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青年之星创作大赛自举办以来,为广大青年科普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2023年,新一届大赛如期而至。为了启发广大科普爱好者的创作思路,创作出更多优质作品,我们特邀“2023科普中国青年之星创作大赛”星推官段玉龙,向青年创作者分享他个人的科学传播经验、解构科普传播思路。



图片


图片

段玉龙,北京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科学节目主持人,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北京科普宣传大使。北京卫视科学文化教育栏目《大先生》主持人,北京新闻广播新闻科普栏目《照亮新闻深处》制作人,曾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运营的科普自媒体“玉龙小段”获得“典赞·2018科普中国”全国10大科普自媒体等荣誉。在本次访谈中,段玉龙为我们带来了对于科普创作的精彩见解。

图片



Q:段玉龙老师您好,感谢您担任“2023科普中国青年之星创作大赛”的星推官,请您向广大的科普爱好者介绍一下自己。


A: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北京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段玉龙,目前在北京广播电视台的广播端和电视端从事科普类节目的制作与主持,非常荣幸能够担任本次大赛的星推官。


Q:作为一名科班出身的主持人,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也开始关注并进行科普知识的传播?


A:

我其实并不是一位科班出身的主持人。相反,我所学习的是文科专业当中的法律专业,距离我现在所做的科普传播其实相对就更遥远了,我之所以会成为一位主持人,这也是机缘所得,成为主持人之后又来主持科普节目,这更是机缘所得。但是,当我进入到科普的领域之后,对于我个人来说,的确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对于这个世界也有了重新的认识,这种感觉真的非常好。


Q:您之前创作的科普作品主要有哪些类型、聚焦在哪些领域,能分享一下您的科普经验吗?


A:

目前,我所从事的科普类节目的制作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三类。在广播端,我所做的节目已经有十年了。每天我会邀请科学家来到我的节目中,我们就一些热点新闻来分享其中的科学知识、或者一些有趣的科学现象;在电视端,比如在我们北京广播电视台的北京卫视频道,还做了一个节目叫《大先生》,这个节目也是跟着一些大科学家去领略他们的科学精神、了解他们的科研生活;此外,我个人也在互联网上做很多科普内容的传播,比如我的个人微博账号“玉龙小段”有200多万的粉丝,基本上每天我都会在上面的和大家传递科学领域的新发现和一些科学新闻,也会和大家来分享我自己所制作的一些科普短视频。

关于经验这部分其实没有什么可多谈的,我觉得当你真正去享受一件事的时候,其实你会觉得每一次尝试都会让自己很兴奋,每一个错误也会让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会发现自己接下来可以去成长的方向。所以一定要说经验的话,我觉得当我们(决定)要去做科普或者喜欢做科普,那就坚持下去,这是最重要的。


Q:当下科普已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在您看来科普最好的传播形式是哪种?


A:

在我看来呢,当下的科普形式的有很多,比如说视频、音频、图书,当然细分还有漫画;在互联网端细分,还有短视频、图文等等。我觉得各种形式其实都非常的好,我并不认为其中有哪一种形式一定是最好的。因为我们都听过一句古话,叫做“一种米,养百样人”,因为大家(会有)不同的习惯,很难去对它进行划分。这个世界之所以精彩,就是在于它的多元化。所以我认为科普传播也应该多元化,我们每个人选择自己擅长的、喜欢的科普形式,就这些科普形式进行持续内容输出,在这个领域进行深耕,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科普传播。


Q:据了解,您在主持节目过程中曾跟很多科普名家进行交流对话。您从他们身上观察到了哪些特质?有哪些非常值得大众去学习的?


A:

的确,在我过去十年的科普节目制作中,我接触到的科学家至少也有上百位了,其中还有很多院士级的科学大家。在和他们接触对话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身上有两个特点可以和大家分享。

第一个特点是他们极为专注自己的研究领域,可以说是热爱自己的研究领域,才让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下去,这也是他们所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的一个前提条件。所以我觉得第一个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的是,如果你可以专注一件事情,持续做下去,那么这件事情一定会给你丰厚的回报。

第二件事就更有意思了。我接触的很多科学家,尤其是这个院士级的专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始终都会让你看到他精力充沛的一面。更简单来说,我觉得他们身体特别好。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身体特别好,让他们始终能够专注在科研一线,做出了很多非常令人赞叹的成就。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正是因为他们注重让自己保持一个好的身体状态,才能够持续让自己在科研方面有产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分享的另外一个经验是,如果你想要在科学研究这条路上走下去,想要在科普创作方面不断地坚持,拥有一个好的身体、让自己始终处在一个高产出的状态,这是最重要的。


Q:您为何愿意受邀担任大赛星推官,向大家推荐“科普中国青年之星创作大赛”?


A:

是的,我非常愿意接受“科普中国青年之星创作大赛”的邀请,并且担任星推官向全社会来宣传这个比赛,也让更多的朋友参与到这个比赛当中来。我也会在我自己互联网的账号中、在我平日所主持的节目中告诉大家,这个比赛其实还是很值得来参加的。原因很简单,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比赛认识更多的朋友,也可以通过这个比赛了解到在科普创作方面自己的所长、所短,那么对于科普创作未来的提升其实是非常有帮助的。


Q:本次大赛作品征集专题众多,包含“应急避险,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对于此专题,您第一印象是什么?您期待看到什么样的科普作品?


A:

看到这个其实还挺让我欣喜的。因为我感觉到大家对于科普的外延,实际上这些年是在不断放大的,这是一个好事儿。过去我们一提科普,想到的就是从数理化、天地生当中所延伸出来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但是在我看来,这仅仅是科普的1.0阶段。2.0阶段,科普应该覆盖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不仅仅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才叫科普,大家在生活中所需要的、所不了解的所有的知识,在我看来都是科普。

而且,我认为每个人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当中都有各自的所长,这个所长的部分,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自信、有这样的意愿去告诉更多的人。所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科普的传播者,也是科普知识的输出者。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更加希望看到我们在互联网和每个人的生活中,大家都可以主动地向别人分享自己的知识。而且科普应该多元化,应该让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都充满着求真爱实的精神,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有趣的地方,大家所不知道的一些领域,都应该充满科普的一种实时输出的状态,这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看到的。


Q:非常感谢段玉龙老师,您有什么想对广大参赛者说的吗?


A:

在我看来,好的科普不仅仅是你掌握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输出科学精神,其实好的科普更重要的是一种坚持,只有你不断地坚持学习,并且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这样你的科普对全社会而言才是有效果的,并且是有持续输出效果的。我也希望更多的朋友都可以来做科普,让我们为科普事业贡献出自己一点点的力量,每个人贡献一点,这个事业才会越做越大。



图片

举报/反馈

科普科幻青年之星

225获赞 8782粉丝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旗下青年作家培养平台
科普科幻青年之星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