有梦为马

大象社加速奔跑

梦想是一场远征,实干是必由之路。

在大象社的各个工作群、粉丝群,汪林中深度“潜伏”,紧盯难题,搭平台、找路径、提供配套资源。大家发现,与其说他给大家下了任务,不如说是给自己定了目标。

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

他的方法是抓调研,走出去,在实践中寻找答案。他反复强调:“大象社做教育,怎么做都不为过。”

2021年,国家双减政策实施,在河南,普通高中开始使用新教材。大象社果断决定,全面布局高中新教辅,加强精品原创教辅开发。为解决长期困扰教育编辑部的人手不足的问题,汪林中和张桂枝亲自推动,整合社外编辑力量,成立“联合编辑部”,为发展扫清拦路虎。

如何做好书,填补奖项空缺?

他鼎力支持张桂枝的建议,成立青少年主题出版编辑部,锚定出好书,锚定获奖书。

如何做好融合出版?

他认为,一定要拥抱新技术、拥抱新时代。鉴于疫情,可以从直播入手先干起来。2021年年初,由营销策划部牵头,大象社成立新媒体小组。他定下任务:春节不休息,一年直播200场。没有新媒体运营经验,他便“发动群众”,组织开展直播大赛、短视频大赛、音频大赛、脚本写作大赛,鼓励大家从实战中寻找经验。

“大象课堂”以直播和短视频为突破口,建设新媒体传播矩阵,坚持用户至上、流量为王,从一点突破,不追求大而全。

在专业出版方面,他坚持传承创新的思路,加强特色产品线建设,敢和顶级学术机构建立合作。

在他看来,一本已经出版的图书,是最终的成果呈现,不具备再生的能力。而为了编写这本图书使用的内容资源,都是活生生的素材,都可以重新组合,生成不同的内容,这应该被视为数字出版时代的“版权”,即底层逻辑构建。

对于文献出版的困境,汪林中认为,目前的文献出版模式,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实现“资源数据化”,“我们要建立文献资源数据库,通过数据化的方式把原文本存储下来。只有在细分领域大规模集聚资源,才能立起战略的‘高门槛’,资源的‘高门槛’。”

他提出的特色馆藏文献项目,有着清晰的路径构建:第一步,聚集资源;第二步,生成资源库;第三步,多种形式出版,如纸质出版、数据库出版;第四步,创建文化IP,文献版权场景体验。

融合出版时代,需要建立新的价值评估体系。资源集聚是出版的底层架构,要做到应采尽采、应聚尽聚。

如何实现资源集聚?这是全新的出版模式,必须流程再造,从关键点上破局。

谁去做?过去都是编辑提出项目,工作还是编辑来做,但在新的模式里,这明显走不下去。

汪林中与大家一起调研学习,提出数字编辑前置,建立专业数据库部门做资源集聚工作。数字技术部副主任田朝彬和部门技术人员侯得山、杨兴凯,以数字编辑的角色,走进合作方复旦大学图书馆,一住就是三个月。

路径清晰,价值观融通,有梦为马,大象社人人都在加速奔跑。

奇迹:

诞生第5个“亿元编辑部”

教育版块连续3年每年增长1个亿

在那场直播浪潮里,颜颜和部门的小伙伴达成共识,对于直播,他们要打一场“旷日持久战”。但2021年年初,“大象课堂”的第一场直播就险些“翻车”:老师请到了,准备工作做好了,因为粉丝只有10个人,还都是自己的员工,最后连直播的分屏功能都被平台拒绝了。

让这些年轻人兴奋的是,第一场直播结束,粉丝就突破了2000。汪林中也鼓励大家:“一切奇迹都是坚持的结果。”而奇迹,果然在“旷日持久”的坚持中到来。

2023年6月12日,大象社直播团队受邀走进中图网仓库。

现在,“大象课堂”新媒体传播矩阵的粉丝总数突破400万,视频播放量超2亿次。数字内容研发运营部跻身大象社的第5个“亿元编辑部”。更重要的是,他们终于做到了“名副其实”:他们第一次从内容策划到编辑加工、从技术制作到平台运营,跑完了数字化内容生产的全流程;第一次在完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用不到3年的时间聚集在线粉丝400万;第一次走出河南,将“大象出版社”和“大象课堂”的品牌影响力通过新媒体而不是图书推广到全国;第一次做到“7*24*365”全天候在线服务,积累了大批“铁粉”和“钻粉”,编辑真正有了“运营”的意识。融合出版成为编辑自觉。

改革并不一定意味着疾风骤雨,在汪林中的带领下,大家一路快跑,难题一个一个被击破。

直播的“出口”效应日益显著。一年下来,大象社完成了265场直播。在营销策划部主任单明宇的带领下,大象直播间走向了直播带货,聚集了逾13万垂直粉丝,被称为“全国最勤奋的直播间”,成为全国最好的历史文化类图书线上销售平台之一。

获奖书实现突破。青少年主题出版编辑部成立一年多的时间,编辑出版的《秘境回声》获评年度“中国好书”。历时19年编辑出版的《全宋笔记(102册)》荣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高中新教材配套教辅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尽管高中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辅的市场化程度更高,竞争更加激烈,但高中教辅仍然力挺教育版块连续3年发行码洋每年增长1个亿。

“这样的增长态势,在大象社的历史上并不多见。”李昌感慨。

情怀:

给编辑留一座

可以挖掘10年、20年的宝藏

1983年,汪林中被录取到武汉大学的图书发行专业。对于这个“卖书的专业”,他心中隐隐失落。

那是武大招收的第一届发行专业本科生,堪称“黄埔一期”。因为学科建设刚起步,新华书店的培训讲义就是教材,图书发行单位的管理人员就是老师。现在的全国知名出版学教授,当时就和同学们一起坐在教室里听课“取经”。

基于专业的实际情况,武大开教育改革风气之先,将实践和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心。读大二时,汪林中正式当起了“卖书人”。他从学校申请到500元“创业基金”,和同学一起开办了实验书店——那大概是最早的大学生“创业”活动。

进货、销售、存货管理,学校放手让同学们去做,青年汪林中也越发有着风一样的激情。他和同学一起,每隔三五天肩扛背驮运回图书。为了提高知名度,他们还办起了樱花书市。

毕业时,他们交给下一届学生的,除了一个书店、成熟运营模式,还有数千元的流动资金。

那段经历,对于汪林中来说,是重要的“职业启蒙”,他学会了“卖书”,更懂得了开放与宽容,创新和务实。种一片“高产田”,留给后来的人,这样的情怀,汪林中至今未改。

在他心中,特色馆藏文献项目,就是他要留给编辑的一座可以挖掘10年,甚至20年的宝藏。这个项目,瞄准编辑的痛点,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今年3月,大象社已经开始对合作方——复旦大学图书馆《诗经》类古籍进行扫描入库,总规模50多万面,目前已经扫描完30多万面。

这是文献出版模式调整后的第一个项目,策划、数字编辑、美术编辑、印制、营销发行同步出发,奔赴梦想,绘制大象社历史上第一个文献融合出版的蓝图:构建《诗经》文献资源库、《诗经》文献影印出版,选择独具版本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的珍善本做成线装书,出版善本丛刊,并对《诗经》中的专题文献分类汇编,如“《诗经》名物图汇辑”“《诗经》名物典籍汇编”“《诗经》古谱典籍汇编”等,未来,还可以根据这些专题文献开发研学文创项目。

大象社精品室中的重点优秀出版物展示区

“我们要构建‘文献中国’资源库,包括笔记史料文献数据库、晚清民国文献数据库、中医文献数据库、特色馆藏文献数据库,等等。”汪林中说,边聚集资源,边进行内容开发,建立新的流程规范,大家后边的路就好走了。

李光洁已经开始憧憬未来:“再也不用为找资源而痛苦,再也不用发愁没米下锅了。”

岁月带走了青春,但没有带走深植于心的信念。36年的职业生涯里,汪林中以“卖书人”的赤诚,完成着对出版的敬畏。他追逐着自己的梦,更成就着别人的梦。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记者 赵颖 魏文杰/文 赵墨波/图

实习编辑 武辰婕 编辑 杨阳

校对 黎川红

审核 赵颖 田震

举报/反馈

东风新闻

2.1万获赞 2300粉丝
河南青年时报官方账号 点亮青春 服务青年
河南青年时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